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福全,明初避兵乱自苏州阊门迁扬州东乡邗左七里村(今江苏扬州江都区吴桥镇七里长庄)。 卷一圣谕、谱序、历次修谱纂辑人氏名录、合谱像赞传志、宗训十二条、族禁十条、凡例、合族公议定规、祭田、排行字法,卷二世系图、卷三至五世系表。
江都区吴桥镇长庄村倪氏族谱五卷(江苏扬州)简介资料
江都区吴桥镇长庄村倪氏族谱五卷(江苏扬州)相关文献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江藩
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晚年自号节甫。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出生。甘泉(今扬州)人。清代扬州学派学者。少时受业于余萧客、江声,为惠栋再传弟子。弱冠时,即与汪中定交。后又受知于朱筠,学业日进。江藩博宗群经,尤熟于史事,以朴学名东南,所交多海内通儒,时和焦理堂齐名,并称“二堂”。尝作《河赋》数千言,典丽雄伟,可追匹郭景纯、木玄虚《江》、《海》二赋,人争传录。为人潇洒倜傥,能走马夺槊。豪饮好客,至贫其家。因不善治生,糊口四方,曾遍游齐、晋、燕、赵、闽、粤、江、浙、赣。大学士王杰极重之。阮元亦挽入幕府,延修《皇清经解》、《广东通志》。两书修成,离开广州返故里。晚年困窘,而著述不倦。江藩重要著述《国朝汉学师承记》8卷,使两汉儒林家法之承授、清代经学之源流,厘然可考;另有《国朝宋学渊源记》上、下卷并附记。道光十一年(1831年)去世。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虞硕
虞硕(生卒年不详),字啸轩,亦作啸仙。江都人。清代微雕艺人。曾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任蒙城知县,赈救灾民甚众。工书画,善镌刻,“方寸之中能刻万字”,“其最小之字以大十余倍显微镜照之,犹不能见”。他曾镌赠端方象牙插屏,屏方广3寸,上刻《离骚》全部,被赞为神技。《旧都文物略》一书,论及单刀浅刻技艺事,推虞啸轩为第一。扬州博物馆藏有其象牙浅刻《赤壁夜游图》,在图左上方1.7平方厘米内镌刻了前后《赤壁赋》全文。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范荃
范荃(1633-1705),清诗文家。本名恒美,字德一,慕其先文穆公(宋诗人范成大)之诗词,亦号石湖,甘泉(今江都)人。与徐石麒、罗煜以词相倡和,为北湖三词家。著有《读史小识》、《竹隐居随笔》、《文集》、《诗集》、《梅花诗》、《论语诗》。其词有《春雨词》、《秋吟》、《秋花杂咏》、《柳塘寤语》、《今之石湖词》。又有《刘随州评》、《范氏家乘》等。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来济
来济(610年-662年),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黜王皇后,被武则天所恨。显庆元年(656年),兼太子宾客,进南阳县侯。显庆二年(657年),又兼太子詹事。后坐褚遂良事累贬庭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力战阵亡,时年53岁。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志》传于世。幼遭家难来济生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籍南阳新野,东汉名将来歙十九世孙。高祖来成,北魏新野县侯,后降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亲来护儿,隋朝名将,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
江苏省-扬州-江都区倪田
倪田:(公元1855-1919年),初名宝田,字墨耕,又号璧月主,江苏江都人。初学画于王素,后改学任颐。终身以卖画为生。擅画人物、仕女、佛像、禽兽、花卉,尤其长于画马。是清末上海派中重要的画家。倪田[近现代](一八五五至一九一九)初名宝田,字墨耕,别署墨畊父,号墨道人、墨翁,又号璧月庵主,江苏扬州人,侨上海。初学画於王小某(素),人物、仕女及古佛像取境高逸,尤善画马。光绪中行商到沪,爱任颐画,遂弃其业而参用任法。水墨巨石,设色花卉,腴润遒劲,擅胜於时,并工山水。寓沪鬻画垂三十年。今之学任颐者皆倪田别派。卒年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