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董村人姓竺,为什么不姓董?
董村,东距奉化城21公里,西北与余姚四明山镇有古道相通。流经村中的清流自北向南,发源于奉化与余姚交界的撞天岗山,名曰“筠溪”。另一支源于新昌四明雄峰的山溪,两条溪流在村口汇聚成清流,注入亭下水库。村前的山溪原来名叫董溪。千年之前,曾有董姓的人居住过。后来,竺姓迁入,董姓外迁,村名仍未改,但董溪改名为筠溪。“筠”,是竹的别称。《筠溪竺氏宗谱》上记载,竺氏先祖本姓姜,是殷商时代孤竹国的君王,以国为姓,始姓“竹”。到了殷商末年,孤竹君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叔齐,叔齐非常谦虚,一定要将王位让给哥哥伯夷,结果两人争执不下。后来,武王灭商,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双双饿死于首阳山。东汉时期,枞阳侯竹晏以“竹”姓源于伯夷叔齐两位贤人,便在“竹”字下面加了“二”字,遂成“竺”姓。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祖籍嵊县灵鹅村的竺表恩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中一支从嵊县迁至奉化泉口,即今奉化萧王庙镇大埠村。到第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