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吴应达

吴应达

吴应达
吴应达简介资料
吴应达相关文献
吴应期
生平吴应期是吴三桂的侄子,三桂待其如子。吴应期素有骁勇之名,在战场上敢冲敢拼,后任平西藩下左都统。康熙初年,平定乌撒土司作乱,吴应期曾连擒郎岱、土酋陇安藩、水西土目阿豆、女酋陇氏及部属万余人。在此期间吴应期与当时驻扎云南的曲靖右营总兵王辅臣在酒后发生不愉快,此举对王辅臣与吴三桂的感情产生了影响,王辅臣不久即请调陕西平凉。1673年冬,吴三桂起兵反清,授予吴应期金吾后将军。吴应期曾与夏国相、胡国柱等共同谋划撤藩迁移至中原腹心之地造反,可直指北京,但最终此计划没有实施。1674年三月初,吴应期与张国柱水陆两军并进,谋夺岳州。守将李国栋被策反,吴军顺利入城。岳州为湖南军事重镇,吴三桂颇为重视这个战略要地,遂命吴应期率七万将士守城以防荆州清军南下。吴三桂还嘱咐应期以坚守为方针,不要着急出战。七月,贝勒察尼、将军尼雅翰率领大军攻打岳州,吴应期与廖进忠、马宝、张国柱、柯铎、高起隆等分兵迎战。清军虽杀伤...
查看全文
吴应熊
生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平西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破李自成大顺军。入关前,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同意将皇太极第十四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主婚,吴应熊与建宁公主成婚。由于多尔衮自摄政以来对吴三桂乃用其所长,但始终存有戒心;因此透过政治婚姻使吴三桂的世子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实际为朝廷的人质。顺治十年(1654年)授吴应熊三等子爵,顺治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年)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三藩之变,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传至北京,吴应熊被捕入狱;纳兰明珠建议,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处死。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十三日,吴应熊及吴世霖被绞死,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清史列传·吴三桂传》)。吴应熊被绞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建宁公主,谓应熊“为叛寇所累”。1678年,吴应熊之子吴世璠继位,追谥吴应熊为...
查看全文
吴应宾
生平乙酉乡试三十二名,后参加会试五名。万历十四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名。任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官职。后来因眼疾辞官,归隐浮山。天启年间,经太子少保左光斗及方大任举荐,皇帝颁诏任命吴应宾于左春坊担任左谕德官职,当太子的侍读常侍,兼任翰林院侍读,后追加左春坊职。后来退居浮山四十年,专事著书写作,晚年皈依佛门,自号三一居士,法号广瀹,著有《宗一圣论》八篇,内容多阐发禅宗的自性之理。曾祖父吴希瑞,曾任庠生;祖父吴堂,曾任庠生诰赠中宪大夫按察司副使;父亲吴一介,曾任丙辰进士河南右布政。母孙氏(累封恭人);继母程氏(恭人)。著作《宗一圣论》八篇古本《大学》释论五卷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吴应箕
生平万历二十二年九月十一日(10月24日)出生于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高田组。性豪放,“性喜声,使娱乐,不肯一日郁郁作穷悴状。”八试不第,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副榜。工书法,草书初学黄庭坚,后宗米芾、颜真卿。好与忠贞志士交往。崇祯十二年(1639年)和陈贞慧起笔《留都防乱公揭》,历数阮大铖罪行。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在家乡起兵抗清,与徽州金声等义兵相呼应,一度收复皖南大部。唐王授以池州推官之职,纪监军事。十月,在贵池县泥湾山口阻击清兵,兵败灌口,退至回山,于压气培(今乌鸦培,在大演乡新龙村境内)为清兵俘获,押送府城,十月十七日行至山口施松林,清兵恐引起骚动,就义于池州城外石灰冲,清兵割首而去,《池州府志》载“头入郭门如生,三日不变”。侯方域挽词:“面冷而苍,髯怒以张;言如风发,气夺电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山口二秀才施士端、施士谦感其忠烈,在殉难地捐立碑石,以志纪念。吴应箕...
查看全文
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简介吴应熊最后是怎么死的?
吴应熊此人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多大建树,但仍然被后世人所熟知。这其中缘由,一是因为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父亲,另一个就是因为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武侠著作中有他这么一个人物。 吴应熊,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生于公元1634年。吴三桂此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位明朝的叛徒,清朝的降将,一直以来此人的故事都广为人所知。特别是吴三桂作为明朝君主倚仗的大将,最后为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达科村吴氏大宗族谱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达科村吴氏大宗族谱
浏览:4508
四川达州贯子吴氏族谱
四川达州贯子吴氏族谱
浏览:0
8.闵氏族谱, 8, 卷7: 吴分铁鐏垇 应高 德光 21世国重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两訚堂, 民国35[1946]年创修(冈邑 : 陶华堂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迁安始祖 : 闵良甫,字善方. 于明宣宗元年由江西赣县饶州乐平县瓦屑坝迁居黄安(现红安县)太仙乡火墩砦深塘湾. 良甫公下二分祖(2世) : (明) 闵荣,字吴卿(吴分) ; 闵显,字和卿(和分,迁居嘴上湾). 子孙析置大闵湾,大闵家,铁铮岔,茅畈,土门坳等地. 吴卿公生四子(3世) : 闵上章(于宪宗末迁大闵家) ; 闵元章(止) ; 闵日章 ; 闵受章. 和卿公生四子(3世) : 闵学德 ; 闵学祖 ; 闵学成 ; 闵五生(止). 上章公下支祖(5世) : 闵愈凡 ; 闵愈宽 ; 闵愈厚. 日章公下支祖(5世) : 闵光明 ; 闵生明 ; 闵大明. 学德公下支祖(5世) : 闵胜一 ; 闵胜三 ; 闵胜二 ; 闵胜五 ; 闵胜四 ; 闵胜景. 学成公下支祖(5世) : 闵胜天 ; 闵胜沃 ; 闵胜国 ; 闵胜廷. 吴卿公房原有辈派(3世起) : 章宗愈⃝然 ⃝继绍学士 维启承文应 奕世德国之. 和卿公房原有辈派(3世起) : 学士胜文必 ⃝显允有应 天启承思志 高力大正本. 新联派语(23世起) : 秉礼基光(先) 绪修齐作 典常吉时 联合愿诒 迪普同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黄安县(今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闵氏宗谱 版心题, 卷端题, 及谱序题 : 楚安闵氏宗谱
浏览:100
5.雷氏宗谱, 5, 卷2: 世系 大节 应达 15世一黉公起 应钱 15世一彰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继善堂重镌, 民国9[1920]五修.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雷英松,字绍洪 ; 雷虔棣,字海滨 ; 雷伟臣,号凤亭 ; 雷英豪,字绍联 ; 雷英宗,号佐臣 ; 雷英秀,字正明 ; 雷学章,字波亭,号少斌. 注 : 此谱附民国35[1946]年六修雷氏宗谱之”传略卷”. 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雷贵一. 祖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避乱居湖北齐安永宁乡黄泥坳大枫树湾. 派祖(3世) : 雷福七. 受二公七子,贵一公之孙. 生子四 : 雷智本 ; 雷智根 ; 雷智道 ; 雷智立(此谱之祖). 罗田始祖(4世) : 雷智立. 转迁罗田大垴(亦作大脑)雷家湾,分布车潭畈. 智立公生二子(5世) : 雷谦山 ; 雷谦海(止). 谦山公下三分祖(9世) : 雷大节(上分) ; 雷大海(二分) ; 雷大雯(幼分). 皆为希贞公之子. 大节公下房祖(11世) : 雷添德. 钊公次子. 子孙析置李蟒岩龙井湾,高家湾柳树坪等地. 大海公下分二房(11世) : 雷添和 ; 雷添奉. 皆为经公之子. 大雯公下分三房(11世) : 雷添瑞 ; 雷添碧 ; 雷添恩. 添瑞公下房祖(13世) : (明) 雷继绍,字锺盟 ; 雷继统,字四盟 ; 雷继绪,字恒盟 ; 雷继纯(止). 添德公下支祖(14世) : (清初) 雷应万 ; 雷应千 ; 雷应奎,字春先 ; 雷应达,字添开 ; 雷应钱,字名先. 前列行派 : 贵受福智谦政郁 希大单添世继应. 后列行派 : 壹启志虔坤 英伟学锺成 兴家维鉴法 作胜在铭经 人贤美济式 华灿致中纯 枝𪸩敦孝友 植后自先荣.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及卷端题 : 雷氏五修宗谱
浏览:100
10.朱氏族谱二刻, 10, 卷11: 世系 源深 明策 应遇 世燕 15世文辂公起 明达 世才15世文耀公起, 185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清咸丰3[1853]年重镌. 存11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12及卷末. 初祖 : 朱公迁,字克升,号乔年. 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生一子 : 朱盛. 迁罗始祖(1世) : (元末) 朱仁卿. 盛公长子. 由江西乐平县迁罗田骡走河六官冲. 仁卿公下四分祖(4世) : 朱天辰,字道诚(迁居黄冈鲁家冲朱源洞) ; 朱天富(迁黄冈居上屋河) ; 朱天工,字时亮(居土门弯) ; 朱天申(居鸭子畈). 皆德润公之子. 此谱含天辰,天富二公后之世系资料. 天辰公下六大房(5世) : 朱源涧(大房) ; 朱源汸(二房) ; 朱源溟(三房) ; 朱源溪(四房) ; 朱源深(五房) ; 朱源洞(六房). 天富公下二支(6世) : 朱晟 ; 朱全. 皆源滨公之子. 源涧公生二子(6世) : 朱瑛 ; 朱𤪙. 源溟公生一子(6世) : 朱𤪤. 下分三房(9世) : 朱明贵 ; 朱明判 ; 朱明益. 源深公下四支(7世) : 朱昭著 ; 朱昭经 ; 朱昭融 ; 朱昭奇. 源汸公下三支(7世) : 朱昭文 ; 朱昭漋 ; 朱昭武. 皆瓒公之子. 瑛公下房祖(9世) : 朱明远 ; 朱明德 ; 朱明表 ; 朱明里 ; 朱明辅 ; 朱明时 ; 朱明弼 ; 朱明显. 𤪙公下房祖(9世) : 朱明初 ; 朱明剑 ; 朱明仲 ; 朱明锦 ; 朱明唐 ; 朱明汉. 昭文公下房祖(9世) : 朱明经,字希圣 ; (明) 朱明聸,字竹崖 ; 朱明照. 昭漋公下房祖(9世) : 朱明爵 ; 朱明禄,字朝颁 ; 朱明韬 ; 朱明贤,字德有 ; 朱明台 ; 朱明正 ; 朱明斗 ; 朱明魁. 昭武公下房祖(9世) : 朱明文 ; 朱明月 ; 朱明赋 ; 朱明显. 源溪公下三支(9世) : 朱明珊 ; 朱明瑚 ; 朱明海. 皆铎公之后. 昭著公下房祖(9世) : 朱明扬 ; 朱明玉 ; 朱明诰 ; 朱明孔 ; 朱明极 ; 朱明觉 ; 朱明选 ; 朱明策 ; 朱明言 ; 朱明训. 昭经公下房祖(9世) : 朱明达 ; 朱明浩. 昭融公下房祖(9世) : 朱明旭 ; 朱明恕 ; 朱明启 ; 朱明东. 源洞公下房祖(10世) : 朱凤职 ; 朱凤赤,字德轩 ; 朱林凤,字华台. 旧派语 : 卿必德天源 玉昭大明凤 继应正世 文维宿列. 续派语 : 世文维宿列 长盛毓贤英 端行遵训典 科第绍芳名.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及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0.胡氏宗谱, 20, 卷17: 应期公支 正达16世德纯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78[1989]续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得姓祖 : (周) 胡满. 舜帝之后,出自妫姓,谥号胡公,其裔以其谥号为氏. 江西鼻祖 : (唐) 胡(亯口十成),字(鬼勺),行二. 清献公次子. 胡公满第85世孙. 生五子 : 胡珰(世守华林) ; 胡瑜(迁居陈留) ; 胡琼(迁晋陵) ; 胡(王告)(迁江州) ; 胡球(迁武宁). 湖北一世祖 : (元末) 胡受一,号伯猷(居黄冈龙坵) ; 胡受二,号伯英 ; 胡受七(居红安). 皆为煜公之子. (亯口十成)公17世孙. 由江西迁湖北. 伯猷公下派祖(3世) : (明) 胡范(居龙坵,今上胡范) ; 胡兴(迁邾城,即新洲) ; 胡达(迁武昌大冶,未采辑家谱). 范公下支祖(9世) : 胡孔宁 ; 胡孔时(中胡范支,下一子 : 胡于圣) ; 胡孔思(松园塆支,下一子 : 胡汝任) ; 胡孔轩,字德轩(中胡范支,下二子 : 胡文宇 ; 胡清宇) ; 胡孔教,字道轩(生六子,分住中胡范,下胡范二支). 孔教公下六子 : 胡公(名不详,迁蔡店官田畈) ; 胡而色 ; 胡祚承,字书田 ; 胡公(缺名,传四代止) ; 胡公呈,字帝生 ; 胡大呈,字仕俊. 孔宁公下支祖(11世) : 胡维柱,字中石(汪家塆支) ; 胡维忠(隆盛房) ; 胡维廉(樊家闸支) ; 胡维范(生五子,为上胡范五大房 : 胡自虞 ; 胡仍虞,字仕杰 ; 胡思虞,字士弼 ; 胡怀虞 ; 胡华虞,字仕泰.) 维廉公下支祖(15世) : 胡奇材 ; 胡奇思. 皆斐公之子. 由湖北樊家闸迁河南沙窝. 奇公下支祖(16世) : 胡正家. 义公之子. 迁河南朴店胡畈. 生一子 : 胡洛. 胡公下支祖(16世) : 胡镒. 为杨畈胡家山支. 生一子 : 胡文华. 兴公下支祖(10世) : 胡长荣(邾城胡启顺支) ; 胡长元(黄冈金鸡区社塆支) ; 胡长发,字承学(蔡家苑支,麻城福田河支) ; 胡长宁,字继盛(胡戚家塆支,江园山支)...等. 接天山派始祖(1世) : 胡荣一,字庭佳. 受二公之子. 由淋山河桐树岗迁黄冈接天山下胡家山乱石窝,胡家大塆,胡家细塆,罗老垇,千里岗等处居住. 生二子 : 胡元遇 ; 胡元达. 山胡家派始祖(1世) : 胡道诚. 本为王姓,投靠元遇公被收为嗣子. 受托到易家河胡家畈守庄田庄屋,乃阴阳二姓胡王之称. 迁居山胡家,胡泥塆等处. 道诚公下支祖(4世) : 胡彦信 ; 胡彦贵 ; 胡彦俊 ; 胡彦纲 ; 胡彦宏 ; 胡彦奇…等. 财胡湾派始祖(1世) : 胡子旻. 受七公之孙. 由红安胡家堂迁黄冈财胡塆. 子旻公下支祖(5世) : 胡锳,箓名正道 ; 胡鐖 ; 胡镐. 皆为彦清公之子. 新派(26世起) : 华康幸庆 穰福申猷 珠纬联辉 美誉长留. 后派 : 玉佑春育 重道明伦 礼义忠信 威凤祥麟.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