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称该族系出北宋名臣高琼后。建炎南渡,裔孙世英开基海宁、钱塘;世定为临安祖;世则二子,百一居温州,千一居山阴,以成五支。始迁祖广元,字大亿,号梅峰,南宋时随父祖自温州迁居山阴(今绍兴)前梅里。后瓜瓞繁衍,综计分派十五:前梅里、杭州、夏履桥、九眼桥、钱清镇、陈家溇、上方桥、大塘阪、陡亹镇、江南村、瓜沥、厚高、后梅村、暨阳东安、高家坞。记事至1925年。
越州山阴高氏家谱一卷(浙江省绍兴市)相关文献
绍兴市高迁亭
绍兴市高迁亭,简要介绍:又名高迁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以产良竹著名。基本信息:词目:柯亭拼
浙江省-温州黄越
黄越笔名晃铖、傅彦。男,一级编剧。浙江温州人,1938年11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在校期间,在副院长吴仞之教授指导下进行戏剧理论研究与写作。毕业后一直供职于浙江省文化厅及省艺术研究所,从事创作、评论、辅导、等工作。发表了多类作品,戏曲有《烦恼的喜事》,上演于60年代。90年代执笔的《倾国佳人》(与叶文之合作)由乐清越剧团演出达100多场,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优秀创作奖。编写的电视剧《鲁迅与柔石》、《海之光》获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电视剧奖。电影剧本有《柔石》等。与李尧坤合著的评论集《浙江当代戏曲作家论》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对著名剧作家顾锡东、魏峨、双戈等的剧作作出较全面深入的评论。为中国剧协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湖州高闲
高闲,生卒年不详,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幼出家于湖州开元寺,后入长安。酷爱书法,尤善草书,学张旭、怀素,并与当时的名诗人张祜、陈陶以及著名文学家韩愈友善。唐朝时僧。宣宗(847~859)尝召入,赐紫衣袍。后圆寂于湖州开元寺,(高)闲好用霅川白紵,以作真、草书。其笔法得之张长史(张旭)。韩愈曾作序送之,盛称其书法之美妙,遂大显于世。曾用楮纸草书《千字文》,又书令狐楚诗,石刻在湖州。宋董逌《广川书跋》云:“(高)闲之书不多存于世,其学出张颠,在唐得名甚显。”宋陈思《书小史》云:“高闲善草书,师怀素,深穷体势。”传世书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湖州有石刻《千字文》《令狐楚诗》等。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