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韩尚信

韩尚信

韩尚信
韩尚信简介资料
韩尚信相关文献
尚之信
生平早期尚之信生于1636年(崇德元年)七月二日戌时,平南王尚可喜次子,母为王妃舒氏。因长兄尚之忠出继伯父尚可进,故为长子。尚之信少有勇力,嗜酒,不拘小节,早年追随其父于镇所。顺治年间,尚之信入宫担任侍卫,顺治帝以尚可喜功多,赐之信同公爵秩,称其“安达”(即满语“兄弟”之意),因此有“俺答公”之称。1671年(康熙十年),尚可喜因年迈,上疏请求尚之信返回广东佐理藩下军政事务,康熙帝允其请。尚之信回广东后,另建营宅,自揽大权,与尚可喜多有矛盾。尚可喜幕僚金光反感之信所作所为,经常为可喜出谋划策。1673年,尚可喜听从金光的建议,上疏朝廷请求带二佐领归老辽东海城,以之信袭平南王爵。康熙帝以此为契机宣布撤藩,结果吴三桂造反,开启三藩之乱,朝廷紧急下令停裁尚藩,命尚可喜留镇广东。依附三桂三藩之乱爆发后,尚可喜仍然忠于清廷,潮州总兵刘进忠响应叛乱,可喜遣其次子尚之孝统兵讨伐。尚可喜对尚之信酗酒嗜杀非...
查看全文
韩信
生平早期韩信还是平民时,常寄食于他人,为众人所厌。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韩信常前往南昌亭长家里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妻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时,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觉得为德不卒。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大娘感激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胯下之辱,歌川国芳绘韩信因背着一把剑却不出鞘,经常遭到旁人鄙视侮辱。由于他从不轻易出手,导致一些无赖不断地讥讽他。有天在大街上,某群无赖在众人面前讥嘲韩信:“你虽然人高马大,喜欢负剑而行,然而内心却只是个胆小鬼罢了。若不怕死就...
查看全文
韩信之死
一汉十一年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将韩信在长乐宫被斩。罪名是谋反。之前,他就因为这个被夺爵削封,从统辖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不过拥有几千个农户的淮阴侯。时在汉六年十月。不过,前一次谋反虚实难辨,这一次却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带领大军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反叛,朝内空虚。韩信见时机来到,暗中给陈豨送信,打算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刘氏王朝。反叛,风险至大也!不要说是在封建王朝,就是在现在的民主国家,弄不好也有牢狱之灾。如此关乎自己九族安危的大事,韩信却没有严格作好保密工作。事情正在准备中,他却要杀掉一名得罪了他的手下人。手下人的弟弟怀恨在心,偷偷向朝廷告了密。鉴于韩信的威名,留守的吕太后不免有些紧张。还好,此刻还有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萧何在朝中。这位发现韩信军事才能的伯乐,历史仿佛注定又要要他来毁灭这匹千里马。萧何定计,诈称前线传来高祖平叛胜利的消息,按例,百官都要进宫朝贺...
查看全文
韩信
韩信(?—前196年),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他起初并未受到刘邦赏识,只当个小粮官,丞相萧何却很器重他。在汉军赴南郑的途中,未受重用的韩信与汉军中思乡将士一道出走,萧何闻讯,来不及报告刘邦,连忙星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并报告刘邦说,韩信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杰出人才,要想在天下争雄,除了
查看全文
韩信
韩信(?—前196年),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他起初并未受到刘邦赏识,只当个小粮官,丞相萧何却很器重他。在汉军赴南郑的途中,未受重用的韩信与汉军中思乡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7.韩氏宗谱, 7, 卷7: 世系 启瑞公 16世尚富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民国34[1945]三修.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缺卷6(尚字派至存字派世系). 远祖 : (南宋) 韩世忠,字良臣,号清凉居士,封福国公. 生五子: 韩彦直,字子温(居江夏蕲春) ; 韩彦质 ; 韩彦古 ; 韩彦亮 ; 韩彦信. 质, 古, 亮, 信四公另谱. 麻城始迁祖(1世) : (元末) 韩大一,号文卿. 志奇公长子. 世忠9世孙. 自河南光邑横河迁麻城,居东乡甄山区,开基龟山. 生一子 : 刘均祥. 韩家畈始迁祖(1世) : 韩大二,号云卿. 志奇公次子. 随兄大一公迁麻城,卜居燕子寨,转迁浮桥河,开基韩家畈. 生一子: 刘均平,字国爵. 大一公下派祖(3世) : 韩世礼 ; 韩世聪(张家山阎家河支祖). 皆为均祥公之子. 世礼公下四子(4世) : 韩禹(大房派,下一子: 韩伯端) ; 韩升(龙潭冲殷家山槐树店派,生一子: 刘伯玉) ; 韩明(中下两分派祖,下一子: 韩伯旭) ; 韩昶(迁四川庐州). 伯昶公下二子(6世) : 韩仲春(中分支祖,下二子: 韩万虎 ; 韩万迪) ; 韩仲信(下分支祖,下一子: 韩万隆). 派字 : 修德恢先绪 怀仁裕厚昆 克培忠孝本 永远继根原.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5.韩氏宗谱, 5, 卷4: 世系 启尧公 16世尚荣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民国34[1945]三修.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缺卷6(尚字派至存字派世系). 远祖 : (南宋) 韩世忠,字良臣,号清凉居士,封福国公. 生五子: 韩彦直,字子温(居江夏蕲春) ; 韩彦质 ; 韩彦古 ; 韩彦亮 ; 韩彦信. 质, 古, 亮, 信四公另谱. 麻城始迁祖(1世) : (元末) 韩大一,号文卿. 志奇公长子. 世忠9世孙. 自河南光邑横河迁麻城,居东乡甄山区,开基龟山. 生一子 : 刘均祥. 韩家畈始迁祖(1世) : 韩大二,号云卿. 志奇公次子. 随兄大一公迁麻城,卜居燕子寨,转迁浮桥河,开基韩家畈. 生一子: 刘均平,字国爵. 大一公下派祖(3世) : 韩世礼 ; 韩世聪(张家山阎家河支祖). 皆为均祥公之子. 世礼公下四子(4世) : 韩禹(大房派,下一子: 韩伯端) ; 韩升(龙潭冲殷家山槐树店派,生一子: 刘伯玉) ; 韩明(中下两分派祖,下一子: 韩伯旭) ; 韩昶(迁四川庐州). 伯昶公下二子(6世) : 韩仲春(中分支祖,下二子: 韩万虎 ; 韩万迪) ; 韩仲信(下分支祖,下一子: 韩万隆). 派字 : 修德恢先绪 怀仁裕厚昆 克培忠孝本 永远继根原.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6.韩氏宗谱, 6, 卷5: 世系 启万公 16世尚宝公起,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民国34[1945]三修.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缺卷6(尚字派至存字派世系). 远祖 : (南宋) 韩世忠,字良臣,号清凉居士,封福国公. 生五子: 韩彦直,字子温(居江夏蕲春) ; 韩彦质 ; 韩彦古 ; 韩彦亮 ; 韩彦信. 质, 古, 亮, 信四公另谱. 麻城始迁祖(1世) : (元末) 韩大一,号文卿. 志奇公长子. 世忠9世孙. 自河南光邑横河迁麻城,居东乡甄山区,开基龟山. 生一子 : 刘均祥. 韩家畈始迁祖(1世) : 韩大二,号云卿. 志奇公次子. 随兄大一公迁麻城,卜居燕子寨,转迁浮桥河,开基韩家畈. 生一子: 刘均平,字国爵. 大一公下派祖(3世) : 韩世礼 ; 韩世聪(张家山阎家河支祖). 皆为均祥公之子. 世礼公下四子(4世) : 韩禹(大房派,下一子: 韩伯端) ; 韩升(龙潭冲殷家山槐树店派,生一子: 刘伯玉) ; 韩明(中下两分派祖,下一子: 韩伯旭) ; 韩昶(迁四川庐州). 伯昶公下二子(6世) : 韩仲春(中分支祖,下二子: 韩万虎 ; 韩万迪) ; 韩仲信(下分支祖,下一子: 韩万隆). 派字 : 修德恢先绪 怀仁裕厚昆 克培忠孝本 永远继根原.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峴西金氏尚侃宗譜, 5, 卷4_ 尚一信房12世咸字行鍊公起,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岘西一世祖 : (南宋) 刘𤾚,字彦羲,行五九. 建炎初由汉中随驾迁婺,居东阳县思贤里. 派祖(8世) : (元) 金原宝,字伯珍,行定十八. 生二子 : 金文智(迁居尚侃蓉峰下,本谱之祖) ; 金文信(迁居岘西). 尚侃祖(9世) : (明) 金文智,字希哲,号白泉,行启十六. 迁居尚侃化湖上宅. 生十子. 本谱含一房顺祖公及二房祐祖公之世系. 尚侃一房祖(10世) : (明) 金顺祖,字禹德,行晋九. 生四子 : 金闺,字廷仪,号直斋,行益三 ; 金闳 ; 金阑 ; 金閮. 尚侃二房祖(10世) : (明) 金祐祖,字禹正,行晋十二. 生四子 : 金闱,字廷俊,行益十九 ; 金闿,字廷可,行益廿五 ; 金䦫,字廷杰,行益三十六 ; 金闻,字廷声,行益七十二. 闺公生三子(12世) : 金铎,行咸五 (迁仁山) ; 金鏓,行咸六(西房,后迁下宅东坞) ; 金镒,行咸四十一(仍居上宅). 矢下祖(11世) : (明) 金闳,行益五. 迁矢下. 子: 金链,行咸二,迁宅口. 子孙迁湖沧等地. 前山祖(11世) : (明) 金阑,字廷干,行益廿二. 迁独山,现名前山或金宅. 尚侃蓉峰下祖(11世) : (明) 金閮,字廷瞻,行益卅四. 生六子,分五房. 閮公下房祖(12世) : (明) 金锡,字文恩(一作文思),行咸十三(仁房) ; 金𨱈,行咸十七(义房) ; 金鏱,字文度,行咸五十五(礼房) ; 金镇,字文安,行咸六十五(智房) ; 金炼,行咸八十六(信房). 义房𨱈公下分三房(13世) : (明) 金渊,字德静,行常十(天房) ; 金源,字常十九(地房) ; 金浒,行常百二十(人房). 排行字 : 五百千万贤荣贵 定启晋益咸常惠 泰道谦恭福寿昌 志贞仁义宏智睿. 续增字 : 惇信崇礼叙彝伦 易直慈良乐恺悌 文章冠冕绍传经 钟鼎箕裘美世济. 名讳字 : 元汝懋光士仲洪 本为嘉钦承标耿 著录淑模勋载锡 永和熙睦铭康业 照维钧治秀烈培 钟衍余辉增镕洽.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
14.李氏宗谱, 14, 卷12, 本公 尚信 16世茂林公起,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胜堂, 民国19[1930]年三修. 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宋元之际)李湛,字凝香. 由江西迁麻城,居南庄区,即都堂湾. 派祖(9世): (明)李大荣 ; 罗大本. 皆为慰赞公之子. 荣公派下房祖(10世): 李孟华(大房) ; 李孟清(二房) ; 李孟春(三房). 本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李福(一子: 李尚信) ; 李博(一子: 李尚思) ; 李厚(后失考). 迁居罗邑滕家堡文家河. 孟华公派下房祖(11世): 李福祥(大房) ; 李定祥(二房) ; 李国祥(三房) ; 李时祥(四房) ; 李佑祥(无后世资料). 孟清公派下房祖(11世): 李准祥 ; 李义祥 ; 李申祥. 孟春公派下房祖(11世): 李科祥 ; 李庆祥. 续修新派: 怡顺家声永 诗书世泽长 功崇惟本立 业伟定名扬. 荣公支派行似为(2-22世): 在显令新志 华慰大孟祥 文学春芳生 成秀茂玉润 金清. 23世起接新续派行. 本公支派行似为(11-23世): 尚天阳春之 林廷兴启有 志德承. 24世起接新续派行. 注: 监修李金轩,字轩亭 ; 编修李怡煌,字质高.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2.李氏宗谱, 12, 卷10, 本公 11世尚信公起, 193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胜堂, 民国19[1930]年三修. 14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宋元之际)李湛,字凝香. 由江西迁麻城,居南庄区,即都堂湾. 派祖(9世): (明)李大荣 ; 罗大本. 皆为慰赞公之子. 荣公派下房祖(10世): 李孟华(大房) ; 李孟清(二房) ; 李孟春(三房). 本公派下房祖(10世): (明)李福(一子: 李尚信) ; 李博(一子: 李尚思) ; 李厚(后失考). 迁居罗邑滕家堡文家河. 孟华公派下房祖(11世): 李福祥(大房) ; 李定祥(二房) ; 李国祥(三房) ; 李时祥(四房) ; 李佑祥(无后世资料). 孟清公派下房祖(11世): 李准祥 ; 李义祥 ; 李申祥. 孟春公派下房祖(11世): 李科祥 ; 李庆祥. 续修新派: 怡顺家声永 诗书世泽长 功崇惟本立 业伟定名扬. 荣公支派行似为(2-22世): 在显令新志 华慰大孟祥 文学春芳生 成秀茂玉润 金清. 23世起接新续派行. 本公支派行似为(11-23世): 尚天阳春之 林廷兴启有 志德承. 24世起接新续派行. 注: 监修李金轩,字轩亭 ; 编修李怡煌,字质高.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 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