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七滨町

七滨町

七滨町(日语:七ヶ浜町しちがはままち Shichigahama machi */?)是位于宫城县中部的宫城郡,且三面环海的一町。1889年4月1日,七滨町的前身-七滨村(七ヶ浜村)设立,之后在1959年1月1日升格为“町”。七滨町有“高山外国人避暑地”(たかやまがいこくじんひしょち)(日本3个外国人避暑地的其中一个),于1889年设立,邻近仙台湾,是冲浪胜地。

七滨町简介资料
38°18′17″N 141°03′34″E
七滨町相关文献
安平町
历史追分最初名为植苗村,但在1892年铁路通车后,由于室兰本线和夕张线(现在的石胜线)在此交会,因此开始有“追分”的名称,又因为设有车站和铁路机务设施,开始有大量铁路相关人员居住于此。在1900年代人口一度达到10,000人。早来地区在1894年早来车站通车后,开始吸引开垦者前来安平川流域进行开垦,由于两地人口的增加,1900年将早来车站周边原属勇拂村的区域以及植苗村合并设置安平户长役场。但因为早来以农业为主,追分则是以工商业发展为主,因此两地立场一直不同,最后在1952年因是否设置追分高校的问题导致两地决裂而决定分村。直到2006年3月27日两地决定再度合并为安平町。1900年:设置安平户长役场。1906年4月1日:安平村成为北海道二级村。1923年4月1日:安平村成为北海道一级村。1952年8月1日:追分村从安平村分村。1953年10月1日:追分村改制为追分町。1954年10月1日:安...
查看全文
本町
地理大略在中野区中央。町域东部与南部以神田川为界,东接新宿区西新宿,南接中野区弥生町る。北至青梅街道,接中野区中央,西邻杉并区和田。中野通与山手通贯穿町内。因为东京23区内有许多名为“本町”的町域,又本地邻近涩谷区本町(ほんまち),为避免混淆,本地常称为“中野本町”(なかのほんちょう)。本町主要为住宅区。因属于“木赁带”(木赁ベルト地帯)一部分,公寓林立,年轻独居住户众多。青梅街道下有丸之内线中野坂上站与新中野站。中野坂上站的路口附近,在2000年左右进行再开发,高楼大厦林立。青梅街道沿线,长久以来就是人潮所在,新中野站有称为锅屋横丁的古老商店街。此外,本地因邻近新宿站,青梅街道沿线也可见办公大楼。历史地名由来因大略在中野区中央地区而称本町。新旧町名对照1967年6月1日实施住居表示,成立现行的本町一丁目至本町六丁目。本町一丁目:相生町、本町通一丁目本町二丁目:东乡町、朝日丘、本町通二丁目...
查看全文
麹町
地理位于麹町地区西侧,临新宿区(四谷)。历史古代称糀村(こうじむら)。德川家康入江户城后,城西侧从半藏门(日语:半蔵門)往西延伸的甲州道中(甲州街道)沿线逐渐形成城镇,之后从半藏门起分别设立一丁目至十三丁目。麹町区役所位于麹町一丁目,半藏门(日语:半蔵門)交差点西北方。1943年,麹町十一丁目、麹町十二丁目、麹町十三丁目划入四谷区(日语:四谷区)。町名的由来一说是町内“小路”(こうじ)众多,另一说是曾为幕府麹御用的麹屋三四郎在此定居而得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此地为往来府中(ふちゅう)国府(こくふ)的国府街道的江户出入口,称为国府路(こうじ)之町。地域麹町警察署东京消防厅第一消防方面本部(日语:東京消防庁第一消防方面本部)千代田区立麹町中学校(日语:千代田区立麹町中学校)自治体国际化协会(日语:自治体国際化協会)FM东京、日本FM网(日语:ジャパンエフエムネットワーク)东京都会电视台(TOKY...
查看全文
町人
町人,照片商人街商人的家商人的厨房手艺人的公寓
查看全文
隼町
地理位于千代田区西部。北以东京FM通(东京FM通り)与麹町为界。东以内堀通、樱田濠(桜田濠)与皇居(千代田)为界。南以青山通与永田町为界。西以半藏门站通(半蔵门駅通り)与平河町为界。隼町是国立剧场与最高裁判所所在地,另有少数的大楼与住宅。历史本来的隼町指现行隼町与北边的麹町一丁目南部地区。这个旧隼町在江户时代初期为旗本屋敷,也是日枝神社在1604年(庆长9年)明历大火前的所在地。1697年(元禄10年),隼町成立。另一方面,现在的隼町町域在江户时代是武家地。三宅坂的名称是源自于本地田原藩(日语:田原藩)三宅家(日语:三宅氏)上屋敷,同时以渡边华山的住所闻名。1872年(明治5年)隼町更名为麹町山元町一丁目,南边的旧武家地命名为麹町隼町。三宅坂一带在战前是陆军据点,隼町内有东京第一卫戍医院(现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日语:国立国際医療研究センター))、教育总监部(日语:教育総監)、陆军航空本部...
查看全文
七滨町相关标签
七滨町
宫城县的市町村
家族谱大览
周氏七修宗谱 十四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缵绪堂辑, 民国33[1944]重镌.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之卷1含上,下二分卷. 卷7及卷13各含上,中,下三分卷. 始祖 : (唐) 周念七,讳礼,号达庵. 暹公子. 自安庆舒城迁湖口花尖山. 始迁祖(一世) : 周兴,号诗先. 子善公之子. 自鄱阳迁居太湖香凤山. 兴公下二子 : 周隆一 ; 周云一. 隆一公下二派(3世) : 周义三 ; 周真三. 派行字(2至16世)似为 : 一三妙宗 铭*彦玉国 良道时正守志. *乃单名辈. 新编派(17世起) : 发原岐丰允 长传盛德新 善继承先训 必世振家声.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周氏宗谱.
浏览:100
周氏七修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缵绪堂辑, 民国33[1944]重镌.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之卷1含上,下二分卷. 卷7及卷13各含上,中,下三分卷. 始祖 : (唐) 周念七,讳礼,号达庵. 暹公子. 自安庆舒城迁湖口花尖山. 始迁祖(一世) : 周兴,号诗先. 子善公之子. 自鄱阳迁居太湖香凤山. 兴公下二子 : 周隆一 ; 周云一. 隆一公下二派(3世) : 周义三 ; 周真三. 派行字(2至16世)似为 : 一三妙宗 铭*彦玉国 良道时正守志. *乃单名辈. 新编派(17世起) : 发原岐丰允 长传盛德新 善继承先训 必世振家声.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周氏宗谱.
浏览:0
周氏七修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缵绪堂辑, 民国33[1944]重镌.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之卷1含上,下二分卷. 卷7及卷13各含上,中,下三分卷. 始祖 : (唐) 周念七,讳礼,号达庵. 暹公子. 自安庆舒城迁湖口花尖山. 始迁祖(一世) : 周兴,号诗先. 子善公之子. 自鄱阳迁居太湖香凤山. 兴公下二子 : 周隆一 ; 周云一. 隆一公下二派(3世) : 周义三 ; 周真三. 派行字(2至16世)似为 : 一三妙宗 铭*彦玉国 良道时正守志. *乃单名辈. 新编派(17世起) : 发原岐丰允 长传盛德新 善继承先训 必世振家声.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周氏宗谱.
浏览:0
周氏七修宗谱 十四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缵绪堂辑, 民国33[1944]重镌.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之卷1含上,下二分卷. 卷7及卷13各含上,中,下三分卷. 始祖 : (唐) 周念七,讳礼,号达庵. 暹公子. 自安庆舒城迁湖口花尖山. 始迁祖(一世) : 周兴,号诗先. 子善公之子. 自鄱阳迁居太湖香凤山. 兴公下二子 : 周隆一 ; 周云一. 隆一公下二派(3世) : 周义三 ; 周真三. 派行字(2至16世)似为 : 一三妙宗 铭*彦玉国 良道时正守志. *乃单名辈. 新编派(17世起) : 发原岐丰允 长传盛德新 善继承先训 必世振家声.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周氏宗谱.
浏览:100
周氏七修宗谱 十四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缵绪堂辑, 民国33[1944]重镌.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之卷1含上,下二分卷. 卷7及卷13各含上,中,下三分卷. 始祖 : (唐) 周念七,讳礼,号达庵. 暹公子. 自安庆舒城迁湖口花尖山. 始迁祖(一世) : 周兴,号诗先. 子善公之子. 自鄱阳迁居太湖香凤山. 兴公下二子 : 周隆一 ; 周云一. 隆一公下二派(3世) : 周义三 ; 周真三. 派行字(2至16世)似为 : 一三妙宗 铭*彦玉国 良道时正守志. *乃单名辈. 新编派(17世起) : 发原岐丰允 长传盛德新 善继承先训 必世振家声.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周氏宗谱.
浏览:100
回辛上堡刘氏七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七修. 存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似为下卷世谱, 缺上卷. 注: 本谱使用了不同字体的书名, 一为"回辛上堡", 一为"回新上堡". 永丰始祖, 回新上堡一世祖 : 刘孟七, 字定干. 原居南庆府镇上, 岁遇饥荒, 输粟千石助赈义官徙永丰层山. 生子二 : 刘愈敬, 刘愈贤. 回辛上堡始祖 : (明)刘韫玉, 字琬明, 广昌河东始祖刘率性之子. 生一子: 刘仲景. 派祖 : (刘韫玉之孙)刘延年三子 : 刘平渊曾孙刘维素, 刘平河曾孙维恒, 曾孙刘维宋. 散居地 : 江西省永丰县, 广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部分版心题为 : 回新上堡刘氏七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