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海王星环

海王星环

海王星环总共包含5个主要的行星环,且它们最早是由天文学家帕特里斯·布歇、莱因霍尔德·哈夫纳和让·曼弗雷德于1984年在智利拉西拉天文台发现的。而这些环的第一张照片则是于1989年由旅行者2号飞船拍摄的。十分微弱,由尘土构成,很像木星环或天王星环,但要比木星环纤细得多。这5个环后来分别以对发现海王星作出重大贡献的5个人命名。他们分别是约翰·格弗里恩·伽勒、奥本·勒维耶、威廉·拉塞尔、弗朗索瓦·阿拉戈和约翰·柯西·亚当斯。

海王星环的组成物质非常黑暗,类似于天王星环。环里的灰尘比例较高,且其光学深度较低,小于0.1。亚当斯环分为五个环弧,又逆时针方向分别被命名为博爱,平等1和平等2,自由,和勇气。弧占据范围狭窄,轨道经度非常稳定。环弧如何保持稳定仍在进行辩论。

相关人物
海王星环相关文献
海王星
历史发现伽利略在1612年12月28日首度观测并描绘出海王星,1613年1月27日又再次观测,但因为观测的位置在夜空中都靠近木星(在合的位置),这两次机会伽利略都误认海王星是一颗恒星。相信是恒星,而不相信自己的发现,是因为1612年12月第一次观测的,海王星在留转向逆行的位置,因为刚开始退行时的运动还十分微小,以至于伽利略的小望远镜查觉不出位置的改变。但在2009年7月,墨尔本大学的物理学家大卫·杰美生宣称,有新的证据表明伽利略至少知道他看见的星星相对于背景的恒星有微量的相对运动。1821年,亚历斯·布瓦(AlexisBouvard)出版了天王星的轨道表,随后的观测显示出与表中的位置有越来越大的偏差,使得布瓦假设有一个摄动体存在。在1843年约翰·柯西·亚当斯计算出会影响天王星运动的第八颗行星轨道,并将计算结果皇家天文学家乔治·比德尔·艾里,他问了亚当斯一些计算上的问题,亚当斯虽然草拟了答...
查看全文
海王星环
发现旅行者2号拍得的2帧相片。威廉·拉塞尔于1846年首次提及了围绕海王星的环。天文学家在1968年通过恒星掩星首次观测到天王星环,但是遭到忽视。天王星环直到1977年时才被发现。天王星环发现后不久,维拉诺瓦大学哈罗德学者Reitsema团队开始寻找围绕海王星环。他们在1981年5月24日观测海王星的一次掩星,然而没有发现任何环带。海王星在1983年9月12日出现另一次掩星,但是地面观测结果无法确定。旅行者2号在1989年飞越海王星时确认海王星环存在。最亮的环(亚当斯环和勒威耶环)已经被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地面望远镜拍摄,但昏暗的环仍然远远低于能见度门槛。特征旅行者二号通过提高亮度拍到的海王星的昏暗的环亚当斯环的环弧(从左至右:博爱,平等,自由),还拍到了内侧的勒威耶环海王星拥有五个不同的环,从内向外依次是:伽勒环、勒威耶环、拉塞尔环、阿拉戈环和亚当斯环。勒威耶环和伽勒环之间也许还存在更暗弱的...
查看全文
定义集合R和定义于其上的二元运算+和·,(R,+,·)构成一个环,若它们满足:(R,+)形成一个交换群,其单位元称为零元,记作‘0’。即:(R,·)形成一个幺半群,即:乘法关于加法满足分配律:其中,乘法运算符·常被省略,所以a·b可简写为ab。此外,乘法是比加法优先的运算,所以a+bc其实是a+(b·c)。基本性质考虑一个环R,根据环的定义,易知R有以下性质:∀a∈R,a·0=0·a=0;(这也是为什么0作为加法群的单位元,却被称为“零元”)"证明:a·0=a·(0+0)(环的结合律)=a·0+a·0=>a·0-a·0=a·0+a·0-a·0(环有加法逆元)=>0=a·0;0·a同理∀a,b∈R,(-a)·b=a·(-b)=-(a·b);证明:(-a)·b=(-a)·b+(a·b)-(a·b)=(-a+a)·b-(a·b)(环的结合律)=0·b-(a·b)=-(a·b);a·(-b)同理,...
查看全文
海王星外天体
海王星外天体摘要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剔出行星之列,而属类冥天体。冥卫一、冥卫二、冥卫三、冥卫四、冥卫五:为冥王星的卫星。1992QB1小行星。1996TL66小行星:属黄道离散天体;偏离地球轨道平面的星体)。伐楼拿小行星:属QB1天体。伊克西翁小行星。塞德娜小行星,是位于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的小行星,可能为奥尔特云的天体。亡神星:属冥族小天体。创神星:属QB1天体。妊神星:属类冥矮行星(参见[1]及[2])。鸟神星:属类冥矮行星(参见[3])。阋神星:属黄道离散天体,其轨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黄道呈45度角。体积比冥王星大,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海王星外天体,于2005年7月29日公布。属类冥天体。假想的太阳联星——太阳伴星可归入海王星外天体的定义之下,但此星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参见海王星外侧天体列表
查看全文
假设的海王星外行星
命名法虽然在历史上曾经改变过行星的数目(特别是谷神星或其它一些小行星曾经被当成行星),继木星或海王星之后成为“第九颗行星”,而第九颗行星和第十颗行星一般都被当成是假设中的在海王星外的行星。冥王星在1930年到2006年被视为一颗行星,在这段时间主要的假想行星不是第九颗行星,而是第十颗行星。历史1846年至1930年:搜寻第九颗行星X行星的假设,最早来自19世纪晚期的罗威尔。因为海王星的观测位置与理论预计的位置并不完全吻合,罗威尔认为在海王星之外还有第五颗类木行星,这是存在着第九颗行星最早的基础。当罗威尔假设X行星时,X的意思是未知的,并不是罗马数字的第十;冥王星(在2006年前被视为第九颗行星)被发现之后,X行星被用来解释外行星轨道被查觉的异常现象。航海家2号于1989年掠过海王星时对其质量进行了更精确测量,发现之前的海王星质量被高估了0.5%。使用新的海王星质量重新计算海王星和天王星之间...
查看全文
海王星环相关标签
行星环
海王星
家族谱大览
何氏族谱 [4卷](别名:何舄环堂重修族谱|何舄环堂重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舄环堂, 清光绪33[1907]. 4册 : 世系表. 封面题: 何舄环堂重修族谱. 始祖: 何瑊. 香山始祖: 何贵十郎. 散居地: 广东省中山县等地.  安徽省, 庐州府, 庐江县
浏览:100
10.杨世宗谱, 卷10, 叔三房 6世积环公支, 187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诒环堂, 光绪3[1877]年修. 18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晋)叔向,受封于杨,子孙以为姓. 迁楚始祖(1世): (明)杨文清. 偕弟文泌公,文鸿公,文江公,文海公自江西吉安府大栗村迁居湖广圻,后偕弟文泌公转迁竟陵今湖北天门县荷花堰. 文清公下派祖(3世): (明)杨遵,行一(伯房,居于荷花堰) ; 杨迪,行三(仲房,迁居干镇驿) ; 杨进,行五(叔房,转迁至皂市之南马公埠茅草湾); 杨暹,行六(季房,居皂角市)...等 伯房遵公下房祖(5世): (明)杨渊(伯一房). 仲房迪公下房祖(5世): (明)杨沕,字亦朴(仲一房) ; 杨浚,字伯琳(仲二房). 叔房进公下房祖(5世): (明)杨涟(叔南房) ; 杨濬(叔北房) ; 杨洪,行一(叔一房) ; 杨泯,行二(叔二房) ; 杨浩,行三(叔三房) ; 杨源,字符晖,行五(叔五房) ; 杨演,行六(叔六房). 季房暹公下房祖(5世): (明)杨汲,行一(季一房) ; 杨潽,字名隐(季二房). 辈派字(10世起): 明心光世业 正大培锡芳 立德惟敦本 崇仁自履祥 传家思孝友 在国秉忠良 克广清廉训 诗书百代香. 注: 卷18有远祖1世轩辕公至80世承休公的世传纪录. 散居地: 湖北省天门县等地. 版心题: 大栗杨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环峰席氏宗谱[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典选堂, 公元1999年. 5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始祖: (汉) 席尚安,字静人. 为安定郡派. 环峰始迁祖(1世): (明) 席昌期. 尚安公65世孙. 自安徽省徽州迁含山县环峰镇. 昌旗公下派祖(6世): (明) 席德,字守塘. 德公下三子(7世): (明清之际) 席文思,字进吾 ; 席文志,字迎五 ; 席文得. 派行: 义崇善本 裕守联芳 培龙启凤 宏耀祖光.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安徽省含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席氏宗谱.
浏览:0
环峰席氏宗谱[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典选堂, 公元1999年. 5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始祖: (汉) 席尚安,字静人. 为安定郡派. 环峰始迁祖(1世): (明) 席昌期. 尚安公65世孙. 自安徽省徽州迁含山县环峰镇. 昌旗公下派祖(6世): (明) 席德,字守塘. 德公下三子(7世): (明清之际) 席文思,字进吾 ; 席文志,字迎五 ; 席文得. 派行: 义崇善本 裕守联芳 培龙启凤 宏耀祖光.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安徽省含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席氏宗谱.
浏览:0
环滘乡应春公李氏族谱
原书: 稿本, 清同治10[1871]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始祖 : 李元慎. 名祖 : (唐) 李晟,字良器,谥忠武,封西平郡王. 岭南一世祖 : (宋) 李安政,字仲义,号如冈,行十. 始迁祖 : (宋元之际) 李九奴,字敬多,号松轩. 番禺祖 : (元明之际) 李璞,号高峰. 支祖 : 李应春,讳宏滔,字德光. 应春乃其号也. 增补记事至清光绪17年(1891). 散居地 : 广东省番禺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目录题 : 应春公族谱. 广东省广州市环滘乡
浏览:100
江夏环峰黄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环峰职思堂, 清年间[19--?]. 8册 : 插图. 版心题: 黄氏家谱. 入闽始祖: 黄膺字世铭三府君(唐) 散居地: 福建省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