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昂,宋时自新安(今安徽黄山)迁南海(今广东佛山)大桐乡,卷一谱序、目录、凡例、校勘记、家训、前人序文、上世源流图攷,卷二宗支图,卷三世系录,卷四庙记、牌记、墓志,卷五文集,卷六诗集。
岭南大同程氏族谱六卷(广东佛山)简介资料
2009年据清光绪24年(1898)写本
岭南大同程氏族谱六卷(广东佛山)相关文献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程本
程本(生卒年不详),字孟中,明城镇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岁贡,任安徽广德州判官。时广德州域内发生蝗灾,州官和下属均束手无策,程本发布告示称:“捕捉到一升蝗虫的给一升粟,捕捉到一斗蝗虫的给一斗粟。”百姓争先恐后地捕捉蝗虫,三天时间便把蝗虫捕捉尽了,庄稼获得好收成。当时,涂相被降职调到广德州,与程本同在广德州衙门任职,涂相器重他。后来,涂相担任佥事(在按察使下设佥事分辖各道),领兵守备岭南西道时,派人慰问程本。程本回访以表答谢。涂相问他有什么要求,程本答:“我只是来回访而已,没有什么要求,也没有需要托办的事。”当地人想宰牛为他祝寿,借祝寿名义送给他五百金,他不接受。任期届满即回乡,所带行李只有图书数卷而已。
广东-佛山-禅城区程景宜
程景宜(1864~1934年),字竹韵,号龙湖叟,别号篆香室主,佛山镇人。他擅长绘画山水、花鸟、虫鱼,风格清淡雅逸。兼擅书法,以写篆书、隶书著名,其工作室命名为“篆香”,可见他对篆书的钟爱。他尤善以铁笔创作书画,开佛山烙画之先河。他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桃李甚众。后来,他在广州西关寓所设立尚美画社,授徒10多年。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11月),倾向革命派的刊物《时谐画报》创刊,总代理处于广州十八甫六雅斋内。此刊物32开18页,西式横钉,有光纸石印,旬刊。参加和绘制图画的有程景宜等21人。主要内容有:图画分时事和政治讽刺画;文字分实业、小说、文类、谈屑、剧本、汇电、汇报(外省,各国)、广告等栏目。
广东-佛山-顺德胡亦常
胡亦常(1743-1773年)字同谦,号豸浦。均安豸浦人。性至孝,有大志,好古学。乾隆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年二十五,即以诗名,以五言最为出色。主要成就著有《赐书楼诗集》。钱大昕称其诗“妙悟天成,能于南园五子外自成一家”,《粤东诗海》亦称其“敏悟高妙”。入都后,与钱大昕交。既下第南归,与戴震同舟,手录其所著书,拟刊之。又致书钱大昕,欲志于经术。以多啖瓜粜解喝,得胃寒疾,抵家病卒。殁后,钱大昕为著墓志铭,村民立牌坊纪念之,上题“豸浦”二字,并以为村名。其为诗妙悟天成,能于南园诸子外,自成一家。所著有《赐书楼诗集》,《清史列传》行于世。
广东-佛山-南海程可则
程可则(1627~1676年),别字周量,又字湟溱,南海九江大同人,其祖先自河南迁来南海,曾在佛山松桂里居住。父亲是教书先生,可则幼承家教,5岁读书,能过目不忘,10岁能文,有“神童”之称,至青年时,下笔如云涌泉流,千言立就。清顺治九年(1652年)程可则参加会试,本已获得第一,后在复查时被主考官挑剔他没有按照规定格式和字数答题,竟以“悖戾经旨”为理由被除名,取消其参加殿试的资格,考官学士胡统虞等也因此而获罪。顺治十七年春应阁试,授以内阁撰文中书之职。康熙八年(1669年),任户部主事,继升员外郎,督理左翼仓务。康熙十年,升任兵部郎中,奉旨往山西调查大同总兵赵良栋冤案,终使冤案得到昭雪。他回京复命,证据充分,言词畅达,康熙皇帝十分高兴,对身边大臣说:“如果不派人去复审,赵良栋一定冤枉而死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出任广西桂林府知府,以机敏干练出名,人服其才。可则为官,办事秉公谨慎,事...
广东佛山南海西樵山大同村戴氏大宗祠
西樵山南麓五六公里有个叫大同村的小村庄。《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村民风淳朴,书香浓郁,贤人辈出。考究村名,顾名思义,古代给孩子起名,常常从四书五经中寻找灵感,当初建村的戴氏先人,很有可能是饱学之士,受《礼记·礼运》影响,给村庄起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字——“大同”。村民祖先来自江南戴鸿慈佛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百多年前,清廷军机大臣戴鸿慈就是西樵山下的大同村人。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关,职掌着每日晋见皇帝,共商处理军国大事,并奉旨对中央各部及各省官员发布皇帝御旨,可以说是中央政府的神经中枢。1909年和1910年,戴鸿慈任军机大臣,《南海县志》说:“清朝二百余年来,吾粤由军机入相者,惟鸿慈一人。”意思是说,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广东人担任军机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