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书法

书法

您可以为此词条添加一条概述!
书法简介资料
1987 年
抽象画
斑点派
书法相关文献
书法
书法,
查看全文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智永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智永,智永僧法极,字智永,王右军七世孙,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号永禅师,山阴人。智
查看全文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名家书法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名家书法,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会稽人,自号“四明狂客”。年轻的时候就以
查看全文
书法
东亚书法中国知名文人梁启超的书法作品东亚书法的典型概念是“蘸墨、握毛笔、写汉字”,讲求线条挥洒中透露出来的那股书卷气。书法被认为是东亚的重要艺术和最优雅的写字形式。写好汉字,历来都是一种素养,它源自中国书法,受东亚文明社会敬重并被广泛实践,包括:中国、日本、越南、朝鲜。中国书法是东亚书法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是东亚书法的统称,因为书写的字体大多是中国的文字汉字,所有的东亚书法也是最早由中国传过去而演变出来的。除传统文房四宝外,近来因书写工具的革新,更有硬笔书法的兴起。蒙古书法蒙古帝国御玺上用的即为蒙古书法,这是在贵由寄给教宗依诺增爵四世的信上找到的蒙古书法(英语:Mongoliancalligraphy)是蒙古的书法,和东亚书法类似,蒙古书法主要也是用毛笔写成。蒙古书法使用传统的蒙古字母,在2013年,蒙古书法列名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南亚书法尼泊尔书法尼泊尔书法主要是由兰札文所写...
查看全文
书法大师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创立“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出身书法世家,勤奋练习,形成独特风格。苏轼曾高度评价其书法。颜真卿不仅书法造诣深厚,还性格正直勇敢,为官清廉,安史之乱时固守平原,大破敌军。唐朝藩镇制据时,他挺身而出劝导叛军,最终因坚守原则而被害。
查看全文
书法相关标签
斑点派作品
家族谱大览
4.馀氏宗谱, 4, 卷4: 谱例,谱论,世系书法等, 194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笃厚堂, 民国34[1945].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远祖 : 由余. 系出姒姓. 世居西戎.为秦上卿,封于祁下. 余姓始祖 : 余晋. 由余次子. 因秦内乱,遂就封邑,乃以父字为氏. 海康始祖(11世) : 余全. 自雷州转徙海康. 江西始祖(45世) : 余补,原名道潜 ; 余稔. 相偕迁居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派一世祖 : 余敬二. 德隆公次子. 补公之后. 晋公之51世孙. 黄冈始迁祖 : (宋) 余克勤,字思济. 元明公三子. 稔公之后. 由江西瓦屑坝迁居湖北黄冈孔夫子河. 余家河立祠祖(16世) : (明) 余圣二. 黄冈柳林余家大塘湾祖(16世) : 余圣三. 英山始祖(21世) : (清) 余修复 ; 余修恒. 光魁公之子. 相偕自黄冈孔夫子河迁居安徽英山东乡东中河. 英山县现属湖北省. 黄土岗支祖(23世) : 余昌位. 世德公长子. 顾岗支祖(25世) : 余有松. 必升公长子. 明誉公之后. 由余家河迁居顾岗. 江西瓦屑派行第(1-7世)似为 : 敬福维贵宗彦阙 黄冈派行第(1世起)似为 : 克召安华 正友兴宗国 玉成龙文列 圣大(廷)明修光 化世昌必有 荣佑启承天. 英山派行第(20-26世似为) : 光修世昌必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余氏族谱
浏览:100
海曲郑氏诗抄郑培义书法集
海曲郑氏诗抄郑培义书法集
浏览:0
1.法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民国年间[19--?]. -[12]双叶 谨存余庆录一册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1.法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清年间[19--?]. -2册 : 世系表 谨存卷3, 4 版心题 : 法氏宗谱 第一世祖 : 法若正(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利川书氏派谱
1899年发行。 国立中央图书馆 写李天书一家行装的书。 收集了从1899年到1899年的伊川一家的传记。
浏览:0
王氏
王氏
浏览:17228
书法导读知识
兰亭集序书法
兰亭集序书法
“兰亭集序”的概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主要探讨它的内容和文学性,另一类是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集序》,主要偏重于书法艺术的考察。这里指的是后者。兰亭集序是晋代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时写出的作品,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被赞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兰亭集序》的摹本主要有五种:冯承素摹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虞世南摹本虞本是唐代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褚遂良摹本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骨洒落,深得兰亭神韵。黄绢本所用绢本,纸上的效果不易体现出来。因第四行“领”上加“山”,故又称“领字从山本兰亭”。再加上年代的久远,绢色陈旧泛褐,使之与当时的艺术效果有了距离。但主要的笔意、字形,仍然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笔与笔、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都表现出了映带关系和顾盼姿态。欧阳询定武本定武本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浏览量:1389次
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的大臣和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董其昌擅长山水画的创作,师承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他的画笔触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他在画中多喻以佛教禅宗思想,被誉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董其昌的画作代表主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董其昌除画作上有所成就,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董其昌的书法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其中以行草书造诣最高。董其昌处于赵孟頫、文徵明书法盛行的时代,除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影响外,他的书法还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他的书法被评为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的书法作品有《戏鸿堂帖》。据说,康熙还曾亲自临写董其昌的书法,使得董书风靡一时,甚至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
浏览量:1994次
蔡襄书法
蔡襄书法
蔡襄,字君谟,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查学家。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 蔡襄一生中最大的艺术成就莫过于书法,其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书法诸体皆精,尤以行书、楷书、草书最为精要。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代表作有《自书诗帖》《山堂诗帖》《纡问帖》《人睿帖》《百幅帖》等。《自书诗帖》是蔡襄行书中的精品,运笔飘逸,风神妍媚。
浏览量:1776次
王羲之书法作品
王羲之书法作品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有“书圣”的称呼,其擅长隶书、草书、楷体、行书等。王羲之自幼喜爱书法,在父亲王旷、叔父王廙的教导下启蒙,后来又跟着姨母卫夫人学习书法。王羲之的字并不是沿袭某个老师的风格,而是将其全部融会贯通。“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字其实是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可以草书、行书、楷书分类。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穰帖》、《龙保帖》、《上虞帖》、《长风帖》、《贤士帖》、《飞白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奉橘帖》、《孔侍中帖》、《寒切帖》、《都下帖》;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佛遗教经》。
浏览量:1681次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平安帖
《平安帖》,是王羲之的书法精品力作,因隔水上标题“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平安帖”而名。曾被乾隆帝盛誉可以媲美“三希堂”瑰宝,《平安帖》可称顶级藏品,《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著录,四行,四十一字。释文: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岁忽终。感叹情深。念汝不可往。得去十月书。知姜等平安。寿故不平。复悬心。顷异寒。大意: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诸人,岁月如逝,转眼又快要到年终了,深为感叹。我很想念你们,但又不能前往见你们。收到你们去年十月的来信,知道、姜等人的近况尚好,只是寿的旧病尚未恢复,令我十分担忧。最近天气异常寒冷。
浏览量:148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