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剑沙三元邓氏家谱十三卷首一卷(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剑沙三元邓氏家谱十三卷首一卷(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始迁祖光布,字明远,号南津,唐末自河南固始随王绪入闽,子孙遂定居于剑沙。卷一谱序、世系,卷二世系,卷五、六家传,卷八列传,卷九墓图。存卷首、卷一至二、五至六、八至九。书名据书签题。
剑沙三元邓氏家谱十三卷首一卷(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简介资料
清同治七年(1868)
十三册
1868
剑沙三元邓氏家谱
木活字本
邓树纯
线装
相关人物
剑沙三元邓氏家谱十三卷首一卷(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邓城
邓城(约1507~1564年),字藩国,号寒松,约明正德二年(1507年)生。祖籍福建沙县,先祖在洪武初授安徽滁州(治所在今滁县)百户,历传二世,调福建泉州卫,入籍晋江县(治所今泉州市鲤城区)。邓城状貌雄伟魁俊,青年时期曾参加明经考试,因言词质直,针砭时弊,不受考官赏识,转习弓马韬略,常奉檄捕捉贼寇。嘉靖十三年(1534年),邓城中武闱解元,袭受百户世职。因多次击溃海寇、山贼,授中军指挥,升广东省佥书游击把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大举入侵浙江、直隶等省,朝廷诏命俞大猷任分守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台州等地方左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参赞浙江、福建军门戎机,礼聘邓城到军中任职。邓城与倭寇在徐公山、普陀、曾洋、莲花洋、羊山、阳戈桥之间大战,斩首3000余级,威名大震。不久,倭寇大股入侵江苏松江县、柘林镇等地,俞大猷奉命任直隶、金山卫(今属上海市)副总兵官,领兵讨贼。邓城身冒矢石,士卒无不...
查看全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曹辅
曹辅(?~1127年)字载德,沙县五都高砂人。宋元符二年(1099年)登进士,任宁德尉、安丰主簿。政和二年(1112年),又以通仕郎中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政和(1111年)后,徽宗常着便服乘小轿,由几个内臣引导,到宫外去逛伎院,伎院则把皇帝出游之日称为“有排当”,第二天如果来不及返宫,就传旨称有病,不坐朝。开始时,朝中还不知这种事,后蔡京有上表谢徽宗7次临幸之举,此事才被大臣们知道,一味附顺的臣僚们都不敢言语,只有曹辅上疏切谏,徽宗见疏大怒,令宰臣将曹辅押赴都堂审问,随将曹辅贬为郴州编管。曹辅在郴州六年,安然自若,毫不介意。靖康元年(1126年)钦宗即位,召曹辅为监察御史守殿中侍御史,以后,又改任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廷康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等职。任职期间,曹辅先后上疏百余道,弹劾因循误国的宰相王黼,反对厚赂金兵,主张“以和为名,以战为实”。靖康元年十二月,在再三反对无效的情况下...
查看全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邓驿
邓驿(?~?),字千里,福建沙县人。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乙未科詹餝榜进士第三人。邓驿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嘉王直讲,拜右正言,遂为左司谏。亮直敢言,不避权贵,召为起居舍人,拜中书舍人。朱熹因为话语惹恼了重臣韩侂胄,被罢官,邓驿面奏皇上请求留住朱熹,未被采纳。李沐任正言,邓驿在和他谈话时流露出告戒之意,李沐听从了。邓驿其他事迹不详。
查看全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罗英笏
罗英笏(1709~1778年)字榗抡,号茂溪,沙县夏茂人。18岁时,入武学堂学习,精通用兵谋略。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武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殿试赐武探花,点授御前侍卫。乾隆九年(1744年)授云南维西营参将。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调任抚标参将,承办军务,筹谋划策,曾几夜没有入睡。金川平定之后,皇帝赐御书“福”字,并提升贵州定广协副将。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升任陕西兴安汉羌镇挂印总兵。兴安汉羌一带,处在万山之中,治安十分混乱。罗英笏到任后,整治武备,训练士兵,清理粮饷,德威兼用,军民心悦诚服。3年后迁往浙江时,当地军民勒碑以示怀念。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任全浙提督,任期内地方平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武科会试主考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帝召见后,又赐御书“福”字,加授武显大夫。罗英笏一生虽官名显赫,但生活朴素,廉洁持重,举止文雅,颇有儒将风...
查看全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谢洁
谢洁(生卒年不详)邵武人,宋绍圣元年至四年(1094~1097年)以通直郎身份任沙县知县。思维敏捷,有政治才干。带头捐献薪俸兴建横跨沙溪的第一座浮桥--平津桥,以为官清正著称。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毘陵沙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9[1829].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国立国会图书馆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迁常始祖 : (元) 沙世荣,字袭甫,号了尘.
浏览:0
毘陵沙氏宗谱 [22卷,含卷首末]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百寿堂, 清光绪11[1885].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毘陵始迁祖 : (元) 沙了尘,名世荣,字袭甫.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尖山李氏四房支谱 [25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元年[1912]修. 合20册 :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李章晰,字竹斋 ; 李文术,字伯藩 ; 李章税,字沛霖 ; 李文卫,字叔藩. 始祖 : (明) 李定昌,字思荣,行五. 由豫章(江西)徙湖南尖山. 生二子 : 李志容(老长房) ; 李志通. 分房祖(4世) : (明) 李廷琇,字震五. 生五子 : 李盖(少长房) ; 李蓫(二房) ; 李英(三房) ; 李芹(四房) ; 李尊(五房). 本谱为四房世系. 房祖(5世) : 李芹,字乐采. 生六子: 李日昶,字东兮,行一 ; 李日曜,行二 ; 李日东,字近前,行三 ; 李日升,字莲峰,行四 ; 李日昭,字明宇,行五 ; 李日晓. 日东公下三支祖(8世) : 李应春,字顺生 ; 李胜春,字相成 ; 李伟春,字又微. 日升公下八支祖 : 李戴春,字俊生 ; 李元春,字元子 ; 李首春,字干生 ; 李见春,字大生 ; 李先春,字仲美 ; 李敷春,字钟美 ; 李成春,字质生 ; 李赞春,字子克. 派语(14-45世) : 文章昭著 景运肇开 祖德崇长 贤才佑启 先猷式守 敦笃彝伦 和敬钟祥 家声永振.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四房支谱.
浏览:0
何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道光9[1829]修. 10册 : 世系图. 注 : 此谱缺卷数不详. 受姓祖 : (周) 何仁. 韩安王子,易姓为何. 居淮之卢江,因着郡焉. 迁闽祖 : (唐) 何震. 为唐王审知从事来闽. 始迁祖(1世) : (唐) 何文高,何震之子. 自闽徙居绥城. 派祖(10世) : 何十三郎 ; 何十五郎. 十三郎派下房祖(13世) : 何寅生 ; 何招朗. 十五郎派下房祖(13世) : (宋) 何惠卿 ; 何幼卿,字禧延 ; 何徐卿,字文顺. 寅生公派下支祖(16世) : 何伯实 ; 何伯安 ; 何伯达 ; 何伯诚 ; 何伯敏 ; 何伯彬 ; 何伯良 ; 何伯宗...等. 招郎公派下支祖(17世) : 何陈生 ; 何顺生 ; 何六秀 ; 何得兴 ; 何五三 ; 何得崇. 派行(16世起)似为 : 伯永广友源 文本为邦汝...等. 散居地 : 福建省建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何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