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始祖潘崇
潘姓始祖潘崇,潘崇(古代春秋时期人物)编辑锁定 历史人物,春秋时期楚国大臣。潘崇就是潘姓的始
福建省-厦门市黄祯祥
黄祯祥,(1910.2.10-1987.3.24),学家。福建厦门人。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首创体外培养法新技术,为现代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在医学学的发展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使定量测定的显微镜观察法被革新为肉眼观察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为控制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毒力的乙脑株,并对其生态学与流行的关系、变异的某些规律、保存毒株的方法及疫苗等进行了研究发明了用福尔马林处理麻疹活疫苗的新方法。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潘耒
生平潘柽章弟,自小过目成诵,师事徐枋、顾炎武、王锡阐、吴炎等,为顾炎武唯一及门弟子,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六卷。终以浮躁降职。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阳刻成《日知录》三十二卷本行世。晚年崇信佛学,好山水,历游名胜,为文记之,名篇有〈游南雁荡记〉、〈火焰峰〉、〈天柱峰僧饷黄独〉、〈仙居诸山游记〉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赐复原官,坚辞不受。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参考书目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38《潘耒事略》沈彤:〈检讨潘先生耒传〉
黄祯祥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已故院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