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廉(字永信,号广州),南宋末官广东广州,后迁安徽宣州泾县桃岭。廉九世孙花童,明洪武三年迁居南陵古城墩。花童玄孙长林,再迁南陵盘台。始迁祖道朝(字廷选),长林玄孙,清中叶自安徽南陵盘台迁河南固始县南乡金家寨堡(今属金寨县三合乡狮子口下河西之西胡店),后再迁白水河。道朝孙宗仪、宗俊、宗杰、宗仁、宗植分启五房。上卷历次续修谱序、教育素质析——兼代家训、世系图、六十四世之前传、记、铭,下卷分房门今世谱牒说明、世系、扶风马氏金寨支族之家史、后记。书名据封面、书名页题。
四修扶风郡金寨支马氏宗谱二卷(安徽省)相关文献
班氏郡扶风郡
班氏郡扶风郡,班氏郡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
重庆永川插旗山匡氏宗谱序-总修四修支谱序
重庆永川插旗山匡氏宗谱序-总修四修支谱序,重庆永川插旗山匡氏宗谱序时间:2012-1-178:59:08 作者:佚名
万氏郡扶风郡
万氏郡扶风郡,扶风郡是万姓最早最著名的郡望。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设置右扶风,
邰氏郡望扶风郡
①三国魏改右扶风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及秦岭以北地区。西晋泰始三年(267)迁治池阳县(今泾阳县西北)。其后辖境屡有增减。北魏初移治好畤县(今乾县东)。永安元年(528)移治文学城(北周改为始平县,在今兴平市东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乾县、兴平三县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移治雍县(今凤翔县)。唐武德元年(618)改置岐州,天宝元年(742)复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改名凤翔郡。②东晋孝武帝时侨置,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南朝宋治所在筑阳县(今湖北谷城县东北)。梁废。③南齐改武都郡置,属益州。治所在武江县(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五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地。梁改为辅剑郡。
段氏郡望扶风郡
①三国魏改右扶风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及秦岭以北地区。西晋泰始三年(267)迁治池阳县(今泾阳县西北)。其后辖境屡有增减。北魏初移治好畤县(今乾县东)。永安元年(528)移治文学城(北周改为始平县,在今兴平市东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乾县、兴平三县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移治雍县(今凤翔县)。唐武德元年(618)改置岐州,天宝元年(742)复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改名凤翔郡。②东晋孝武帝时侨置,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南朝宋治所在筑阳县(今湖北谷城县东北)。梁废。③南齐改武都郡置,属益州。治所在武江县(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五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地。梁改为辅剑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