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蓝田村蓝田陈氏族谱(福建长乐)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蓝田村蓝田陈氏族谱(福建长乐)

始迁祖仁盛(字云松),五代后晋天福四年自福建福州石井巷避乱迁长乐吴航,后定居南田(蓝田)御屏山麓。 谱载彩照、碑志、谱序、敕封、颂文、行序、祠堂、旧序、传赞墓志、古迹、凡例仕宦实录、世系、疏文等。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蓝田村蓝田陈氏族谱(福建长乐)简介资料
长乐
2012年
一册
2012
当代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蓝田村蓝田陈氏族谱
排印本
陈书然
平装
相关人物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蓝田村蓝田陈氏族谱(福建长乐)相关文献
福建省长乐市龙角蔡宗祠
福建省长乐市龙角蔡宗祠,福建省长乐市龙角蔡宗祠长乐龙角蔡宗祠
查看全文
百余名马氏宗亲探访福建省长乐市罗联乡马厝村
百余名马氏宗亲探访福建省长乐市罗联乡马厝村, 来自海内外的马氏宗亲,于2015年12月30日上午参加福建马氏联谊会暨八闽马氏
查看全文
长乐市
历史沿革长乐历史悠久,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至今有138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长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商时,属扬州(非今日之扬州市)。秦汉时期属闽。晋春秋和三国时,吴国、东吴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造船,因此,别称吴航。晋朝惠帝时,将扬州部太康分为建安郡和晋安郡,长乐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朝大业间,晋安郡改为建安郡,长乐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由闽县析立,取《诗经》“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名为“新宁”,县治设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称长乐县。圣历二年(699年),析出长乐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乐、永福8个乡,设置万安县(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年),防御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湿,将县治移到吴航头。进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县名为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长乐县;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称帝福州,国...
查看全文
蓝田玉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蓝田玉的原生玉矿尚未找到,这也增加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有些人认为蓝田玉为天外来石,并非源自地球。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的矿床位于蓝田县玉门镇红门寺村一代。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文人墨客对蓝田玉多吟颂赞誉,唐代及以前的许多古籍中都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成就了蓝田玉的千古美名。诗中包含了一则动人传说,遥远的过去,太白金星托梦给济贫行善的书生杨伯雍:“晴天日出入南山,轻烟飘处藏玉颜。”从此,蓝田的深山就能觅得了宝玉。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著名的“和氏璧”据研究就是蓝田玉。陕西历史博物馆珍...
查看全文
[福建]长乐市潭头镇沙堤村林氏
[福建]长乐市潭头镇沙堤村林氏林氏大宗祠堂坐落在长乐市潭头镇沙堤村,坐东北向西南,前朝太常山后靠贾戴湖。始建于南宋末年,竣成于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祠深300尺,宽60尺,前为厅堂,后为寝堂,室中设龛,外立仪门,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周边遍植大榕树,庄严肃穆。沙堤林氏乃闽中着族,先祖唐水部尚书林慎思,着书续孟,弘扬儒学,谏君勤政,精忠爱国。唐皇帝旌其门曰:“儒英忠义”。七世孙芳于北宋宝元康定间(1040年),由县东隅兴贤坊始迁沙堤。芳之六世孙岊,以奇童科显仕,登王容榜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兼太常少卿。七世孙经,以水利泽民有功,景定五年(1264年)敕封灵显侯。八世孙镗,登文天祥榜进士,官至太府寺簿。南宋时期沙堤林氏登进士第者12人,出仕为官者30多人,世代簪缨,甲第蝉联。沙堤林氏祠堂额称‘林氏大宗祠堂”。据传其初是南宋理宗皇帝为特恩鸿儒林岊,钦赐立祠堂祀典,故称“祠堂”。后来林氏后裔...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浦阳金氏宗谱 [1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存28册: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唐) 金国俊,字志英. 世居河南开封, 罗奄宦之乱遂避隐居天台孟岸. 为浙江始祖. 始迁祖(内纪本宗一世): 金桓,行万五,号柏轩. 祖籍东阳白水乐浦, 后迁居通化方施村. 盈塘祖(10世): 金镂,行昌二. 由方施分居盈塘. 上金祖(10世): 金昌五. 分居新城后复转上金. 东市祖(11世): 金暠,行宝一. 由方施迁东市祖. 市目祖(11世): 金昊,行贤一. 由方施村分居市目. 方施祖(11世): 金昶,行贵二. 住方施村祖宅祖. 市目下毛桥祖(11世): 金杲,行贤三. 后城祖(11世): 金昂,行富一. 祖遗派行字母(1-8世): 万寿福禄 康宁元贞. 新定排行字(22-31世): 崇厚彰光德 奕世庆鸿源. 续增: 礼乐传家久 诗书泽沛长. 1937年续编: 创业垂统绪 敦睦振纲常. 新定讳字母(22-31世): 守有宗(广)仁道 明廷显太良. 续增: 义以质为本 理可揆其中. 1937年续编: 孝悌保邦永 文章定国隆. 新定表字母(22-31世): 尚志希朝用 英儒启祚贤. 续增: 景运天开子 夏时惟建寅. 1937年续编: 慈祥承祖训 清白继芳徽. 注: 纂辑金显裕,字玉相 ; 金良作,字鲁斋.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模糊不清,无法阅读. 注: 卷数与册数不尽相同. 缺卷5,2册 ; 卷6,1册 ; 卷11,1册, 共4册. 另行传部分缺1-20世及部分21世记事. 散居地: 浙江省浦江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目录题编目.
浏览:0
梅隴陳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远祖 : (北魏) 陈金师,行胜七. 梅陇内纪祖(1世) : (南宋) 陈皎,字一明,行庆七. 金师公13世孙.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陈显孙,行进十七 ; 陈科孙,行进二十一 ; 陈密孙,行进二十五(鹤鸣街头派). 科孙公下派祖(5世) : (元) 陈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黄庙口派) ; 陈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陇下宅派) ; 陈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台派,子孙析置东邑李柏岭东陈) ; 陈文律,字世复,行振五(水阁塘派) ; 陈文卫,字世营,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孙公下派祖(5世) : 陈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厅前派) ; 陈奉先,字世恭,号卧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孙析置下东桥).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陈志应,字公升,号慎斋,行肇五(福房) ; 陈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禄房) ; 陈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寿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陈思伦,字尚义,行恺十二(下宅三房) ; 陈思欢,字尚礼,行恺十四(仁义礼智信房祖). 思欢公下五子 : (明) 陈仕岳,字齐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陈仕琨,字齐岗,行宏十九(义房,再传陈永澄为东邑格塘新屋派) ; 陈仕珑,字齐嵩,行宏二十二(礼房) ; 陈仕琥,字齐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陈仕璠,字齐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陈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陈永潮,字维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陈永湳,字维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陈永淋,字维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陈永添,字维进,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陈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陈永清,字维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陈永沼,字维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陈永渊,字维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陈永汸,字维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陈永濂,字维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陈兆樚,字孟杨,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陈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陈兆穑,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陈兆枫,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陈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陈兆栋,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陈兆楹,字孟满,行怡六十一(贞房). 行次 : (旧) 胜兆万存 福禄寿延 洪康泰千 ; (内纪) 庆万进 仁振肇恺 宏升怡同 泽谦复孚 临巽亨咸 鼎豫干明 渐归益壮 需济萃随 艮观家泰 履丰晋颐 名次 : 原始从孙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应德(得)世茂 伯贻叔毓 心祖人康 廷启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梅陇陈氏宗谱
浏览:100
绳武堂陈武平公族谱
始祖:陈木苑,元明之际移居广东饶平。 先祖:陈武平,明代人 始迁祖:陈声照,陈声荣,清代再徙台湾,后裔散居彰化县等地。 地区:台湾省彰化县永靖乡港西村 年代:1962年
浏览:0
梅隴陳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远祖 : (北魏) 陈金师,行胜七. 梅陇内纪祖(1世) : (南宋) 陈皎,字一明,行庆七. 金师公13世孙.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陈显孙,行进十七 ; 陈科孙,行进二十一 ; 陈密孙,行进二十五(鹤鸣街头派). 科孙公下派祖(5世) : (元) 陈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黄庙口派) ; 陈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陇下宅派) ; 陈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台派,子孙析置东邑李柏岭东陈) ; 陈文律,字世复,行振五(水阁塘派) ; 陈文卫,字世营,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孙公下派祖(5世) : 陈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厅前派) ; 陈奉先,字世恭,号卧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孙析置下东桥).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陈志应,字公升,号慎斋,行肇五(福房) ; 陈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禄房) ; 陈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寿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陈思伦,字尚义,行恺十二(下宅三房) ; 陈思欢,字尚礼,行恺十四(仁义礼智信房祖). 思欢公下五子 : (明) 陈仕岳,字齐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陈仕琨,字齐岗,行宏十九(义房,再传陈永澄为东邑格塘新屋派) ; 陈仕珑,字齐嵩,行宏二十二(礼房) ; 陈仕琥,字齐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陈仕璠,字齐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陈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陈永潮,字维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陈永湳,字维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陈永淋,字维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陈永添,字维进,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陈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陈永清,字维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陈永沼,字维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陈永渊,字维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陈永汸,字维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陈永濂,字维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陈兆樚,字孟杨,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陈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陈兆穑,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陈兆枫,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陈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陈兆栋,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陈兆楹,字孟满,行怡六十一(贞房). 行次 : (旧) 胜兆万存 福禄寿延 洪康泰千 ; (内纪) 庆万进 仁振肇恺 宏升怡同 泽谦复孚 临巽亨咸 鼎豫干明 渐归益壮 需济萃随 艮观家泰 履丰晋颐 名次 : 原始从孙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应德(得)世茂 伯贻叔毓 心祖人康 廷启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梅陇陈氏宗谱
浏览:100
梅隴陳氏宗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远祖 : (北魏) 陈金师,行胜七. 梅陇内纪祖(1世) : (南宋) 陈皎,字一明,行庆七. 金师公13世孙.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陈显孙,行进十七 ; 陈科孙,行进二十一 ; 陈密孙,行进二十五(鹤鸣街头派). 科孙公下派祖(5世) : (元) 陈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黄庙口派) ; 陈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陇下宅派) ; 陈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台派,子孙析置东邑李柏岭东陈) ; 陈文律,字世复,行振五(水阁塘派) ; 陈文卫,字世营,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孙公下派祖(5世) : 陈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厅前派) ; 陈奉先,字世恭,号卧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孙析置下东桥).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陈志应,字公升,号慎斋,行肇五(福房) ; 陈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禄房) ; 陈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寿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陈思伦,字尚义,行恺十二(下宅三房) ; 陈思欢,字尚礼,行恺十四(仁义礼智信房祖). 思欢公下五子 : (明) 陈仕岳,字齐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陈仕琨,字齐岗,行宏十九(义房,再传陈永澄为东邑格塘新屋派) ; 陈仕珑,字齐嵩,行宏二十二(礼房) ; 陈仕琥,字齐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陈仕璠,字齐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陈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陈永潮,字维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陈永湳,字维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陈永淋,字维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陈永添,字维进,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陈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陈永清,字维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陈永沼,字维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陈永渊,字维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陈永汸,字维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陈永濂,字维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陈兆樚,字孟杨,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陈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陈兆穑,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陈兆枫,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陈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陈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陈兆栋,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陈兆楹,字孟满,行怡六十一(贞房). 行次 : (旧) 胜兆万存 福禄寿延 洪康泰千 ; (内纪) 庆万进 仁振肇恺 宏升怡同 泽谦复孚 临巽亨咸 鼎豫干明 渐归益壮 需济萃随 艮观家泰 履丰晋颐 名次 : 原始从孙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应德(得)世茂 伯贻叔毓 心祖人康 廷启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梅陇陈氏宗谱
浏览:100
中华陈氏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中国淮阳陈胡公文化研究会], 2000年修. 合2册 : 插图, 肖像. 一世祖 : 陈胡公. 生二子 : 申 ; 相,又名林. 田齐支祖(12世) : 陈完,字敬仲. 厉公跃之子. 生三子: 陈穉,字孟夷(居福建省德化县) ; 陈愿 ; 陈尚. 陈留支祖(17世) : 陈留. 哀公次子. 居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 襄山支祖(18世) : 陈惠. 师公次子. 生一子: 陈柳. 河阳支祖(20世) : (周) 陈亢,字子禽. 柳公之孙. 生二子: 陈德 ; 陈瑶. 户牖支祖(21世) : (周) 陈衍. 愍公长子. 生二子: 陈琏 ; 陈屿. 浚仪支祖(21世) : 陈全温,谥文子,浚仪大夫. 愍公次子. 生一子: 陈班. 浮光支祖(42世) : 陈孟琏. 全温公21世孙. 居河南固始浮光. 生一子: 陈宗尧. 颖川支祖(49世) :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孟琏公7世孙. 下二子: 陈纪,字符方,又称至德 ; 陈谌,字季方. 户牖支南朝分支祖(57世) : 陈康之,号伯绥,字子章. 实公8世孙. 生二子: 陈霸始 ; 陈霸先,字兴国,又字西明(生二子: 陈蒨,字子华,居漳州 ; 陈顼,字绍世). 户牖支南陈分支(59世) : (唐) 陈忠. 范公之子. 徙闽漳州南厢山. 生一子: 陈邕. 浚仪支开漳分支(60世) : (唐) 陈政,字一民,谥忠肃. 全温公39世孙. 由河南固始徙闽南. 生一子: 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 南朝分支下义门支祖(69世) : 陈伯宣,字伯(又为阔),号希夷. 南朝分支霸先公11世孙. 居江州义门. 生三子: 陈以檀,字用村 ; 陈以德 ; 陈以礼. 浙江温州支祖(85世) : (宋) 陈傅良,讳君举,号止斋. 颖川支谌公35世孙. 生二子: 陈师彻 ; 陈师朴. 散居地 : 福建省漳州市, 厦门市, 及全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脊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中华陈氏大族谱概略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