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县前后乡酆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湖南常德)
始祖如愚(字颍川),明中叶居江西南昌府酆城县黄埠堤杨家园。始迁祖四世鸣碧(字其珍)、鸣亮、鸣皋(字念纲)、鸣干(字干九)、鸣鹄、鸣祥,明嘉靖元年迁居常德府武陵县。又有怀禄,明永乐间官指挥使,宦居常德武陵;文举,明代亦迁居武陵。卷首办事人员撮影、鼻祖诗话、源流序、目录、凡例、五服制图、家训、公约、纪略、传、派语、办事员名目、领谱字号、祠堂图说、祠堂记、茔山图说、茔山总批,卷一至六系纪。
湖南常德县前后乡酆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湖南常德)简介资料
湖南常德县前后乡酆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湖南常德)相关文献
湖南常德聂氏族谱
湖南常德聂氏族谱,湖南常德聂氏族谱
湖南-常德-澧县白善
白善春秋时期澧阳人,任楚将军,楚白公胜的族人。楚惠王初即位,白公胜密谋叛乱,一面筑城练兵,联络白善同反。白善知悉白公图谋后,说:“跟随族主扰乱国家是对国君不忠,违背族主揭露他的阴谋是对宗族不仁。”于是辞职离去,不参与叛乱,回到家乡澧阳,筑圃灌园,种植药草为生。当地百姓称的园圃为“白善将军药圃”。(事见《东周列国传》)
湖南-常德-澧县申鸣
申鸣春秋时期楚惠王相。白公胜作乱,申鸣辞别父亲,率军围攻白公胜,白公胜劫持申鸣的父亲威胁申鸣。申鸣说:“过去我是父亲的孝子,现在我是国君的忠臣。”挥军进攻,杀死了白公胜,申鸣的父亲也死了。楚王要奖赏申鸣,申鸣说:“享用国王的奉禄而回避危险的不是忠臣,安定国家却杀死父亲的不是孝子。”就自杀了。(事见《直隶澧州志》)
湖南-常德-安乡车胤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晋南平人。曾祖车浚,为三国吴会稽太守,以郡饥求赈,为孙皓以欲树私恩罪所杀。父名育,是南平太守王胡之的主簿。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车胤“囊萤台”遗址在公安县斗湖堤镇曾埠头乡,现在原遗址附近建起了公安县车胤高级中学、弘扬车胤精神。少年车胤囊萤夜读图车胤,东晋中枢侍郎。东晋澧阳(今澧县)人。字武子,曾祖浚,三国吴时任会稽太守。胤幼时,家贫不常得油,夏季用练囊盛萤火虫取光读书。以“囊萤”的勤奋努力,后遂博学知名。穆帝永和元年(345),桓温领荆州刺史,胤为从事,历任别驾和征西长史,名显朝廷。孝武帝宁康(373~375)年间,任中书侍郎,爵关内侯。太元(376~395)年间,任国子博士。朝中有人议修明堂,用以粉饰升平。胤以为不合时宜,须到“九服咸宁,四野无尘”时,方可“雍光而修之”,朝廷...
湖南-常德-澧县胡澥
胡澥(1579-1655),字练海,明澧州人。熹宗天启二年(1622)会魁,授行人司奉使,遍历名邦。崇祯庚午(1630)京考,廷评有“已凛四知,不苟一介,五年庙寓,四壁清风,此海内第一品”等语。授御史,改礼部议制司主事精膳司员外、主客司郎中等职,至崇祯七年(1634)升副都御史,督学中州。胡性刚正大,为官清正,因此得罪上司(周藩),被“捏情入告,逮至戍,后由人解救,方获免。去汴之日,多士拥道泣送,焚香罢市。”归隐澧州“刻木山庄”,从此“屡辟不出”。自号“松石小隐”。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享年76岁,入祀乡贤。《直隶澧州志》载其文二篇,诗十一首,多为咏叹澧州山水景物及忆旧感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