词条 隋代 杨昭

杨昭

杨昭(585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炀帝嫡长子,母亲萧皇后,隋恭帝、燕王杨倓、隋皇泰主杨侗之父。

自幼养于宫中,深受隋文帝喜爱。年12岁被封为河南王,仁寿初年徙封为晋王,拜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隋炀帝即位后,炀帝巡游洛阳宫,他留守京城。大业元年立为皇太子。体肥,膂力过人,能拉动强弓。生性谦和,喜怒不显于色。大业二年到洛阳朝拜炀帝,恳求留在洛阳,炀帝不允,多次请求被拒绝,于是惶恐得疾病,于七月二十三日去世,谥号元德太子

王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拥立皇泰主为皇帝后,追尊杨昭为皇帝,谥号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杨昭简介资料
584 年
世宗
606 年
元德太子、孝成皇帝
杨昭相关文献
杨,杨
查看全文
杨廷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
杨廷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杨六郎是“杨家将”中最熟知的人物了。电视剧,戏曲,小说中无处不在,男女老少都知道
查看全文
如何评价杨七郎杨延嗣?杨七郎杨延嗣简介
如何评价杨七郎杨延嗣?杨七郎杨延嗣简介,如何评价杨七郎杨延嗣?杨七郎杨延嗣简介杨延嗣,字延嗣,是杨家将之一,是金
查看全文
寻找大明时期的杨屏刚昭毅将军
寻找大明时期的杨屏刚昭毅将军,各位宗亲:我们这边有一古墓:大明杨屏刚昭毅将军和淑德黄氏老夫人合墓,现在政府要征
查看全文
隋世宗杨昭
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字世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炀帝杨广嫡长子,母为萧皇后。开皇四年[1](584年),册封河南郡王,迎娶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仁寿初年(601年),袭封晋王,授内史令、左卫大将军。仁寿四年(604年),出任雍州牧。隋炀帝出巡时,留守长安。大业元年(605年),册立皇太子。身有武力,能拉强弓;生性谦和谨重,有君人之量。大业二年(606年),病故,时年二十三岁,追封元德太子。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大业元年(605年)正月初五日,隋炀帝立杨昭为皇太子。[11]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他生性谦和,言色平静,未曾发怒。即使有深嫌可责的人,他也只会说“大不是”。杨昭进膳不要很多食品,帷布、席子都极其节俭朴素。臣下有年老父母的,他都要亲自询问是否安好,逢年过节都有恩赐。他就是这样仁爱大业二年(...
查看全文
杨昭相关标签
杨姓
隋炀帝皇子
585年出生
606年逝世
隋朝追尊皇帝
帝王
家族谱大览
杨讯的家谱
杨讯的家谱
始祖杨万金,杨万伯,明洪武十四随傅友德大军征南,镇守乌撒,为八大指挥之一,下管二十四小指挥。后世子孙世袭都指挥。
浏览:0
石阡河坝杨在位始祖光发祖支系
石阡河坝杨在位始祖光发祖支系
石阡河坝(原石阡在城里治地葛彰葛商司)后街大院坝始祖杨在位,至今已历17代人。其子孙遍布河坝街上、瓮岩坪、黄土沟、秦洞、过客磅等地,或迁移外地生活、创业给与谋生。始祖生于何时?从何而来?尚未定论。卒后葬于河坝大桥洞,相传,葬地处于鱼背脊上,告戒杨氏后人的坟墓不得立碑。
浏览:0
142.洪杨宗谱 十二卷 , 9, 1491-20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2003年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杨伋斌,字建斌 ; 杨伋圣,字幼甫 ; 杨伋海,字应海. 始祖 : (明) 洪道胜. 由江西鄱阳徙楚. 承妣之杨姓,本姓不失. 阴姓洪,阳姓杨. 派祖(3世) : 洪允爵,行一. 洁公长子. 允爵公下四子 : 洪月澄,行一(西分祖) ; 洪月望,行二(东分祖) ; 洪月华,行三 ; 洪月桂,行四. 华, 桂二祖无传. 西分下派祖(6世) : 洪声震,行一,字腾成. 下有四子,分四房. 声震公下房祖 : 洪震修,行一,字已敬 ; 洪震远,行二,字友望 ; 洪震财,行三,字宗极 ; 洪震悠,行四,字征久. 东分派下房祖(6世) : 洪声禄,字天禄,行一; 洪声锡,行三 ; 洪声佐,字本修,行一 ; 洪声相,行一 ; 洪声清,字文清,行四 ; 洪声奇,字性亮,行三 ; 洪声静,字文静,行五 ; 洪声裕,行一…等. 旧派行 : 道洁允月 紫声震廷. 东分续派 : 世迂永得康 身荣后吉昌. 合族派行 : 大学曾子述 中庸孔伋传 承先开世祚 裕后翼新思 家模遵一体 万载达贤知. 洪杨合修新派行 : 干星辉玉彩 初旭炳灿恒 诗礼育英杰 清廉鼎志成.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33.洪杨宗谱 十二卷 , 11, 1491-20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2003年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杨伋斌,字建斌 ; 杨伋圣,字幼甫 ; 杨伋海,字应海. 始祖 : (明) 洪道胜. 由江西鄱阳徙楚. 承妣之杨姓,本姓不失. 阴姓洪,阳姓杨. 派祖(3世) : 洪允爵,行一. 洁公长子. 允爵公下四子 : 洪月澄,行一(西分祖) ; 洪月望,行二(东分祖) ; 洪月华,行三 ; 洪月桂,行四. 华, 桂二祖无传. 西分下派祖(6世) : 洪声震,行一,字腾成. 下有四子,分四房. 声震公下房祖 : 洪震修,行一,字已敬 ; 洪震远,行二,字友望 ; 洪震财,行三,字宗极 ; 洪震悠,行四,字征久. 东分派下房祖(6世) : 洪声禄,字天禄,行一; 洪声锡,行三 ; 洪声佐,字本修,行一 ; 洪声相,行一 ; 洪声清,字文清,行四 ; 洪声奇,字性亮,行三 ; 洪声静,字文静,行五 ; 洪声裕,行一…等. 旧派行 : 道洁允月 紫声震廷. 东分续派 : 世迂永得康 身荣后吉昌. 合族派行 : 大学曾子述 中庸孔伋传 承先开世祚 裕后翼新思 家模遵一体 万载达贤知. 洪杨合修新派行 : 干星辉玉彩 初旭炳灿恒 诗礼育英杰 清廉鼎志成.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洪杨宗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2003年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杨伋斌,字建斌 ; 杨伋圣,字幼甫 ; 杨伋海,字应海. 始祖 : (明) 洪道胜. 由江西鄱阳徙楚. 承妣之杨姓,本姓不失. 阴姓洪,阳姓杨. 派祖(3世) : 洪允爵,行一. 洁公长子. 允爵公下四子 : 洪月澄,行一(西分祖) ; 洪月望,行二(东分祖) ; 洪月华,行三 ; 洪月桂,行四. 华, 桂二祖无传. 西分下派祖(6世) : 洪声震,行一,字腾成. 下有四子,分四房. 声震公下房祖 : 洪震修,行一,字已敬 ; 洪震远,行二,字友望 ; 洪震财,行三,字宗极 ; 洪震悠,行四,字征久. 东分派下房祖(6世) : 洪声禄,字天禄,行一; 洪声锡,行三 ; 洪声佐,字本修,行一 ; 洪声相,行一 ; 洪声清,字文清,行四 ; 洪声奇,字性亮,行三 ; 洪声静,字文静,行五 ; 洪声裕,行一…等. 旧派行 : 道洁允月 紫声震廷. 东分续派 : 世迂永得康 身荣后吉昌. 合族派行 : 大学曾子述 中庸孔伋传 承先开世祚 裕后翼新思 家模遵一体 万载达贤知. 洪杨合修新派行 : 干星辉玉彩 初旭炳灿恒 诗礼育英杰 清廉鼎志成.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140.洪杨宗谱 十二卷 , 7, 1491-20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知堂, 2003年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纂者 : 杨伋斌,字建斌 ; 杨伋圣,字幼甫 ; 杨伋海,字应海. 始祖 : (明) 洪道胜. 由江西鄱阳徙楚. 承妣之杨姓,本姓不失. 阴姓洪,阳姓杨. 派祖(3世) : 洪允爵,行一. 洁公长子. 允爵公下四子 : 洪月澄,行一(西分祖) ; 洪月望,行二(东分祖) ; 洪月华,行三 ; 洪月桂,行四. 华, 桂二祖无传. 西分下派祖(6世) : 洪声震,行一,字腾成. 下有四子,分四房. 声震公下房祖 : 洪震修,行一,字已敬 ; 洪震远,行二,字友望 ; 洪震财,行三,字宗极 ; 洪震悠,行四,字征久. 东分派下房祖(6世) : 洪声禄,字天禄,行一; 洪声锡,行三 ; 洪声佐,字本修,行一 ; 洪声相,行一 ; 洪声清,字文清,行四 ; 洪声奇,字性亮,行三 ; 洪声静,字文静,行五 ; 洪声裕,行一…等. 旧派行 : 道洁允月 紫声震廷. 东分续派 : 世迂永得康 身荣后吉昌. 合族派行 : 大学曾子述 中庸孔伋传 承先开世祚 裕后翼新思 家模遵一体 万载达贤知. 洪杨合修新派行 : 干星辉玉彩 初旭炳灿恒 诗礼育英杰 清廉鼎志成.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