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凤岐柯氏族谱(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凤岐柯氏族谱(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始迁祖硕昌,五代人。书名据封面题。
凤岐柯氏族谱(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简介资料
凤岐柯氏族谱
同安
1999年
一册
1999
当代
铅印本
精装
相关人物
凤岐柯氏族谱(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相关文献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吴本
吴本(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同安县积善里白礁人。(一说龙海县青礁人。)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农家庭里,父母均因贫病交加,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中早逝。他孑然一身,悲愤至极,立志学医以普济众生。他不娶妻室,终生素食,云游名山大寺,遍访名医,虚心求教,博取众家之长,并注意收集民间验方,选择盛产草药的岐山东鸣岭下龙湫坑畔结茅为舍,认真学习和实践揣摩,精通医理医术。有一年,腮腺炎流行,死难村民不计其数,他苦于无药医治,无意中获知青坊工人得病不治而愈,遂细心观察,反复揣摩,以靛青涂于患者肿处,没几天炎症消失。他行医“端问详审,反复精思”,危重病人只要有一点救治希望,就不轻易放过。有一次,他在行医途中见一少年被强盗砍倒路旁,脑浆涂地,九死一生,遂将鲜血淋漓的少年背回家中,精心治疗护理,终于把少年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又有一次,偶见沿途血迹斑斑,经细心查...
查看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曾铸
曾铸(1849~1908年),字少卿,同安县城内北镇宫人。年幼时随祖父移居上海,勤学好问,长进很快。又善画画,笔下芦苇秋雁,无不栩栩如生。曾铸成年后弃文从商,经营海味品致富。平素乐善好施,亲友仰仗他维持生活的有数十家之多。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东受灾,曾铸捐巨资助赈。山东巡抚详请奖给蓝翎盐运司衔。又于安徽、山西助赈,奖换花翎。光绪二十三年在江苏淮州、徐州捐资助赈,光绪二十五年在太仓州、嘉定县建义庄、设学塾。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详请奖给二品封典,为他立“乐善好施坊”。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海、广州等地为反对美国限制华工入境和-华人,纷纷抵制美货,呼吁收回苏浙路权。曾铸是上海抵制美货、断绝与美国商务往来的组织者。美国商人想除掉他。曾铸却不避艰险,提倡益力,后任上海商务总会总理。光绪三十三年,曾铸投资镇江造纸厂和江西瓷业公司,发起组建上海商团公会。曾铸平时涉笔成趣,喜作书画,著有《山...
查看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叶翼云
叶翼云(1596~1648年),字载九,又字敬甫,厦门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考中进士,被授为江苏吴江县令。上任后为杜绝-污吏,亲自掌管监狱大小事,清查案件,释放无辜百姓。某年,吴江县遇蝗灾,危害民生,他亲自治理蝗灾,不避劳苦,夜里下到田间督促百姓捕蝗,使蝗灾渐渐平息。蝗灾过后,又遇到旱灾,他心系民瘼,步行到龙祠求雨,又捐出俸禄,在县内各宽敞地设点施粥给灾民。此外,他还采取其他措施,稳定米价、开河造船、以工代赈等,使吴江灾情很快得到减轻。崇祯十六年,东阳(今浙江金华一带)诸生多于丧乱中起事,号“白头兵”,苕、禾两郡为之震动。他考虑到戍守官兵的力量单薄,于是在城内特选精壮之人,命令他们每日刻苦操练,又下令加固城防,拓宽城周空地以便驰马。为戍守城池,他日夜奔忙,白天在郊外练兵,晚上巡视军营,从不间断,吴江军势为之大振。在吴江任内,他奖拔才俊,培植士人,政声良好,名望颇高,因此,他离任时,...
查看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吕罽
吕罽(生卒年不详),字渊甫,号默庵,厦门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拔萃科考试,获朝考一等,原授官州通判,因母亲年老请求改授教谕一职。随即考取举人,所作文章选送皇帝阅览,一时广为传诵。他从小孝顺,其父曾患痰症,医生说竹沥可治,他怕夏天竹沥易干,大清早便进入密林之内砍竹取沥,手足长茧开裂,仍坚持数月。平生廉洁自持。吕氏家族有一富商曾想为他捐买官衔,他婉言谢绝。他曾经将教书所得数百两银子寄存在某东家处,东家去世后,家道中落,其子欲将房产抵寄款。他怀念旧情,慨然将存款券书焚毁。时当清末,八股文积弊甚久。他擅长古文,在玉屏、紫阳、沧江各书院任主讲。当时朝廷以策论取士,他阅试卷时,用古文义法加以引导,他的门生大多在古文方面颇有名气。著有《青筠堂集》,书法亦精。
查看全文
叶氏家庙(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宗祠)
厦门叶氏家庙原名郡马府,位于厦门同安区大同街道办事处岳口村铺前佛子岗岭下,始建于唐朝,原来是南阳佛岭始祖叶洙的卜居地,宋淳佑八年(1248年)皇室郡马叶益建成郡马府。据考证,佛岭叶氏始祖叶洙,是唐朝懿宗咸通庚辰科进士,官至大学士,早年住在江西,在龙纪元年(889年)入闽,佐闽王理朝政。而郡马爷叶益是佛岭叶氏八世,宋淳佑间娶宋魏王之妹越桓而被封为郡马,因此在此地兴建郡马府。明初修复后改为祀奉列代祖先的家庙,以其拥有的公产(黄地的田业及七宫八池)得以维持历代县内外佛岭裔孙朝拜的“圣地”。1992年郡马府由海内外叶氏后代重修、重建。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郡马府一眼就能让人感觉出它与闽南传统建筑的不同,有明显的皇家风格。首先是家庙前有三道照墙,是皇家独有的气派。其中第一道照墙上有一幅麒麟的浮雕,已经有些斑驳了,据介绍,由于古代的工艺已经失传...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褔建省惠安县惠北梅东乡蚵厝柯氏族谱
原书: [台中市 : 柯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民国70[1981].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始祖 : (春秋) 柯庐. 支祖 : 柯友能等. 散居地 : 福建省惠安县梅东乡蚵厝村 ; 及台湾省.
浏览:100
柯氏我家家谱
原书: 台中市 : 新远东出版社, 民国65[1976]再版(三兴印刷). 全1册(页数杂异) : 世系表.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塘边远祖 : (唐) 柯叟. 自固始徙南塘. 叟公下派祖 : 柯静轩. 叟公10世孙. 静轩公下三子 : 柯顺直 ; 柯博直 ; 柯刚直. 梧侣派始祖 : (宋) 柯庆文. 自固始避于泉州南安. 庆文公下四子 : 柯仲翔,亦为仲常 ; 柯仲德,亦为仲述 ; 柯仲吉,亦为仲廸 ; 柯仲某,亦为佛印. 同安始祖 : 柯翰,字国材. 为述公孙. 此谱所含昭穆繁杂, 详请参阅影像21面. 散居地 : 福建省晋江县, 南安县, 同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柯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1994年14修. 35册 : 插图,人像,世系表. 注:此谱为石生公三子世鸾;治生公次子真兴, 三子贞隆, 四子真佑;宝生公三子真童;五生公;及尾生公等世系记事. 受姓祖 : (周) 柯相. 周姬仲雍五世孙. 以柯为姓. 迁闽祖 : (唐) 柯延熙. 由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入闽,遂家于泉之元妙观西水沟巷. 南塘祖 : 塘边叟. 徙居泉之晋江南塘置立产业,是为南塘之始祖. 始迁祖(1世) : (明) 柯应清,字训治. 由温陵移入桃源. 长房祖(4世) : 柯石生,字荣宗. 生子三: 柯世旺(居永福) ; 柯世助(居永福) ; 柯世鸾. 二房祖(4世) : 柯治生,字荣宽. 生子四: 柯真兴(元房祖) ; 柯真生,字世育,外字莲山(亨房祖) ; 柯真隆,字世乔,外字肖山(利房祖) ; 柯真佑,字世绵,外字紫山(贞房祖). 三房祖(4世) : 柯宝生,字荣华. 生子四: 柯真童,字世彭,外字益山(秋房祖). 四房祖(4世) : 柯五生,字荣富. 生子二: 柯真赐 ; 柯真福. 五房祖(4世) : 柯尾生,字荣美. 生子一: 柯真荫. 1-16世派行似为 : 应惠发生 贞(世)有思文 开其元良 念义勤修. 散居地 : 福建省永春县, 及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柯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1994年14修. 35册 : 插图,人像,世系表. 注:此谱为石生公三子世鸾;治生公次子真兴, 三子贞隆, 四子真佑;宝生公三子真童;五生公;及尾生公等世系记事. 受姓祖 : (周) 柯相. 周姬仲雍五世孙. 以柯为姓. 迁闽祖 : (唐) 柯延熙. 由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入闽,遂家于泉之元妙观西水沟巷. 南塘祖 : 塘边叟. 徙居泉之晋江南塘置立产业,是为南塘之始祖. 始迁祖(1世) : (明) 柯应清,字训治. 由温陵移入桃源. 长房祖(4世) : 柯石生,字荣宗. 生子三: 柯世旺(居永福) ; 柯世助(居永福) ; 柯世鸾. 二房祖(4世) : 柯治生,字荣宽. 生子四: 柯真兴(元房祖) ; 柯真生,字世育,外字莲山(亨房祖) ; 柯真隆,字世乔,外字肖山(利房祖) ; 柯真佑,字世绵,外字紫山(贞房祖). 三房祖(4世) : 柯宝生,字荣华. 生子四: 柯真童,字世彭,外字益山(秋房祖). 四房祖(4世) : 柯五生,字荣富. 生子二: 柯真赐 ; 柯真福. 五房祖(4世) : 柯尾生,字荣美. 生子一: 柯真荫. 1-16世派行似为 : 应惠发生 贞(世)有思文 开其元良 念义勤修. 散居地 : 福建省永春县, 及江西省上饶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2004年合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柯相. 仲雍六世孙. 会诸侯于柯山,指山为氏. 江西祖(一世) : (唐) 柯成,字德修,号乐源,行二. 由安徽旌德梅里村迁瑞昌乐源. 入闽祖 : (唐) 柯满,号十八公. 成公长子. 生一子 : 柯怀裕,字士曹. 随子入闽,为莆田始祖. 派祖 : (唐) 柯平,字益逊. 成公次子. 名祖(4世) : (唐) 柯昶,字汝明,谥忠烈,行四. 平公下房祖(12世) : (宋) 柯文宏,字熙春,行一 ; 柯文安,字世邕,号寿春,行七 ; 柯文运,字新春,行三 ; 柯文和,字兴春,行四. 另房祖(13世) : (宋) 柯仁鉴,字一明,行十一. 延范公长子. 仁鉴公下支祖 : 柯德陵,字上高,行十三(后迁麻城) ; 柯德勉,字上黾,行十九 ; 柯德和,字上顺,行廿一(后迁黄冈). 安徽庐江祖 : (宋) 柯伦,讳述,字仲常. 福建支祖 : 柯旸(南安) ; 柯知刚,字子飞,称塘边叟(永春) ; 柯玄之(长乐) ; 柯宝,字世重,号松山(莆田). 浙江仙居祖 : (唐) 柯谨,字宏慎. 由福建晋江徙浙. 散居地 : 江西省; 福建省; 安徽省庐江县; 浙江省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中华柯氏大成宗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瑞鹊堂, 2004年合修. 7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柯相. 仲雍六世孙. 会诸侯于柯山,指山为氏. 江西祖(一世) : (唐) 柯成,字德修,号乐源,行二. 由安徽旌德梅里村迁瑞昌乐源. 入闽祖 : (唐) 柯满,号十八公. 成公长子. 生一子 : 柯怀裕,字士曹. 随子入闽,为莆田始祖. 派祖 : (唐) 柯平,字益逊. 成公次子. 名祖(4世) : (唐) 柯昶,字汝明,谥忠烈,行四. 平公下房祖(12世) : (宋) 柯文宏,字熙春,行一 ; 柯文安,字世邕,号寿春,行七 ; 柯文运,字新春,行三 ; 柯文和,字兴春,行四. 另房祖(13世) : (宋) 柯仁鉴,字一明,行十一. 延范公长子. 仁鉴公下支祖 : 柯德陵,字上高,行十三(后迁麻城) ; 柯德勉,字上黾,行十九 ; 柯德和,字上顺,行廿一(后迁黄冈). 安徽庐江祖 : (宋) 柯伦,讳述,字仲常. 福建支祖 : 柯旸(南安) ; 柯知刚,字子飞,称塘边叟(永春) ; 柯玄之(长乐) ; 柯宝,字世重,号松山(莆田). 浙江仙居祖 : (唐) 柯谨,字宏慎. 由福建晋江徙浙. 散居地 : 江西省; 福建省; 安徽省庐江县; 浙江省仙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