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仁先,清初于太湖长沙山下开设鱼行,首奉基督教。后裔迁上海,以海运为业。谱载凡例、世系、离家修道人名表、家族成员及居处照片、先人传略。此族中人世奉基督教,故云“奉教宗谱”。书名据书衣题。
吴兴沈氏奉教宗谱不分卷(上海市)相关文献
吴兴沈氏生根记
吴兴沈氏生根记,吴兴沈氏生根记文王赐姓吴兴郡,第十子是冉季公。择配夫人妻姜氏,育子秘公万代宗。历
上海市沈申儿
沈申儿女,二级演员。上海人,1940年5月27日出生。1954年考入浙江省慈溪越剧团。1956年在省文艺干校进修戏曲表演艺术。1960年调入宁波地区越剧团。1980年调入宁波市越剧团。1982—1985年报名于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函授自学,获结业证书。从事舞台实践40余年,参与演出剧目近百个,饰演主角有50多个。1980年以前饰旦角,后改小生。目前在宁波艺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在省文艺干校进修,接受了京昆老师及著名艺术家的传授,故在基本功方面比较扎实。在主演樊梨花、百花公主、杨排风、白素贞等角色中凭自己的武功,频添了英武之气。因自己重视戏曲理论及有关表演艺术著作的学习,加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修养,在主演何巧娥(《斗诗亭》)、江姐、珊妹(《红珊湖》)等角色时,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与赞扬。在崔莺莺、凤凰公主(《龙凤夺主》)等闺门旦的塑造中,达到了神形兼备、情真意切的效果,受到一些艺术家的好评...
上海市-青浦沈茎
沈茎,字贞蕤,又字绎堂,别号充斋,沈巷人。明天启四年生,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出任大梁道。丁忧后,受特旨召见,以四品顶戴仍入翰林院,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詹事。对于民生利弊,时政得失,能向朝廷剀切详言,得到康熙帝赞赏。在大梁道时曾主修《河南通志》,康熙下诏,有“天下郡县修志,一以河南为法”之语。沈荃在朝,端重有威仪,喜欢奖励提拔后学。学行醇洁,亦善书法,工诗文,康熙曾与之谈论古今书法。当时凡是御制碑版和殿廷屏障,常命沈荃书写。著有《充斋集》。康熙二十三年卒于官,终年61岁。
沈不害
参考文献《陈书·卷33·儒林传》《南史·卷71·儒林传》
沈氏郡望吴兴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吴、丹阳二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浙江北部苕溪流域全境及江苏宜兴市。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城区。南朝梁末为震州治。旋罢震州,改属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隋末复置,唐初废。天宝元年(742)尝改湖州为吴兴郡,乾元元年(758)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