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录甘肃天水石佛常氏世系,该族约于明万历间自山西迁居而来,世系自八世务本记起至十六世。谱载前言、常氏家族、辉煌族史、追溯族史、常氏姓名、常氏文凭、族源流长、天水常氏基本情况一览表、传奇故事、常氏女豪、遗传基因、天下常氏,撰写家谱中的观点等。
天水常氏族谱不分卷(甘肃天水)相关文献
甘肃天水余氏
甘肃天水余氏,天水秦州区华歧乡余坪村《余氏家谱》,一册逾万字的记载余姓族谱的珍贵历史文献。《余
甘肃省-天水姜皎
姜皎,秦州上邮(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大臣。长安中,迁尚衣奉御,交好唐玄宗,出为润州长史。唐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先天政变后,以功拜殿中监,封楚国公,实封四百户,寻迁太常卿,兼秘书监,监修国史。开元十年,坐漏泄禁中语,发配钦州,卒于汝州,年五十余。十五年,追赠泽州刺史。善画鹰乌,杜甫有诗《姜楚公画角鹰歌》。
甘肃省-天水张俊
张俊(1086—1156),字伯英,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名将。建中靖国元年(1101),时年16岁的张俊为三阳(今天水西北)乡兵弓箭手,“宣和初(当为政和六年,1116)从攻夏人仁多泉(今青海门源东南),始授承信郎”,成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徽宗末年,参与镇压京东、河北起义军。靖康元年(1126),抗击金兵于东明县城(今河南兰考北),以功已升至武功大夫。五月,从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种师中进援被金军围攻的太原(今属山西),种师中兵败榆次(今属山西),张俊率所部数百人突围南逃。十二月,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进至大名时,张俊随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杨祖率3000兵马到大名,被任为元帅府后军(一作中军)统制。靖康二年正月,他率部镇压起义军李昱、张遇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后,不断升迁,阶官升至拱卫大夫。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即位后,张俊任御营前军统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讨平叛军、起义军,升观察
甘肃省-天水刘锜
刘锜(1098—1162),字信叔,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父刘仲武,熙宁时补官,积功为泾原路第一将、熙河路兵马都监。元符二年(1099),从王赡占领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南),建为湟州,刘仲武以功任河州(今甘肃东乡西南)知州。崇宁四年(1105),随高永年西征失利,降为西宁都护。大观二年(1108),从童贯征西,招降羌王臧征仆哥,收复积石军(今贵德西),以功受到宋徽宗召见,九子“悉命以官”。后历任西宁州、渭州(今甘肃平凉)、熙州(今临洮)、秦州知州,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等职,领泸川军节度使。宣和二年(1120)死于熙州知州任上。刘仲武九子,以刘锡、刘锜最知名。刘锜为刘仲武第九子,史称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当为出生地。大观年间入官。南宋建立后,任岷州(今甘肃岷县)知州、陇右都护。建炎三年(1129),南宋为牵制东南地区金军南侵,派知枢密院事张浚兼任宣抚处置使以经营川、陕,...
甘肃天水民居
甘肃天水民居中占主要成分的当属四合院形制。
这也是汉民族自汉唐以来民居建筑发展的主流。
这种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思想,充分体现了封建宗族制度的需要,极大限度的满足了大家族、大家庭的居住、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