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始迁祖已不可考,据传元末来自苏州洞庭西山。第四世博(字景中)始有名于乡里,族即奉之为始迁一世祖,祠在旧城北隅。第八世壮,明末任北京南城兵马司副指挥,“兵马蔡氏”之称或出于此。卷一新旧谱序、封诰、凡例、蔡氏家训集萃、世系图、世系表,卷二至四世系表,卷四末载诗文、历修谱跋、祖茔图记、宗祠记等。
宿迁蔡氏家谱四卷(江苏宿迁)相关文献
江苏省-宿迁-泗阳卢廷兰
卢廷兰(生卒年不详),字芳谷。淮安府桃源县(今泗阳县)人。廪膳生。明纺织工艺改革家。自幼善于思考,对民间铁木工具造作、纺织工艺,莫不留心。某年应金陵(今南京市)乡试,课余参观织坊,见10人操一台织机织花,于是笑着对机工说:“君等如是操纵,无乃太拙乎?”机工听他议论,莫不吃惊,于是当即向他请教。他就根据自己平素设计,为他们改进织花工艺。他还按照所织花纹,编出歌词,让机工边操作边歌唱,既便于熟练掌握技术,又愉快身心。这样,以一个人的10指,取代10个人的繁重劳动,所织布匹并不减少,所提花纹巧夺天工。因此,卢廷兰之名不胫而走。自此以后,苏杭等地织花机工都争相延聘,请其作技术指导,改革工艺。后卢廷兰卒于金陵。江南机坊都设像祭祀,被奉为“卢祖”。事详清河蒋阶《余日记》。
江苏省-宿迁-沭阳魏微
魏微(1970~)原名魏丽丽。女。江苏沭阳人。1991年毕业于江苏宿迁市计量学校,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作家班、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学习。历任江苏沭阳县报社记者,江苏无锡某体育用品公司职员,南京《青春之星》杂志,2002年起为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1994年开始写作。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发表作品99篇,计96万字。出版长篇小说《流年》、《拐弯的夏天》,中短篇小说集《情感一种》、《今晚你不留下来陪我吗》、《到远方去》,散文集《既暧昧又温存》等。作品获多种奖项,入选多种选本。
江苏省-宿迁-沭阳葛维垣
葛维垣(1592~1657),字映长。沭阳县人。进士,为政清廉。少有大志,聪颖好学,过目成诵。明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联考第一,授成都推官。成都为省会,诸务杂沓,他却能从容处置,驾驭自如,无案积压。他断狱尤精,公正严明,冤案多平反。上司倚重,使参与筹划大政大狱,附近郡县疑案久拖不决者皆令其公断,世人颂其“清似水,坚如山”。崇祯十年冬,农民义军攻成都,他出城请援,并瓦解城中内应,致义军围城两月而未能破之。葛维垣号称能吏,为政清廉,被众人举荐,转任重庆。时重庆凋敝,社会治安混乱,人心浮动。他到任后,兴办学校,严明政刑,处置积案,平衡赋役,拒绝馈赠,遂使重庆豪右慑服,社会承平。其所得赏赐,分文不取,皆充军需,故重庆官民交口称颂,声名远播。后升任水部主政,不久,被荐治吉水。上任3个月,母亲病逝,告归乡里。时左宁南借口清君侧进兵金陵,烧杀掳掠。葛维垣坐船被截,乱军纷至登舟,翻船仓,拆行装...
江苏省-宿迁-宿城区蔡璜
蔡璜(生卒年不详),字渭侯,号东岩。宿迁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拔贡,康熙三十三年任山西盂县令。就任不久,盂县连遭三年大旱,蔡及时上报灾情,请求援救。灾后指导有方,生产恢复甚快,财政收入大增。于是动工修复安阜楼、时辰亭、肃余楼、三义庙,重建常平仓,加固大贤村河坝,架设御枣口木桥等。他还大兴当地文运,积极倡立义学,关注民间文化建设。他下车伊始,便研读明嘉靖《盂县志》,了解社会民情,并决定亲自主持续修《盂县志》。由于蔡璜与僚属广搜博采,去芜存精,集思广益,编纂态度认真严谨,故续志深得后人称道,被视为盂县历史上承上启下的扛鼎之作。他在盂县任职5年,勤政惠民,政绩斐然。康熙三十八年,蔡璜被推荐为三晋第一贤令,并被擢升。民众上书请求将其留住,未得准允,于是在他离去后,于芹泉驿建立去思碑以为纪念。
江苏省-宿迁-沭阳吕昌际
吕昌际(1735~1807),字峄亭,号莱园。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生,沭阳县人。著名清官吕又祥长子,为官清正,执法严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贡生援例授县丞,到广西就职,改捐布政司理问。河督李清时推荐留用河东,补商虞通判,不久调捕河通判。他舟行至戴庙闸,见堤北积水无处宣泄,且水高出运河数尺,遂决定开运河堤放水,得良田百顷。后升任山西平阳府知府。时大旱,他力请轻徭征,借社、义两仓存粮济民。修平阳书院,栽培人才。金川之役,军需要银37万两,他劝谕大户捐银,10日内完成,平民分文未出。他任太原知府,旧有应差铺户太多,他一律革除。太原豪右欺压百姓,官府奈何不得。他断然捕数人,严加惩治,合郡安定。所属张义、永康二村,水利纠纷30年,始终未能解决水淹,他率民疏浚,又筑风峪口石坝,防汾河冲堤,使晋阳免水患。太原人为他建祠于河堤,造像祭祀。乾隆四十年,因政绩优异授冀宁道,权按察司事。他执法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