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即墨杨氏族谱不分卷(山东即墨)

即墨杨氏族谱不分卷(山东即墨)

始迁祖“胶水公”,原籍浙江嘉兴秀水,宋神宗时任莱州胶水县儒学教授,因兵变不能南归,卜居即墨县灵山之阳,旧称三官社山前杨家,今为北安街道林戈庄。自胶水公以下二百七十余年,迭经世变,世系失载,名讳不传。至弘治年间六世孙良臣稽考,确定元至正间官为一世祖。 谱载谱序、祠堂图、茔图、命名定式、世系。
即墨杨氏族谱不分卷(山东即墨)简介资料
即墨
2013年
十四册
2013
当代
即墨杨氏族谱
排印本
杨连贤
线装
相关人物
即墨杨氏族谱不分卷(山东即墨)相关文献
家谱研究-山东即墨杨氏
家谱研究-山东即墨杨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续修排印本,线装四册,单尾白口,半框9行行25字,四周
查看全文
山东省-青岛-即墨罗清
罗清(1442—1527年),又名罗静、罗怀、罗孟洪。山东即墨人。明代著名僧人。他是罗教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尊称他为“罗祖”。罗清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兵的军旅家庭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因此,从小就磨练了他吃苦耐劳,不怕艰辛的意志,使他具有坚强的性格。他的籍贯隶属于北京密云卫古北口军籍,因此,他并不能过上稳定的定居生活。他早年出家剃度为僧,便信奉佛教临济宗(其创始人为义玄),并随临济宗修行,后来,他便以临济宗为基础,进而进行发展修正,创立了罗教,这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罗清先是信奉临济宗,后来自创罗教,便是以姓为宗。临济宗创立于唐代,当时属于南岳一系。临济宗不主张谈经,而主张打禅语,属于禅宗一派。他们宣传“顿悟”、“自力”(普济《五灯会元》,下引同)的简易修持方法,为苦劳大众和中小地主阶级所欢迎,因为它不需诵经念佛,只要禅语打得好就算得其“要领”。因此,几次中原大乱,在...
查看全文
山东省-青岛-即墨蓝章
蓝章(1453~1525年),字文绣,即墨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初任婺源令,后调任潜山令,皆有政声。升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因-不避权贵,转任佥都御史;后因触犯宦官刘瑾,被贬为抚州通判。后刘瑾被除,蓝章复起,升任陕西巡抚。明正德三年(1508年),四川以鄢本恕、蓝廷瑞为首聚众数万,于湖南、陕西一带打家劫舍。蓝章率军前往,出奇制胜,平息叛乱。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奉敕清理两淮长芦盐法,因奏事不准,乞休归里。著有《大劳山人遗稿》、《八阵合变图说》、《西巡录》等。祀即墨名宦、乡贤祠。
查看全文
山东省-青岛-即墨许铤
许铤(生卒年不详),号静峰,明代武清人(今属天津市),进士出身。明万历六年(1578年),许铤独身赴任即墨知县,到任伊始,他不辞劳苦,跋涉全县,勘察地理,了解民情,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施政大计。他在《地方事宜议》一文中,针对即墨的实际情况,从“海防、御患、弭盗、垦荒、通商”等五个方面陈述了自己的施政见解并逐步付诸实施。在任期间,他积极整顿部属陋习,清除吏蠹;勘定户口,招募-百姓,开垦荒田;在沿海建筑堤岸防止水患。同时主张开放通商海口,发展贸易,活跃地方经济。另外,许铤重视文教,在任期间,兴办教育,主持编修了即墨历史上第一部县志,并亲自作《即墨志·序》,为发展即墨的文化事业和保存地情资料做出了贡献。许铤任即墨知县五年,政绩斐然,升任兵部主事。
查看全文
山东即墨于氏支系考
一、于家丰城支系据于家丰城《于氏族谱》记载:该族谱同治四年(1865)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第一次续修;1963年第二次续修;1989年第三次续修(共8本)。纂修谱的《谱序》记载:“余姓于氏,原籍文登大水泊。自始祖讳林迁居岛里丰城村始隶即墨。”记载其始迁祖于林,二世祖失考,3—14的辈份命名的大体情况是:存、进、(用单字)、龙、(用单字)、宏、(用单字)、文、启、圣、显、振。15—31世的辈份命名式是:作、维、新、世、克、永、中、仁、义、连、传、广、忠、正、延、庆、祥(老二支15——30世的辈份命名式是:肇、建、继、志、礼、秀、丕、尧、福、瑞、绍、先、景、和、华;老三支18——25世的辈份命名式是:敏、守、孝、泽、学、致、淑、成)。从该族谱的记载可以看出:(一)自一世祖于林从文登大水泊迁徙到于家丰城村,到1989年第三次增修族谱时,大部分族人在17世左右。在1987年撰写的《詙》中记...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5.古滕杨氏族谱, 5, 卷4-6: 世系 士范 13世 四海公起, 180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6[1880]三修. 合8册 : 世系表. 始祖(1世) : 杨泰. 生一子 : 杨滋,字泽润. 滋公生五子(3世) : 杨岔 ; 杨坌(止) ; 杨世爵(下一子: 杨东府) ; 杨世勋(下一子: 杨东震) ; 杨世臣(下传二支: 杨东吴 ; 杨东济). 岔公下支祖(5世) : (明清之际) 杨士范 ; 杨士正,字端宇 ; 杨士选. 东府公下支祖(6世) : 杨逢圣 ; 杨遇圣. 皆为自成公之子. 东震公下支祖(5世) : 杨士才 ; 杨士能. 东吴公下支祖(5世) : 杨自明 ; 杨赓,字含光 ; 杨芳,字凤所 ; 杨慎,字焕所. 东济公下支祖(5世) : 杨自清,号荆南 ; 杨亮,字恒宇 ; 杨标,字锡极,号北村 ; 杨枢 ; 杨𤫎,字楚梅 ; 杨琇. 散居地 : 山东省滕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杨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1995年. 1册(约174页) : 世系表. 始祖 : 杨益三. 下有一子 : 杨兴之. 兴之公下二派祖(3世) : 杨奉五(东子牙) ; 杨奉三(西子牙). 奉五公下三子 : 杨云生(子一 : 杨天木) ; 杨云封(绝嗣) ; 杨云张(无记录). 奉三公下三子 : 杨赐环(无记录) ; 杨赐玉(子一 : 杨国安) ; 杨赐爵(子一 : 杨国太). 天木公下三房 : 杨甫林 ; 杨甫裕 ; 杨甫庆. 国安公下三房 : 杨甫清 ; 杨甫明 ; 杨甫亮. 国太公下一房 : 杨甫声. 字派(3-30世) : 奉云(赐)天(国) 甫树茂山全 田广荣治永 华忠汝均玉 振庆文人(仁)成 明嘉守正金.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山东省诸城县等地.
浏览:0
杨氏族谱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1942]. 2册 : 世系表.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始祖(一世) : (明) 杨得清,字恩厚. 洪武间自江南淮安府山阳县迁山东,居济南府禹城县. 派祖(4世) : 杨聪,字明善. 下有五子 : 杨富 ; 杨惠 ; 杨安 ; 杨佩 ; 杨玺. 此谱主要为惠公支下世系资料. 支祖 : 杨惠,字和雨,行二. 惠公下二子 : (明) 杨坤,字厚亭 ; 杨堪,字胜甫,号凤岗. 坤公下五房 : 杨世科 ; 杨世登 ; 杨世勋 ; 杨世宦 ; 杨世家,字善修. 堪公下三房 : 杨大烈,字勋臣 ; 杨大廷,字丹宸 ; 杨大训,字圣谟. 昭穆(18世起) : 创业传统 远绍乃祖 明德长新 永世荣寿. 散居地 : 山东省禹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1.杨氏宗谱 [12卷, 含卷首末]
齐河始迁祖 : 杨明吉(明) 散居地 : 山东省齐河县等地
浏览:100
杨氏世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杨氏世谱续修委员会, 2000年四修. 4册 : 世系表. 始迁祖 : (明) 张中立,字志奇. 于永乐初迁山东省,居桓台县三里庄. 弥勒村始祖(2世) : 杨俊,字襄杰,号静轩. 再迁邹平县苑城镇弥勒村. 三湖支祖(4世) : (明) 张三湖,字疏九. 子孙析置邹平县弥勒村; 蒙阴县联城乡, 杨家庄; 桓台县草场, 田庄镇, 邢家镇; 博兴; 淄川等地. 三洞支祖(4世) : 张三洞,字明远,号波臣. 子孙析置桓台县王家庄, 新城镇; 淄川; 周村; 张店等地. 三淇支祖(4世) : 张三淇,字廉泉. 子孙析置周村油坊街, 保安街 ; 桓台王家庄, 西乔家庄; 博兴县杨家官庄; 张店南潘庄; 邹平县弥勒村等地. 三河支祖(4世) : 张三河,字子固. 子孙析置邹平县张官庄, 西宰村, 弥勒村; 桓台县南营村, 商家庄; 周村彭家庄; 高青县等县. 排行(26-49世) : 延长毓广实 真钧衡灵淑 休期翰墨达 通恪传谟训 端书彝铭. 散居地 : 山东省各县市.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0
4.杨氏世谱 [5卷], 4, 1369-200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杨氏世谱续修委员会, 2000年四修. 4册 : 世系表. 始迁祖 : (明) 张中立,字志奇. 于永乐初迁山东省,居桓台县三里庄. 弥勒村始祖(2世) : 杨俊,字襄杰,号静轩. 再迁邹平县苑城镇弥勒村. 三湖支祖(4世) : (明) 张三湖,字疏九. 子孙析置邹平县弥勒村; 蒙阴县联城乡, 杨家庄; 桓台县草场, 田庄镇, 邢家镇; 博兴; 淄川等地. 三洞支祖(4世) : 张三洞,字明远,号波臣. 子孙析置桓台县王家庄, 新城镇; 淄川; 周村; 张店等地. 三淇支祖(4世) : 张三淇,字廉泉. 子孙析置周村油坊街, 保安街 ; 桓台王家庄, 西乔家庄; 博兴县杨家官庄; 张店南潘庄; 邹平县弥勒村等地. 三河支祖(4世) : 张三河,字子固. 子孙析置邹平县张官庄, 西宰村, 弥勒村; 桓台县南营村, 商家庄; 周村彭家庄; 高青县等县. 排行(26-49世) : 延长毓广实 真钧衡灵淑 休期翰墨达 通恪传谟训 端书彝铭. 散居地 : 山东省各县市.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