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甬北孙氏宗谱三卷,首一卷(鄞县)

甬北孙氏宗谱三卷,首一卷(鄞县)

甬北孙氏宗谱三卷,首一卷(鄞县)简介资料
裕彦堂
民国23年(1934)
3册
1934
民国
木活字本
孙柳馨
相关人物
甬北孙氏宗谱三卷,首一卷(鄞县)相关文献
义门陈氏宗谱第三卷宗族文化
义门陈氏宗谱第三卷宗族文化,第三卷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包括谱牒、家法、教育、郡望、堂号、祭祀等。陈氏宗族文
查看全文
家谱研究-淮海孙氏宗谱
家谱研究-淮海孙氏宗谱,淮海孙氏宗谱----------------------------------
查看全文
鄞县
历史沿革鄞县是中国少数由秦时设置并沿袭至近代的县,县名相传来源于县治所在的赤堇山。《国语》中有“句践之地,东至于鄞”的说法。汉朝时属会稽郡,王莽时改名谨。汉至南朝为大县。隋朝时,鄞县、鄮县、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唐朝时为上县,武德四年(621年)析故句章县置鄞州,治所位于县东南,辖区覆盖鄞县大部。武德八年,废为鄮县。五代时,为吴越国辖地。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国因避梁朱茂琳讳,改鄮县为鄞县。属明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置昌国县。南宋时,明州改为庆元府,仍隶之。宋时,鄞县为望县,元时为上县,属庆元路。明初属明州府,后属宁波府。唐代以前,宁波府治位于鄞县小溪(今鄞江镇一带),中唐以后方才迁移到三江口。自隋至清末,鄞县(句章、鄮县)均为为附郭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宁波市区一直为鄞县县治所在。1949年的辖境包括现海曙区全部区域、鄞州区全部区域和江北区姚江西段以南、姚江湾头段以...
查看全文
甬(yǒng)姓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甬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甬姓的记载最早见于清朝《姓氏考略》。〔姓源〕其姓源自以地名为姓。据《姓氏考略》记载,甬东为古越国地名,居住在当地的居民有以地名甬为姓者。〔郡望〕甬姓的郡望主要有南海郡。南海郡:秦汉置,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甬姓1人 甬(yǒng)姓
查看全文
鄞县鲍氏宗谱
鄞县的鲍氏宗谱有三种。一种是《勾甬鲍氏宗谱》,又名《鲍氏家乘》。这支鲍氏奉鲍叔牙为始祖,祖基在鄞县镇明岭,谱中说到鲍盖时,言其母孕三年而生,当时为晋武帝泰始三年丁亥九月十五日,卒于惠帝建兴四年丙子七月十五日,是醉终于家,寿五十岁。配方氏,合葬于鹿山之原,生一子。这一支到明代有鮑昭元由三桥之南迁居于陈婆渡之东为始迁祖,后居地名为鲍家墖。因属鄞南鄞塘乡,有祠堂称鄞南鲍氏祠堂。下分仁、义、礼、智、忠、信六房,传至民国十三年有十六世。鲍家墖鲍氏,在清末民初时出了鲍咸恩、鲍咸昌兄弟,他们和妹夫夏瑞芳等一起创办了商务印书馆。还有上海电影制片厂女导演鲍芝芳也是鲍家墖鲍氏后人。鲍家墖鲍氏的排行是:崇善启汝应,尚学世廷光,明哲咸正道,训教成良方,守德为大本,继志惟祖康,家声思丕振,余庆可传长。另一种是《三桥鲍氏宗谱》。这支鲍氏的始迁祖是鲍孟辅,祖居会稽,宋时因高宗南渡而迁居甬东徐盛岭下。其妻任玉英为宋尚书任...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553.孙氏宗谱 [各房分谱,首7卷], v. 2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乐安堂藏板, 1995年十编. 8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康叔. 文王第四子. 始祖 : (明) 孙受四,讳友仁. 自江西入湖北,居黄冈. 下有二子 : 孙宗,字用和 ; 孙宣,字荣二. 宗公下二子 : 孙添禄 ; 孙添祯,号伯勺. 宣公下二子 : 孙添祥 ; 孙添祺. 禄公下三派 : 孙思聪 ; 孙思济 ; 孙思问. 祯公下二派 : 孙思文,号少连 ; 孙思治(后徙麻城,不详). 祥公下三派 : 孙思忠 ; 孙思温 ; 孙思哲. 祺公下四派 : 孙思名 ; 孙思贺 ; 孙思睿 ; 孙思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罗田县, 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孙氏族谱
原书: 抄本影印, 公元1986年修. 合2册 : 地图. 内容 : 卷1: 序言,1-9世行传, 长门9世起行传 ; 卷2: 二门9世起行传 ; 卷3: 三门9世起行传 ; 卷4: 四门9世起行传 ; 卷5: 五门9世起行传 ; 卷6: 六门9世起行传, 旁支9世起行传. 注 : 此谱部分破损缺页,字迹模糊. 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一世祖(1世) : (明) 孙忠. 原系小兴州城郭人. 永乐年间与弟二人迁居容城贾家庄. 四世祖 : 孙广. 生二子(5世) : 孙信 ; 孙勉. 北城村祖(7世) : (明) 孙廷宝. 信公之孙. 自贾家庄移居北城村. 生一子(8世) : 孙臣,字汝邻,号敬所. 臣公生六子(9世) : 孙丕显(长门祖) ; 孙丕承(二门祖) ; 孙丕训(三门祖) ; 孙丕振(四门祖) ; 孙丕绪(五门祖) ; 孙丕基,字玄箓,号成轩(六门祖). 旁支支祖(9世) : 孙丕时 ; 孙丕化 ; 孙丕立 ; 孙丕着(徙小南头) ; 孙大仁(迁昌平州) ; 孙得时(迁定兴县杨村)…等. 长门丕显公生四子(10世) : 孙奇蕴(迁小南头) ; 孙渭 ; 孙沛 ; 孙清. 子孙析置北城西郊,涞水义安村等地. 二门丕承公生三子(10世) : (明) 孙奇才,字育我 ; 孙奇俊,字扬我 ; 孙奇贤. 子孙居北城,官营,河南八里庄,李茂等地. 三门丕训公生三子(10世) : (明) 孙奇策,字献我 ; 孙奇谋,字丹书 ; 孙奇猷,字顺我(迁居王果庄). 子孙析置北张村,定兴县新保庄等地. 六门丕基公生四子(10世) : (明) 孙奇志,字甫武 ; 孙奇品,字正甫 ; 孙奇监,字铭甫 ; 孙奇观,字光甫. 子孙居辉县夏峰,定兴县辛告村等地. 四门丕振公下支祖(11世) : (明) 孙奏雅,字君协,号玉堂 ; 孙望雅,字君孚,号曜仙 ; 孙博雅,字秀侨,号约斋 ; 孙韵雅,字君夔,号尧斋 ; 孙尚雅,号诚斋 ; 孙维雅,字君持 ; 孙调雅,字君和. 五门丕绪公下支祖(16世) : 孙銲. 散居地 : 河北省容城县, 定兴县, 涞水县 ; 及河南省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重修孙氏族谱
浏览:100
594.孙氏宗谱 [各房分谱,首7卷], v. 5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乐安堂藏板, 1995年十编. 8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康叔. 文王第四子. 始祖 : (明) 孙受四,讳友仁. 自江西入湖北,居黄冈. 下有二子 : 孙宗,字用和 ; 孙宣,字荣二. 宗公下二子 : 孙添禄 ; 孙添祯,号伯勺. 宣公下二子 : 孙添祥 ; 孙添祺. 禄公下三派 : 孙思聪 ; 孙思济 ; 孙思问. 祯公下二派 : 孙思文,号少连 ; 孙思治(后徙麻城,不详). 祥公下三派 : 孙思忠 ; 孙思温 ; 孙思哲. 祺公下四派 : 孙思名 ; 孙思贺 ; 孙思睿 ; 孙思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罗田县, 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569.孙氏宗谱 [各房分谱,首7卷], v. 3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乐安堂藏板, 1995年十编. 8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康叔. 文王第四子. 始祖 : (明) 孙受四,讳友仁. 自江西入湖北,居黄冈. 下有二子 : 孙宗,字用和 ; 孙宣,字荣二. 宗公下二子 : 孙添禄 ; 孙添祯,号伯勺. 宣公下二子 : 孙添祥 ; 孙添祺. 禄公下三派 : 孙思聪 ; 孙思济 ; 孙思问. 祯公下二派 : 孙思文,号少连 ; 孙思治(后徙麻城,不详). 祥公下三派 : 孙思忠 ; 孙思温 ; 孙思哲. 祺公下四派 : 孙思名 ; 孙思贺 ; 孙思睿 ; 孙思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罗田县, 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598.孙氏宗谱 [各房分谱,首7卷], v. 6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乐安堂藏板, 1995年十编. 8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康叔. 文王第四子. 始祖 : (明) 孙受四,讳友仁. 自江西入湖北,居黄冈. 下有二子 : 孙宗,字用和 ; 孙宣,字荣二. 宗公下二子 : 孙添禄 ; 孙添祯,号伯勺. 宣公下二子 : 孙添祥 ; 孙添祺. 禄公下三派 : 孙思聪 ; 孙思济 ; 孙思问. 祯公下二派 : 孙思文,号少连 ; 孙思治(后徙麻城,不详). 祥公下三派 : 孙思忠 ; 孙思温 ; 孙思哲. 祺公下四派 : 孙思名 ; 孙思贺 ; 孙思睿 ; 孙思义.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罗田县, 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陈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3[1934]. 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国立国会图书馆. 阜平始迁祖 : (明) 陈伯甬. 散居地 : 河北省阜平县等地 版心题 : 陈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