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皮浪学说概要

皮浪学说概要

《皮浪学说概要》(PH)分三卷,第一卷(PH 1)是怀疑论的基本纲要,涉及怀疑论的概念、缘起、论述、标准、目的,论式,表述以及怀疑论同相近哲学的区别,第二卷(PH 2)是对逻辑学问题的反驳,第三卷(PH 3)是对物理学和伦理学问题的反驳。

《皮浪学说概要》中文译本,除了收入恩披里柯的版本之外,还收录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三个论皮浪哲学的短篇,分别是:第欧根尼·拉尔修的《皮浪与提蒙思想评传》、甫修斯的《埃奈西德》和尤西比乌斯的《亚里士多克勒》。

本书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皮浪学说概要》的全译本,所根据的是洛布经典丛书R.G.Bury编辑的Outlinesof Pyrrhonism (Loeb Classical Library, cambridge, 1933),译者直接从希腊文译出。塞克斯都的著作的史料价值在于它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公元2世纪以前希腊哲学几乎所有流派的主要观点,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希腊哲学绕不过去的一手文献。

皮浪学说概要简介资料
崔延强
皮浪学说概要相关文献
哲学家-皮浪
哲学家-皮浪,皮浪(ΠύρρωνPyrrōn,前365或360年――前275或270年),希腊
查看全文
皮浪
哲学学说1.悬搁判断皮罗的口号是:“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悬搁”(epoche)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他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可判断的。由于这一原因,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因此,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它们,而应该无意见,不介入,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真正采取这种态度的结果首先是沉默,然后是没有任何烦恼。“悬搁判断”的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2.不动心皮罗所说的“不动心”指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完全消极的状态,既无思想感情冲动,又无积极的作为。据拉尔修写的传记,皮罗不关心任何事物,也不避免任何事物,对像车祸、摔倒、被狗咬之类的危险无动于衷。有一次,他的朋友跌入泥坑,他径直走过,没有出手相助。又有一次在海上遇到风浪,别人都惊慌失措,...
查看全文
底本学说
底本分类圣经诠释学者分析旧约圣经的内容,认为它们是由不同年代、不同来源的文件,随着历史演进,慢慢被编辑而成。学者根据他们文句的风格不同,将其分析出五个来源:耶和华文献(TheJahwist),简称J典、或耶典,因文集均称呼上帝为耶和华而得名。约成书于前950年前后。伊罗兴文献(TheElohist),简称E典、或伊典,此文献称呼上帝为伊罗兴。约成书于前721年前后。申命记文献(TheDeuteronomist),简称D典、或申典。约成书于前650年前后。祭司文献(PriestlyBook),简称P典、或祭司典。约成书于前538年前后。妥拉编辑者(Torahredactors),约成书于前450年前后。其中,以耶和华文献与伊罗兴文献最早出现,后来又加入申命记文献,被编辑成《摩西五经》。之后,又加入祭司文献,最终则是妥拉编辑者,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旧约圣经。历史
查看全文
共生体学说
历史线粒体和质粒起源的一个模型。1905年,康斯坦丁·梅列施柯夫斯基(英语:KonstantinMereschkowski)最先提出叶绿体是由原先的内共生体形成的这一想法,随后1920年代IvanWallin提出了对线粒体的相同想法。随着人们发现它们含有DNA,这些想法被HenryRis重新提出。内共生假说被琳·马古利斯所普及。在她1981年的《细胞进化中的共生》中,她认为真核细胞起源于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群落,也包括内共生的螺旋体形成了真核生物的鞭毛和纤毛。后一种想法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鞭毛缺乏DNA,在结构之外和原核生物也没有明显相似性。根据马古利斯和多里昂·萨根(英语:DorionSagan)(1996),“生命并不是通过战斗,而是通过协作占据整个全球的”,而达尔文关于进化由竞争驱动的想法是不完善的。然而也有人认为内共生更像奴隶制而非互利共生。有人认为过氧化物酶体可能也具有内共生起源...
查看全文
孔子学说
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他说:“天下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皮氏四修族谱[3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鹿山堂藏, 民国2[1913].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始迁祖 : 皮顺彝,字启良. 明正统初年迁𫞚阳. 景泰二年携子用宽 ; 用勤 ; 用瑾卜居沅江黄荆塘. 芷一房祖 : 皮金宝,字其琛,后称芷一公. 芷二房祖 : 皮金鳞,字思潜,后称芷二公. 芷三房祖 : 皮金礲,原无石旁,字云从.后称芷三公. 𫞚一房祖 : 皮金翔,字耀彩. 始迁益阳,为资阳分支祖.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 益阳县, 华容县等地. 编纂者 : 皮作坡,字伯寅 ; 皮作康,字时昭 ; 皮锡露,字敬荃.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皮氏四修族谱[3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鹿山堂藏, 民国2[1913].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始迁祖 : 皮顺彝,字启良. 明正统初年迁𫞚阳. 景泰二年携子用宽 ; 用勤 ; 用瑾卜居沅江黄荆塘. 芷一房祖 : 皮金宝,字其琛,后称芷一公. 芷二房祖 : 皮金鳞,字思潜,后称芷二公. 芷三房祖 : 皮金礲,原无石旁,字云从.后称芷三公. 𫞚一房祖 : 皮金翔,字耀彩. 始迁益阳,为资阳分支祖.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 益阳县, 华容县等地. 编纂者 : 皮作坡,字伯寅 ; 皮作康,字时昭 ; 皮锡露,字敬荃.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皮氏五修族谱[3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鹿山堂藏, 民国31[1942].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微卷中,本谱前16卷与后16卷颠倒拍摄. 迁沅始祖 : (明) 皮顺彝,字启良. 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徙居沅江黄荆塘. 生三子用宽 ; 用勤; 用谨. 芷一房祖 : 皮用宽,字大受. 五派皮金宝,字其琛,后称芷一公. 芷二房祖 : 皮用勤,字克敏. 五派皮金鳞,字思潜,后称芷二公. 芷三房祖 : 皮用谨,字大伦. 五派皮金礲,字云从,后称芷三公.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编纂者 : 皮鉎光,字金固 ; 皮作康,字时昭 ; 皮钵光,字芷隣 ; 皮作琼,字彩珍.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皮氏四修族谱[3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鹿山堂藏, 民国2[1913].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始迁祖 : 皮顺彝,字启良. 明正统初年迁𫞚阳. 景泰二年携子用宽 ; 用勤 ; 用瑾卜居沅江黄荆塘. 芷一房祖 : 皮金宝,字其琛,后称芷一公. 芷二房祖 : 皮金鳞,字思潜,后称芷二公. 芷三房祖 : 皮金礲,原无石旁,字云从.后称芷三公. 𫞚一房祖 : 皮金翔,字耀彩. 始迁益阳,为资阳分支祖.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 益阳县, 华容县等地. 编纂者 : 皮作坡,字伯寅 ; 皮作康,字时昭 ; 皮锡露,字敬荃.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皮氏五修族谱[3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鹿山堂藏, 民国31[1942].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微卷中,本谱前16卷与后16卷颠倒拍摄. 迁沅始祖 : (明) 皮顺彝,字启良. 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徙居沅江黄荆塘. 生三子用宽 ; 用勤; 用谨. 芷一房祖 : 皮用宽,字大受. 五派皮金宝,字其琛,后称芷一公. 芷二房祖 : 皮用勤,字克敏. 五派皮金鳞,字思潜,后称芷二公. 芷三房祖 : 皮用谨,字大伦. 五派皮金礲,字云从,后称芷三公.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等地. 编纂者 : 皮鉎光,字金固 ; 皮作康,字时昭 ; 皮钵光,字芷隣 ; 皮作琼,字彩珍.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皮氏四修族谱[3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鹿山堂藏, 民国2[1913].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始迁祖 : 皮顺彝,字启良. 明正统初年迁𫞚阳. 景泰二年携子用宽 ; 用勤 ; 用瑾卜居沅江黄荆塘. 芷一房祖 : 皮金宝,字其琛,后称芷一公. 芷二房祖 : 皮金鳞,字思潜,后称芷二公. 芷三房祖 : 皮金礲,原无石旁,字云从.后称芷三公. 𫞚一房祖 : 皮金翔,字耀彩. 始迁益阳,为资阳分支祖. 散居地 : 湖南省沅江县, 益阳县, 华容县等地. 编纂者 : 皮作坡,字伯寅 ; 皮作康,字时昭 ; 皮锡露,字敬荃.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