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章敦礼

章敦礼

章敦礼
章敦礼简介资料
章敦礼相关文献
陕西-咸阳崔敦礼
崔敦礼(596~656年),本名安上,字元礼,以字行。唐高祖李渊为其改名为“敦礼”。祖籍为博陵(今河北定县),高祖父仕魏,为高欢所杀。曾祖逃入关中,仕西魏、北周。周明帝于二年(558)二月颁布改籍令,按该令他即为咸阳(今陕西咸阳)人。自唐高祖武德初在朝为官,高宗初位至宰相。武德初年,拜通事舍人。九年六月,“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王李世民派他持节去幽州(今北京市)召卢江郡王李瑗来京。李瑗本属太子李建成的一派,见召,心中惧怕。副将王君廓等劝李瑗起兵反,将崔敦礼扣押,逼他供出玄武门事变内情,他闭口不言。李瑗的参军王利涉对李瑗说,王君廓反复无常,建议除掉君廓。君廓闻听,救出崔敦礼,又擒杀了李瑗,制止了兵乱。崔敦礼回朝后,太宗李世民嘉赞崔敦礼有气节,授左卫郎将。贞观元年(627),擢拜中书舍人,后迁为兵部侍郎。十六年(642),仕太宗的突厥将军契苾何力回甘肃故地探亲,部落首领将其绑架到薛延陀可汗国(在
查看全文
崔敦礼
家世出身博陵崔氏。汉朝尚书崔寔之十五世孙。五世祖:崔挺,魏光州刺史、泰昌县子,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景。高祖:崔孝芬,魏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曾祖:崔宣猷,周梁州总管、固安县公,隋大将军、通守、汲郡公,谥曰明。祖父:崔仲方,周仪同大将军,隋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公。父亲:崔民焘,随太子通事舍人,定陶令、石城县男。唐朝赠定州刺史。生平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命其往幽州召庐江王李瑗。瑗举兵反,执敦礼,问京师之事,敦礼竟无异词。唐太宗闻而壮之,迁左卫郎将,赐以良马及黄金杂物。贞观元年(627年),擢拜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频出使突厥。累转灵州都督。贞观二十年(646年),征为兵部尚书。又奉诏安抚回纥、铁勒部落。时薛延陀寇边,敦礼与英国公李勣瀚海都督回纥吐迷度为其下所杀,诏敦礼往就部落绥辑之,因立其嗣子而还。敦礼深识蕃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永徽四年(653
查看全文
礼敦巴图鲁
参考资料《清史稿》卷三本纪三太宗本纪二《清史稿》卷八十六志六十一/礼五吉礼五/东西庑配飨《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四表一皇子世表一《清史稿》卷二百十五列传二诸王一
查看全文
崔敦礼
南宋进士、宣教郎崔敦礼简介,崔敦礼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崔敦礼,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崔敦诗同登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官至宣教郎。 崔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 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
查看全文
崔敦礼
唐朝中书舍人、宰相崔敦礼简介,崔敦礼的个人作品有哪些?崔敦礼(596年-656年),本名元礼,字安上,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尚书崔仲方之孙。 崔敦礼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二房,唐初历任通事舍人、左卫郎将、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他通晓诸番形势,多次出使突厥、回纥、铁勒等部落,随李勣击灭薛延陀。高宗年间拜相,历任侍中、中书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6.浠川杨氏大分八修宗谱, 6, 卷6, 大分七修奏章书礼诗赋等, 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白堂, 记事约至公元1993年. 存56册: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杼公,谥忠廉. 叔虞公之子. 受封食采于杨,为杨侯,后以国为氏. 始祖(1世): (宋) 杨千一,字拱辰,讳治龙. 希曾公长子. 与弟杨庆一,讳文成,字应辰, 由山东青州府益都县迁蕲. 千一公派下一分至四分祖: 杨庭广(5世,大分祖) ; 杨渭(8世,二分祖) ; 杨游(8世,三分祖) ; 杨再文(7世,四分祖). 二三四分祖为庭信公之后. 注: 此谱自13世起为大分支下世系. 千一公派下五分至八分祖: 杨再武(7世,五分祖) ; 杨文浠(6世,六分祖) ; 杨再明(7世,七分祖) ; 杨召十三(3世,八分祖). 五六分祖为庭信公之后, 七分祖为庭一公之后. 大分庭广公派下支祖(8世): (明) 杨浙 ; 杨浃 ; 杨沂 ; 杨演 ; 杨烈...等. 迁蕲历代宗派(1-35世): 千万 召兴 庭文 再单 永春伯 继善成性ㄧ以贯之 尊闻行习守先待后 家传诗礼庆衍青齐. 迁蕲历代宗派(36-59世): 远期昌大克振关西 云仍华国福禄绵长 景贤作圣学士明强. 注: 此谱不全. 缺似卷1, 7, 8, 10, 17, 22, 27, 28, 41甲本, 45, 47乙本. 八修目录, 编纂者...等资料均无.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杨氏八修宗谱.
浏览:100
7.黄氏二修宗谱, 7, 卷7, 敦礼 道海 22世崇厚公起, 19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福堂, 光绪29[1903]. 10册:世系表. 始祖: (宋元之际) 黄庭坚,字鲁直,别号山谷. 豫章分宁人. 庭坚公派下房祖: 长房祖(11世): 黄敦仁. 后裔迁罗邑平湖, 河南商邑, 六安等地. 敦仁公派下支祖(26世): (清) 黄光先 ; 黄光宗 ; 黄光献,字典章 ; 黄光奇,字耀宗 ; 黄光兴,字耀祥...等. 二房祖(11世): 黄敦义,号万春. 后裔迁徽州等地. 敦义公派下支祖(23世): (明) 黄廷陛 ; 黄廷陈. 均为黄志尚之子. 三房祖(11世): 黄敦礼,号万七. 迁江南霍山县西乡. 敦礼公派下支祖(21世): (明) 黄明星 ; 黄明谏,字新川 ; 黄道麒 ; 黄道海 ; 黄在斌. 四房祖(16世): 黄敬辉. 后裔迁罗邑平湖, 河南商邑, 六安等地. 敬辉公派下支祖(26世): (清) 黄承远 ; 黄承惠 ; 黄承云 ; 黄承恩,字远兴. 均为敬辉公第二子银祖派下世系. 五房祖(11世): 黄敦信,号万和. 后裔迁蕲水, 黄冈, 河南商邑等地. 敦信公派下支祖: 黄士辉(26世) ; 黄珂(19世) ; 黄海(22世). 派行(31世起): 集和永远 积德恢洪 传家忠厚 百福攸同. 注: 此谱卷8, 卷9与房祖顺序不同, 以房祖顺序排列.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黄氏宗谱.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浏览:100
6.黄氏二修宗谱, 6, 卷6, 三房 11世敦礼公起, 19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福堂, 光绪29[1903]. 10册:世系表. 始祖: (宋元之际) 黄庭坚,字鲁直,别号山谷. 豫章分宁人. 庭坚公派下房祖: 长房祖(11世): 黄敦仁. 后裔迁罗邑平湖, 河南商邑, 六安等地. 敦仁公派下支祖(26世): (清) 黄光先 ; 黄光宗 ; 黄光献,字典章 ; 黄光奇,字耀宗 ; 黄光兴,字耀祥...等. 二房祖(11世): 黄敦义,号万春. 后裔迁徽州等地. 敦义公派下支祖(23世): (明) 黄廷陛 ; 黄廷陈. 均为黄志尚之子. 三房祖(11世): 黄敦礼,号万七. 迁江南霍山县西乡. 敦礼公派下支祖(21世): (明) 黄明星 ; 黄明谏,字新川 ; 黄道麒 ; 黄道海 ; 黄在斌. 四房祖(16世): 黄敬辉. 后裔迁罗邑平湖, 河南商邑, 六安等地. 敬辉公派下支祖(26世): (清) 黄承远 ; 黄承惠 ; 黄承云 ; 黄承恩,字远兴. 均为敬辉公第二子银祖派下世系. 五房祖(11世): 黄敦信,号万和. 后裔迁蕲水, 黄冈, 河南商邑等地. 敦信公派下支祖: 黄士辉(26世) ; 黄珂(19世) ; 黄海(22世). 派行(31世起): 集和永远 积德恢洪 传家忠厚 百福攸同. 注: 此谱卷8, 卷9与房祖顺序不同, 以房祖顺序排列.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黄氏宗谱.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浏览:100
8.黄氏二修宗谱, 8, 卷9, 敦礼 21世道麒公起, 190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福堂, 光绪29[1903]. 10册:世系表. 始祖: (宋元之际) 黄庭坚,字鲁直,别号山谷. 豫章分宁人. 庭坚公派下房祖: 长房祖(11世): 黄敦仁. 后裔迁罗邑平湖, 河南商邑, 六安等地. 敦仁公派下支祖(26世): (清) 黄光先 ; 黄光宗 ; 黄光献,字典章 ; 黄光奇,字耀宗 ; 黄光兴,字耀祥...等. 二房祖(11世): 黄敦义,号万春. 后裔迁徽州等地. 敦义公派下支祖(23世): (明) 黄廷陛 ; 黄廷陈. 均为黄志尚之子. 三房祖(11世): 黄敦礼,号万七. 迁江南霍山县西乡. 敦礼公派下支祖(21世): (明) 黄明星 ; 黄明谏,字新川 ; 黄道麒 ; 黄道海 ; 黄在斌. 四房祖(16世): 黄敬辉. 后裔迁罗邑平湖, 河南商邑, 六安等地. 敬辉公派下支祖(26世): (清) 黄承远 ; 黄承惠 ; 黄承云 ; 黄承恩,字远兴. 均为敬辉公第二子银祖派下世系. 五房祖(11世): 黄敦信,号万和. 后裔迁蕲水, 黄冈, 河南商邑等地. 敦信公派下支祖: 黄士辉(26世) ; 黄珂(19世) ; 黄海(22世). 派行(31世起): 集和永远 积德恢洪 传家忠厚 百福攸同. 注: 此谱卷8, 卷9与房祖顺序不同, 以房祖顺序排列.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黄氏宗谱.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浏览:100
青龍章氏宗譜
原书: 浙江永康 : 青龙章氏宗谱纂编委会, 2005年(永康 : 理想印务印). 3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包含浙江省永康县章店, 下山头, 茭道, 后陶, 章坑, 小章店等村地志, 及本村章氏之世系资料. 受姓祖 : (周) 章韅. 豫章洪州祖 : 章平. 仕楚为上乡领兵守关武宁郡. 为梁州祖. 南安祖 : 章岩. 仕晋兵部尚书,广州敕使. 外纪世系一世祖 : (唐) 章及. 康州敕使,从泉州南安迁建宁浦城. 青龙始祖 : (宋) 章徽,字宗美,行七三. 生三子 : (宋) 章松,字时茂,行令一(华塘头祖) ; (元)章柏,字时新,行令二 ; 章桂,行令三(杨关上宅祖). 柏公下二房祖(5世) : (元明之际) 章宁,行才五,字天宁(外二房祖) ; 章住,行才六,字天福. 外二房下分三房(6世) : 章文杰,行洪三(外长房祖) ; 章文斌,字克敬,行洪六(承外二房) ; 章文振,行洪十一(外幼房祖,子孙居小水阁,大水阁,上新屋). 火墙里祖(6世) : 章洪,字叔容,行浩廿五. 金华下山头祖(7世) : 章浩,行九十一. 内大四祖(7世) : 章昶,行浩十五. 子孙续分木长降,黄雾,黄渡桥,山门头,武义等支. 内七房祖(7世) : (明) 章昊,字叔保,行浩十. 昊公下七房祖(8世) : 章琇,行澄四(长房,析置华村) ; 章璞,行澄七(二房) ; 章㻐,行澄十(三房) ; 章瑞,行澄十六(四房) ;章珏,行澄十九(五房) ; 章珂,行澄廿二(六房) ; 章珩,行澄四十二(幼房,居小章店,下禄). 青龙章店派行(6世起) : 洪浩澄清海泽深 浦源洄渐渝沧溟 江淮河汉潮淙涌 漫沛潇湘注满瀛. 建议续行 : 泾渭汾沂潼沣润 沣淇浚淑湉泓滨 淳濂淡泊潍洲济 波浪澜涛汇泱瀚.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脊柱题编目.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浏览:100
青龍章氏宗譜
原书: 浙江永康 : 青龙章氏宗谱纂编委会, 2005年(永康 : 理想印务印). 3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包含浙江省永康县章店, 下山头, 茭道, 后陶, 章坑, 小章店等村地志, 及本村章氏之世系资料. 受姓祖 : (周) 章韅. 豫章洪州祖 : 章平. 仕楚为上乡领兵守关武宁郡. 为梁州祖. 南安祖 : 章岩. 仕晋兵部尚书,广州敕使. 外纪世系一世祖 : (唐) 章及. 康州敕使,从泉州南安迁建宁浦城. 青龙始祖 : (宋) 章徽,字宗美,行七三. 生三子 : (宋) 章松,字时茂,行令一(华塘头祖) ; (元)章柏,字时新,行令二 ; 章桂,行令三(杨关上宅祖). 柏公下二房祖(5世) : (元明之际) 章宁,行才五,字天宁(外二房祖) ; 章住,行才六,字天福. 外二房下分三房(6世) : 章文杰,行洪三(外长房祖) ; 章文斌,字克敬,行洪六(承外二房) ; 章文振,行洪十一(外幼房祖,子孙居小水阁,大水阁,上新屋). 火墙里祖(6世) : 章洪,字叔容,行浩廿五. 金华下山头祖(7世) : 章浩,行九十一. 内大四祖(7世) : 章昶,行浩十五. 子孙续分木长降,黄雾,黄渡桥,山门头,武义等支. 内七房祖(7世) : (明) 章昊,字叔保,行浩十. 昊公下七房祖(8世) : 章琇,行澄四(长房,析置华村) ; 章璞,行澄七(二房) ; 章㻐,行澄十(三房) ; 章瑞,行澄十六(四房) ;章珏,行澄十九(五房) ; 章珂,行澄廿二(六房) ; 章珩,行澄四十二(幼房,居小章店,下禄). 青龙章店派行(6世起) : 洪浩澄清海泽深 浦源洄渐渝沧溟 江淮河汉潮淙涌 漫沛潇湘注满瀛. 建议续行 : 泾渭汾沂潼沣润 沣淇浚淑湉泓滨 淳濂淡泊潍洲济 波浪澜涛汇泱瀚.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脊柱题编目.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