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禄,字世荫,东晋时入闽。始迁祖周仲,字原复,行八十二,明代移居福建省闽侯县城门乡。书名据封面题。
闽林城门开族世谱(福建省福州市)相关文献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林鼎鼎
林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福州“鼎日有”肉松创始人。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十几岁就只身到福州谋生,林鼎鼎先是在光禄坊一家菜馆学艺,后又到光禄坊刘步溪刘府当家厨刘步溪是清光绪辛卯科举人。林鼎鼎感激刘府对自己的器重,决心努力工作,让刘府一家人吃得可口满意。肉松相传是他补错救急而发明的。有一次刘府请客,由林鼎鼎掌勺。当鼎鼎在煮一道方块猪肉时,不留神煮过了头,好好的猪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林鼎鼎着急得不得了,心想这可怎么办,主人这时正催着上菜呢。林鼎鼎没有办法,就试着将错就错,将煮得又烂又糊的猪肉剔除油、筋、膜等之后又重新下到锅里,加上酱油等调料,焙成条状的肉绒,林鼎鼎做好这道菜之后自己先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算可以,就硬着头皮端了出去,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主人怪罪。没想到大家尝过这道新奇的肉绒之后大加赞赏,觉得不仅味道可口,而且看上去样子别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蒋棨
蒋棨(生卒年不详),改名蒋庆龄。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85名赐同进士出身。嘉庆八年蒋庆龄在闽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著大文堂藏版《神农本草经读》写序中说:“陈修园精于歧黄之术,自负长沙后身,世医环而笑之。及遇危证。缰断桅横,万手齐束,修园往,脱冠几上,探手举脉,目霍霍然上耸,良久干笑曰:‘候本不奇,治之者扰之耳”。同名同姓的有乾隆初山西平阳知府长洲太仓人蒋棨。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史温
史温北宋大中祥符间(1010~1012)任闽清县令。其籍贯、履历、生卒年月均无考。任内勤政爱民,去弊兴利,悉心治理闽清县政。曾鸠资修孔庙,立社学,设市井,置射场,表封闾巷,界划村落,修路造船以方便交通,为民办了许多好事。尤其对招募来县定居的外籍流民,他随时拨给荒地垦殖,并减纳租赋,帮助兴建住宅。岁逢丰年,教育百姓储粮备荒,凡不急之用、非礼之费不事铺张,民得以安居乐业。任满离职,两袖清风,带走的只有琴和书,而得到的是人民的赞颂。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林世章
林世章(生卒不详)林世章,初名庆,字以行,后更名尚闇,坑田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吉安教谕。他发展教育,修葺破败的白鹭书院,使生员有所居。因教绩显著,升为国子博士。后转任南京工部主事。曾任都水郎中,打击囤积货物、哄抬物价的不法奸商,惩办不法税吏,制定平定物价的“短载法”。时河中常有浮尸,无人过问,世章置义冢以葬,商民深感其德。世章天性孝友,无一不良嗜好,与世无争。他见官场黑暗,不久即辞官回乡,将家产让与兄长,自己以教书为生。他教人以义为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时叶向高曾说:“长乐以清修著者,林世章与郑世威为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潘牥
潘牥(1204~1246),字庭坚,福建闽县人。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乙未科吴叔告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454~466人。潘牥于进士对策时说:陛下乃上天降下来的圣人,天天忙于政务,将手足之爱、生荣死哀置于一边,反而得不到一般老百姓一家骨肉团圆的那份悠闲,看不到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争吵。正是皇上将东海之恩遍洒国中才导致百姓的人和。当时对策的人有数百人。只有潘牥的话最迎合圣意。潘牥后任衢州镇南军节度推官,改任潭州通判。此时发生日食,他应诏上疏说:熙宁初年(1068)日食,朝廷下诏郡县掩埋故丞相于一抔浅土之中。这几乎和暴尸没什么区别了!请以大礼厚葬丞相。潘牥死后,他的文章被人广泛传诵。他的画像在郡贤祠受人祭祀。著有《古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