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审知(字信通),唐光启二年领兵入闽之泉州,天祐四年封闽王。是为其后裔居福清者合修。载福清玉坂白樟、杉村、金沙、桔林、渡口里洋、梅城六支宗支。 谱分三章:章一华夏望族、根深源远,章二梅邑开溪、枝繁叶茂,章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福建闽清王氏族谱(福建闽清)相关文献
福建-福州-闽清县姚鼎生
姚鼎生(1929~2014.5.28)笔名乡村、江汉等。福建闽清人。194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附属高中。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农民协会筹委会文书,小学教师、校长,福建日报社,福建省文联《热风》,《福建文艺》,福建省文联创作组创作员。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土地诗篇》(上、下卷)、《黄毛丫头》,短篇小说集《百万富翁总管》,中短篇小说集《儒林野史》,纪实文学《曲折前半生——傅柏翠传》、《铁汉魏金水》、《为民请命的邓子恢》(合作,执笔人)、《在凡人中觅真善美》、《福州人素描》等。《高小毕业生》、《评产》获福建省首届文艺作品奖,《闽江的孩子》获全国城市报纸连载作品一等奖。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史温
史温北宋大中祥符间(1010~1012)任闽清县令。其籍贯、履历、生卒年月均无考。任内勤政爱民,去弊兴利,悉心治理闽清县政。曾鸠资修孔庙,立社学,设市井,置射场,表封闾巷,界划村落,修路造船以方便交通,为民办了许多好事。尤其对招募来县定居的外籍流民,他随时拨给荒地垦殖,并减纳租赋,帮助兴建住宅。岁逢丰年,教育百姓储粮备荒,凡不急之用、非礼之费不事铺张,民得以安居乐业。任满离职,两袖清风,带走的只有琴和书,而得到的是人民的赞颂。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董祯
董祯元至顺到至元初(约1330~1335)任闽清县尹。其籍贯、履历和生卒年月均无从稽考。董德高望重,为政和易,清廉简朴,恩威并济。在任六年,政通人和,许多-者纷纷回归故里重建家园,县境到处出现新垦农田,学宫面貌也焕然一新,使久乱后的闽清一度展现升平景象。人民因感其德政和恩惠,在他逝世后,于城西八正庵建一祠庙(称西庙),与明初知县沈源同作为名宦敬奉之。后因祠毁,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移祀于县城钟南山昭显庙内。
闽清县王氏源流
(一)坂东镇玉坂村王姓明嘉靖年间,王发圣(王审知第二十四世)由漳平迁闽清二都际上、七都下庄,后居九都玉坂。今传20世,分布闽清各乡村,居玉坂村3000余户、15000多人,侨居马来西亚4000多人。(二)白樟镇白南村王姓始迁年代失考,王右理(闽王第三十一世)由仓山区下渡迁闽清十六都岭白南(旧称隔头),传至第九世王天全,生3子;次子传远、三子銮远于清道光年间(约1850年),从隔头移迁云龙、云柄隔。今传13世,居村40多户、200多人。其后裔侨居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三)白樟路下村王姓明代,王朝宝由十九都蕴田上隔移迁白樟十六都白云渡下厝。今传10多世,居村60多户、300多人。(四)省璜镇佳垅村王姓清代,王兰浩迁徙闽清四都佳垅。现居村500余户、2000多人。(五)白樟镇岭隔头王姓明朝中叶,王仕朝由古田西洋里马坂村后迁徙闽清岭隔头,今传l0余世,居村100户、500多人。(六)金沙镇金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