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简介
安徽省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简介,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皖南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东,距县城12公里,龙川是大坑口的古称
安徽-宣城市-绩溪县胡匡衷
胡匡衷(1728——1801),字寅臣,号朴斋。安徽绩溪人。岁贡生候补训导,赠承德郎,官户部广东司主事,累赠资政大夫。笃学好古,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以经论政,不苟与先人同异,著述卓然可信。绩溪古为徽州属县,自从出江永、戴震以来,学风弥盛。胡匡衷生平以孝友为乡里所重,绩学敦行,于经义多有所发明,尤其精通《礼》学,尢以《仪礼释官》为代表。此书之作,胡匡衷以《周礼》所记皆天子之官,特详考《仪礼》诸篇所见诸侯之官,分别胪列,根据注疏,采摭其他经传,次第诠释,汇为一编。自清乾嘉以来,研究周代侯国官制当以此书最为详审。其治学体现了徽派朴学严加考据的特点,在所著《周易传议疑参》之中,折程朱之异同,补其罅漏,多采宋、元各家羽翼程朱之说,以相订正,而尚能时出已见,“于二书深有裨益。”胡匡衷所著述除《仪礼释官》而外,尚有《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考》、《井田出赋考》、《畿内授田考》、《郑氏仪礼目录校证》、《礼...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胡余德
胡余德(1762-1845):清绩溪上庄人,名正,字端斋,号荣朗,徽墨著名制造者。墨工出身,后改“开文”为店号,制造并营销徽墨,蜚声海内,人称“胡开文”,他制墨精于原料选配,对生产工艺要求严格,质量过硬,和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墨家”,所制“苍佩室”墨,造型新颖,墨质精良,曾为贡品,蜚声文坛。他的墨模十分精致,有“西湖图”、“黄山图”、“圆明园图”、“棉花图”等几种,经营墨业,除在休宁设有总店外,分店几遍全国。所制“地球图墨”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创徽墨生产兴盛时期。胡余德(1762—1845),又名正,字端斋,号朗荣。胡余德经历了胡开文墨业创业、守业和创名牌的艰辛,是胡开文墨业承前启后的鼎足人物。他少小入店为徒,20岁就担负起负责休城胡开文制墨的重任,同时又肩负屯溪胡开文的销售、原材料的采购工作,整个胡开文家族的经济重担也压在他身上。其父病故后,遵遗嘱继
安徽-宣城市-绩溪县胡培翬
胡培翬(1782——1849),字载屏,号竹村,又号紫蒙。安徽绩溪人。胡匡衷之孙,胡秉虔之侄。嘉庆二十四年(1819)殿试二甲进士,官内阁中书,擢升户都广东司主事。道光十年(1830)因窜稿假照案牵累降二级调用,查无所污,十三年(1833)复原职。胡培翚宦海沉浮数年,《清史稿》记载:“居官勤而处事密,时人称其治官如治经,一字不肯放过。绝不受财贿,而抉隐指弊,胥吏咸惮之。”可惜始终无知遇者,归乡后创建东山书院,之后为东南大吏延聘,主讲于钟山、惜阴两书院以及徽州、江宁、云间、庐州、泾县等地书院,一以引翼后进为已任。平生笃信友谊,将好友郝懿行、胡承珙遗书先后付梓刊印。绩溪胡氏自明诸生东峰以来,世传经学。胡培翚幼承家学,为学渊源于先世,故治经一循家法,于《礼经》见解独深。与其祖胡匡衷、叔父胡秉虔皆长于《三礼》,史称“三胡礼学”或“绩溪礼学三胡”。后业师汪莱与凌廷堪,加之时徽州地区考据之风日盛,江永...
绩溪县
概括绩溪县是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西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县域为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素称“宣徽之脊”。境内大鄣、大会、大獒三山鼎立,从东北向西南、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的清凉峰海拔1787.4米,是绩溪的最高处;南端的江村环海拔125米,是绩溪的低谷。徽岭山脉绵亘中部,分县境为岭南、岭北两部分,两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境内河流交错,沟谷纵横,2千米以上的天然河流136条,总长831千米。主要河道登源河长55千米,扬之河、大源河各长40千米,三河流域面积582.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2.6%。此外,戈溪、黄石坑、徽水、大鄣、卓溪等河皆长15千米。北流之水属长江水系;南流、东流之水属钱塘江水系。绩溪生物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75.4%,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绩溪建于唐永泰二年(766),唐至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