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揆(字虞卿),约宋元间人。始迁祖十七世志明(字永安、卧云),清中叶迁居上海。谱存家事簿大全缘起、世系表。存上卷。
[沈氏]家事簿记大全二卷(上海市)相关文献
上海市沈之荃
沈之荃,高分子化学家1931年5月27日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浙江大学教授。曾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等职。1998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20世纪60年代首先研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并为成功地建立我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作出突出贡献。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学科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60-70年代开展并组织领导了稀土络合催化双烯烃聚合及产物橡胶的研究。80-90年代将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究推进发展,又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
上海市沈韫芬
沈韫芬(1933.1.29-2006.10.31),,女,原生动物学家。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持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分类和区系研究,已鉴定近2000种,35个新种。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80%为新记录,含12个新种,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该领域经典。经30余年长期观察,揭示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对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不断改进和推广,使之成为一种准确、经济、快速的水质评价方法,并能预测水利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199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境保护局首先颁布为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GB/T12990-91)。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市沈申儿
沈申儿女,二级演员。上海人,1940年5月27日出生。1954年考入浙江省慈溪越剧团。1956年在省文艺干校进修戏曲表演艺术。1960年调入宁波地区越剧团。1980年调入宁波市越剧团。1982—1985年报名于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函授自学,获结业证书。从事舞台实践40余年,参与演出剧目近百个,饰演主角有50多个。1980年以前饰旦角,后改小生。目前在宁波艺术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在省文艺干校进修,接受了京昆老师及著名艺术家的传授,故在基本功方面比较扎实。在主演樊梨花、百花公主、杨排风、白素贞等角色中凭自己的武功,频添了英武之气。因自己重视戏曲理论及有关表演艺术著作的学习,加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修养,在主演何巧娥(《斗诗亭》)、江姐、珊妹(《红珊湖》)等角色时,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与赞扬。在崔莺莺、凤凰公主(《龙凤夺主》)等闺门旦的塑造中,达到了神形兼备、情真意切的效果,受到一些艺术家的好评...
上海市-青浦沈茎
沈茎,字贞蕤,又字绎堂,别号充斋,沈巷人。明天启四年生,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出任大梁道。丁忧后,受特旨召见,以四品顶戴仍入翰林院,累官至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詹事。对于民生利弊,时政得失,能向朝廷剀切详言,得到康熙帝赞赏。在大梁道时曾主修《河南通志》,康熙下诏,有“天下郡县修志,一以河南为法”之语。沈荃在朝,端重有威仪,喜欢奖励提拔后学。学行醇洁,亦善书法,工诗文,康熙曾与之谈论古今书法。当时凡是御制碑版和殿廷屏障,常命沈荃书写。著有《充斋集》。康熙二十三年卒于官,终年61岁。
簿记
名称的由来簿记的英语记述为BookKeepingbooking(帐簿的意思)账簿记录以及账簿记入的省略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簿记的记录方法可分为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两种,详细内容请参照各项目。能够确保正确和公正复式簿记,被广泛的运用企业会计、政府会计等多种领域。提起簿记,一般都默认是复式簿记。以后没有特别注明,都默认为复式簿记。根据经济活动分类根据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分类,大体可分为商业簿记和工业簿记。商业簿记用于输入成品进行销售的公司的财务管理的记帐方式。是最基本的簿记。工业簿记用于记录购入材料,制作商品、贩卖成品的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记帐方式。主要用于计算商品制作所必需的原价费用,包括材料费,制作人员的薪金,制造器械的损耗费用等。其它的应用簿记相对于基本的商业簿记,其它的簿记都被称为应用簿记。农业簿记林业簿记渔业簿记建筑簿记银行簿记官用簿记组合簿记家计簿记备注:LCCI(伦敦商会)每年会举行三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