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刘源福

刘源福

刘源福
刘源福简介资料
刘源福相关文献
黑龙江肇源衍福寺双塔
黑龙江肇源衍福寺双塔,衍福寺双塔和影壁,座落於黑龙江省肇源县民意乡大庙村西侧。南临滚滚东流的嫩江,
查看全文
源流-刘姓的出源
源流-刘姓的出源,一.渊源刘姓的出源有三:(一)刘氏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据《新唐书•宰相
查看全文
洪福源
初次与蒙古人接触福源父洪大纯在高丽高宗时任麟州都领。1218年10月蒙古讨伐高丽并袭击占据江东城的契丹叛民,高丽北部各州郡多出兵协助,福源时仅十二岁,亦随父率麟州兵助战,十二月蒙古攻下江东城平定契丹。这是福源首次接触蒙古人,后福源渐长,在其父职下任神骑都领。投奔蒙古1231年8月蒙古以高丽杀害使臣为由,遣大将撒里台出征高丽,围新兴,并在攻克铁州后屠城。高丽军节节败退,引起国内惶恐,福源请求与蒙古议和,但遭到权臣崔瑀的反对,福源便率众千余投蒙古,蒙古对其大加赞赏,并令其为向导,先后攻克高丽北部黄、凤、宣、郭等州郡城池四十余座,九月撒里台令洪福源与部将阿秃儿往高丽都城开城劝降,高丽遣使议和,并献金、银、皮革、牛羊各数千。蒙古在高丽设达鲁花赤七十余人做监视后撤军,洪福源因投诚有功被蒙古人命为高丽东京总管。高丽虽然议和,但以崔瑀为首的武家并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引蒙古二征高丽1232年6月,崔瑀发动
查看全文
阮福源
生平阮福源是阮潢的第六子。1585年,西洋海盗显贵骚扰沿海一带,被阮福源率军击退,因而阮福源受到父亲阮潢的赞赏。1602年为广南营镇守,以开拓这片土地。1613年阮潢病重,阮福源被召回顺化。阮潢希望阮福源据守南方,与郑氏抗衡。不久阮潢逝世,由他继位,统治越南南方,尊称统领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保瑞郡公,黎帝封其镇抚顺化广南二处,加太保郡公衔。阮福源继承了父亲的政策,拒绝屈从于由郑松扶植的后黎朝朝廷的权威。其统辖的臣民称他为“佛主”(越南语:ChúaBụt/主仸),喃文又作“仕主”(越南语:ChúaSãi/主仕),“仕”(Sãi)在越南语里是“僧、佛”的意思,“仕主”就是“佛主”。约在1615年左右,阮福源允许葡萄牙商人建立商业港口费福(Faifo,今会安)。广南国在这时候开始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欧洲的先进大炮,同时学习欧洲船舶的设计方法,这些在后来的郑阮纷争中给了阮氏以巨大的帮助。随...
查看全文
刘福通
生平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与韩山童率白莲教教众和被征挖黄河河道的河工起事,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部众以红巾为号,信奉弥勒佛,组织“红巾军”,对抗元军,攻克安徽、河南地区,开始了元末农民运动。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号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至正十七年(1357年)二月,龙凤将领毛贵浮海破胶州;三月,陷莱州,据益都。龙凤将领李武、崔德绕过潼关,夺七盘,进据蓝田,直趋奉元路。六月,刘福通自帅一军攻汴梁,余军分三路北伐:关铎、潘诚、沙刘二等攻怀庆,深入晋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西取关中;毛贵自山东北上。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毛贵攻占济南。三月,毛贵北攻蓟州、漷州,进逼枣林,距大都一百二十里,战失利,退回济南。五月,刘福通攻破汴梁,自安丰(今安徽寿县)迎韩林儿,定为国都。龙凤政权中央分设六部、御史等诸官属;在山东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桃源前西街刘氏四修族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彭城堂, 2005年.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始迁祖 : 刘宜 ; 刘仲. 原籍江南淮安府盐城县. 兄弟两迁湖广,居常德府桃源县. 一世祖 : 刘迪. 因官居龙阳(今汉寿县). 宗祖(2世) : (元) 刘兴祖,字景元. 迪公长子. 官桃源知事,居桃. 三大派祖(4世) : (元) 刘铎,字显荣 ; 刘镇,字道荣 ; 刘铭,字伯荣. 皆为班公之子. 铎公下传三子 : 刘澧 ; 刘滨 ; 刘济. 澧公下房祖(10世) : (明) 刘应祖 ; 刘应聘. 滨公下房祖 : (明) 刘应凰. 济公下房祖 : (明) 刘应邦 ; 刘应贤. 镇公下房祖(10世) : (明) 刘应袍 ; 刘应朝 ; 刘应震. 铭公下房祖(7世) : (明) 刘仁美(绿梦坪支祖) ; 刘仁赞 ; 刘仁凤. 另迁祖 : (明) 刘大元. 与弟伯元,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徙湖南武邑. 大元公下三房(6世) : 刘位,字忠宇 ; 刘高,字韶宇 ; 刘燃,字振宇. 迪公裔前派行 : 志道逢时 宗其有光 前为之振 集东祚昌 源本厚培 金耀复长. 大元公裔前派 : 元怀可(单)国(单) 从启应登世 文章振华泽 际泰开昌运 儒业隆天锡. *(单)代表单名. 四修新派 : 政清体和 民殷邦强 家修廷献 毓俊绍良 治谋彰显 先德弘扬. 散居地 :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 刘氏族谱.
浏览:0
桃源前西街刘氏四修族谱 [11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彭城堂, 2005年.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始迁祖 : 刘宜 ; 刘仲. 原籍江南淮安府盐城县. 兄弟两迁湖广,居常德府桃源县. 一世祖 : 刘迪. 因官居龙阳(今汉寿县). 宗祖(2世) : (元) 刘兴祖,字景元. 迪公长子. 官桃源知事,居桃. 三大派祖(4世) : (元) 刘铎,字显荣 ; 刘镇,字道荣 ; 刘铭,字伯荣. 皆为班公之子. 铎公下传三子 : 刘澧 ; 刘滨 ; 刘济. 澧公下房祖(10世) : (明) 刘应祖 ; 刘应聘. 滨公下房祖 : (明) 刘应凰. 济公下房祖 : (明) 刘应邦 ; 刘应贤. 镇公下房祖(10世) : (明) 刘应袍 ; 刘应朝 ; 刘应震. 铭公下房祖(7世) : (明) 刘仁美(绿梦坪支祖) ; 刘仁赞 ; 刘仁凤. 另迁祖 : (明) 刘大元. 与弟伯元,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徙湖南武邑. 大元公下三房(6世) : 刘位,字忠宇 ; 刘高,字韶宇 ; 刘燃,字振宇. 迪公裔前派行 : 志道逢时 宗其有光 前为之振 集东祚昌 源本厚培 金耀复长. 大元公裔前派 : 元怀可(单)国(单) 从启应登世 文章振华泽 际泰开昌运 儒业隆天锡. *(单)代表单名. 四修新派 : 政清体和 民殷邦强 家修廷献 毓俊绍良 治谋彰显 先德弘扬. 散居地 : 湖南省桃源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 刘氏族谱.
浏览:0
福江刘氏族谱
始祖:刘郁大郎 地区: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 编修:刘正杼
浏览:100
水西刘氏汇源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乾隆20[1755]. 6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似缺卷2,5,6. 始祖(1世) : (唐) 刘汾,字伯临,行十四. 原籍滁州琅琊人. 卜居弋阳归仁乡新陂里. 为肇基弋阳祖. 汾公派下房祖(7世) : (宋) 刘洞公,又名通天,字天道. 由五百口迁水西坂,后名水西庄. 为汾公第七子汉广公之后. 洞公派下支祖(11世) : (宋) 刘念一,讳公缘 ; 刘念二 ; 刘念三 ; 刘念五,讳公绳. 皆为宸公之子. 弋阳百字老派 : 祖德光昌日 宗功显大时 文经思世守 武纬尚昭垂 云礽咸拔萃 英俊永锺奇 建立会有极 存诚本秉彝 圣贤传綂绪 君子肃威仪 心法念崇道 中庸志缉熙 高明焕景运 广厚植隆基 孝敬尔胥傚 智仁予必师 太和开顺则 善继(人 邛)宏规 周全从济美 万亿正扬辉. 散居地 : 江西省弋阳县, 及湖口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水西刘氏宗谱.
浏览:100
水西刘氏汇源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乾隆20[1755]. 6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似缺卷2,5,6. 始祖(1世) : (唐) 刘汾,字伯临,行十四. 原籍滁州琅琊人. 卜居弋阳归仁乡新陂里. 为肇基弋阳祖. 汾公派下房祖(7世) : (宋) 刘洞公,又名通天,字天道. 由五百口迁水西坂,后名水西庄. 为汾公第七子汉广公之后. 洞公派下支祖(11世) : (宋) 刘念一,讳公缘 ; 刘念二 ; 刘念三 ; 刘念五,讳公绳. 皆为宸公之子. 弋阳百字老派 : 祖德光昌日 宗功显大时 文经思世守 武纬尚昭垂 云礽咸拔萃 英俊永锺奇 建立会有极 存诚本秉彝 圣贤传綂绪 君子肃威仪 心法念崇道 中庸志缉熙 高明焕景运 广厚植隆基 孝敬尔胥傚 智仁予必师 太和开顺则 善继(人 邛)宏规 周全从济美 万亿正扬辉. 散居地 : 江西省弋阳县, 及湖口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水西刘氏宗谱.
浏览:100
刘氏族谱支源
原书: 写本, 民国57[1968]记事. [13]页. 始祖 : 刘开七 一世始祖 : 刘毅创,字千一郎 散居地 : 台湾省宜兰县三星乡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