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张氏宗谱十七卷(江西省上饶市)

张氏宗谱十七卷(江西省上饶市)

始迁祖复恭(字大明),约于明代自安徽歙县迁居江西上饶灵溪。卷一目录、家训、谱序、传、谱派、名目、阳基图、遗像、墓图,卷二至十七世系。缺卷十一。
张氏宗谱十七卷(江西省上饶市)简介资料
上饶
民国37年
16册
1948
民国
石印本
张美富
相关人物
张氏宗谱十七卷(江西省上饶市)相关文献
氏宗谱卷四(传记)
氏宗谱卷四(传记),伯曾祖远溪公传 公讳文涟,字远溪,清增广生员。初入学州试第一。既以文知名。且不自
查看全文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舒贺
舒贺(公元?—908年),字廷瑞,今银城镇新营村人,晚唐著名将领。舒贺自幼习武,以“兵符辅国家”为己任。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中举武进士,授行营司马参军。时西域突厥-,淮南节度使梁邱德奉命平乱并发文谍招慕营兵,舒贺率五十骑兵应征。在平叛战斗中舒贺率部努力克敌,攻关拔寨,屡建奇功。西域平定后,贺迁升行营团练史。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舒贺拜踏白将军,领节度副使衔率官军追击黄巢义军至德兴。义军避入茅山(今大茅山),官军不敢贸然进山追击,舒贺等无奈各携部属及家眷屯兵蒿埠,此地因之改称“新营”。战事结束后,舒贺因战功诏允山南东道节度使。当时,朝廷昏庸不改,乱臣权争趋剧,天下纷扰,百姓痛苦不已。心地耿直的舒贺对朝野乱象甚为不满,他与另一战将王佥称病东归新营。解甲归田后,舒贺率子弟族人在新营垒石筑堤,开荒垦田。原本是荆棘丛生,荒草遍地的“蒿埠”,经舒贺及其后人苦心经营,终成良田千顷、人丁兴旺的集市
查看全文
江西省-上饶市韩淲
韩淲(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韩淲(biāo),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1200)药局官满,嘉泰元年(1201)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著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涧泉诗馀》一卷。《四库总目提要》云:“观淲所撰《涧泉日记》,于文章所得颇深。又制行清高,恬于荣利,一意以吟咏为事,平生精力,具在于斯。
查看全文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张潜
张潜(1025—1105),字明叔,今江西省德兴市(上饶市管辖)银城镇吴园人,北宋著名湿法炼铜家。张潜是西汉张良后裔,唐宋时家族逐渐南移,至德兴新营定居后,三世同居,隐而不仕。张潜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二,为布衣,余皆登科致仕。张潜则以“竭力持家事亲,锐意教育子孙,克昌祖构”为己任,后以子孙荣获恩赐太子少保。张潜天资聪颖,童时即能“诵书日千数百言”,且“无书不窥”,“喜赋诗,工楷书,著有《诗集》十卷”,尤精天文、地理、人伦之学。博通方技,曾读《神农书》,见书载胆矾水可浸铁为铜,便予以实验。胆水浸铜,即利用硫酸铜溶液浸铁,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将铜析出,其法堪称中国冶金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张潜根据前人留下的湿法炼铜书籍,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探明德兴兴利场的32泉、138沟盛产胆水,可浸铁取铜,并总结出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胆水浸铜技术,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
查看全文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张焘
张焘(1091~1165)字子公,饶州德兴人,秘阁修撰张根之子张焘像也。北宋时期政和八年(1118)进士第三人,尝为辟雍录、秘书省正字。靖康元年(1126),李纲为亲征行营使,辟焘入幕。纲贬,亲知坐累者十七人,焘亦贬。南宋时期建炎初,起通判湖州。明受之变,贼矫诏俾焘抚谕江、浙,焘不受。上既复辟,诏求言。焘-略曰:“人主戡定祸乱,未有不本于至诚而能有济者。陛下践祚以来,号令之发未足以感人心,政事之施未足以慰人望,岂非在我之诚有未修乎?天下治乱,在君子小人用舍而已。小人之党日胜,则君子之类日退,将何以弭乱而图治?”又言措置江防非计,徒费民财、损官赋,不适于用。又言:“侍从、台谏观望意指,毛举细务,至国家大事,坐视不言。”又言:“巡幸所至,营缮困民,越栖会稽,似不如是。”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荐,除司勋员外郎,迁起居舍人。言:“自古未有不知敌人之情而能胜者,愿诏大臣、诸将,厚爵赏,募可任用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张氏宗谱 十七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张迳山. 始迁祖 : 张复恭,字大明. 迳山公之子. 由徽歙迁赣饶,居灵溪. 派祖(3世) : 张旭九,号提举. 复恭公之子. 西头里屋祖(5世) : 张应瑛,行五. 下有一子 : 张𫔍堂. 西头新屋祖 : 张应玉,行十. 下有一子 : 张元堂. 西头塘沿祖 : 张应(金璧),行十六. 下有一子 : 张民堂. 枫墩祖 : 张应隆,行十九. 下有三子 : 张(金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璧)堂. 西头祖 : 张应荣,行五十. 下有一子 : 张聪堂. 上田祖 : 张应焕,行十八. 下有一子 : 张正堂. 里东头祖 : 张应亢,行二十. 下有四支 : 张江堂 ; 张琏堂 ; 张玑堂 ; 张清堂. 外东头祖 : 张应玺. 下有一支 : 张洪堂. 原谱派 : 迳明旭仲应 堂元亨利贞 天大高圣德 增福寿康宁 荣华长富贵 功勋事业新 仁义礼智信 蕃盛正隆兴. 续谱派 : 忠孝行为首 纲常维世经 古训昭若揭 河岳炳日星.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十七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记事约至民国37[1948]. 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似有缺卷. 姓氏源流, 始迁祖, 目录, 编纂者...等资料均无. 远祖 : 张昧.为挥公之子. 饶东灵溪始迁祖(1世) : 张迳山. 由徽州歙县徙居饶东灵溪. 生子一 : 张复恭,号大明. 迳山公派下房祖(4世) : 张仲良 ; 张仲德(西头祖) ; 张仲达(上田祖) ; 张仲亨(东头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6世) : 张𫔍堂 ; 张元堂 ; 张民堂 ; 张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 璧)堂. 仲德公派下支祖(6世) : 张聪堂. 仲达公派下支祖(6世) : 张正堂. 仲亨公派下支祖(6世) : 张玑堂 ; 张清堂 ; 张洪堂 . 派行似为(1世起) : 迳明旭仲应 堂仕伯亨英...等.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十七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记事约至民国37[1948]. 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似有缺卷. 姓氏源流, 始迁祖, 目录, 编纂者...等资料均无. 远祖 : 张昧.为挥公之子. 饶东灵溪始迁祖(1世) : 张迳山. 由徽州歙县徙居饶东灵溪. 生子一 : 张复恭,号大明. 迳山公派下房祖(4世) : 张仲良 ; 张仲德(西头祖) ; 张仲达(上田祖) ; 张仲亨(东头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6世) : 张𫔍堂 ; 张元堂 ; 张民堂 ; 张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 璧)堂. 仲德公派下支祖(6世) : 张聪堂. 仲达公派下支祖(6世) : 张正堂. 仲亨公派下支祖(6世) : 张玑堂 ; 张清堂 ; 张洪堂 . 派行似为(1世起) : 迳明旭仲应 堂仕伯亨英...等.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十七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记事约至民国37[1948]. 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似有缺卷. 姓氏源流, 始迁祖, 目录, 编纂者...等资料均无. 远祖 : 张昧.为挥公之子. 饶东灵溪始迁祖(1世) : 张迳山. 由徽州歙县徙居饶东灵溪. 生子一 : 张复恭,号大明. 迳山公派下房祖(4世) : 张仲良 ; 张仲德(西头祖) ; 张仲达(上田祖) ; 张仲亨(东头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6世) : 张𫔍堂 ; 张元堂 ; 张民堂 ; 张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 璧)堂. 仲德公派下支祖(6世) : 张聪堂. 仲达公派下支祖(6世) : 张正堂. 仲亨公派下支祖(6世) : 张玑堂 ; 张清堂 ; 张洪堂 . 派行似为(1世起) : 迳明旭仲应 堂仕伯亨英...等.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十七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记事约至民国37[1948]. 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似有缺卷. 姓氏源流, 始迁祖, 目录, 编纂者...等资料均无. 远祖 : 张昧.为挥公之子. 饶东灵溪始迁祖(1世) : 张迳山. 由徽州歙县徙居饶东灵溪. 生子一 : 张复恭,号大明. 迳山公派下房祖(4世) : 张仲良 ; 张仲德(西头祖) ; 张仲达(上田祖) ; 张仲亨(东头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6世) : 张𫔍堂 ; 张元堂 ; 张民堂 ; 张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 璧)堂. 仲德公派下支祖(6世) : 张聪堂. 仲达公派下支祖(6世) : 张正堂. 仲亨公派下支祖(6世) : 张玑堂 ; 张清堂 ; 张洪堂 . 派行似为(1世起) : 迳明旭仲应 堂仕伯亨英...等.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十七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记事约至民国37[1948]. 1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似有缺卷. 姓氏源流, 始迁祖, 目录, 编纂者...等资料均无. 远祖 : 张昧.为挥公之子. 饶东灵溪始迁祖(1世) : 张迳山. 由徽州歙县徙居饶东灵溪. 生子一 : 张复恭,号大明. 迳山公派下房祖(4世) : 张仲良 ; 张仲德(西头祖) ; 张仲达(上田祖) ; 张仲亨(东头祖). 仲良公派下支祖(6世) : 张𫔍堂 ; 张元堂 ; 张民堂 ; 张鼎堂 ; 张钊堂 ; 张(金 璧)堂. 仲德公派下支祖(6世) : 张聪堂. 仲达公派下支祖(6世) : 张正堂. 仲亨公派下支祖(6世) : 张玑堂 ; 张清堂 ; 张洪堂 . 派行似为(1世起) : 迳明旭仲应 堂仕伯亨英...等. 散居地 : 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