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宗师】陨落的神星,一代科学巨匠郭守敬
公元1271年12月18日,大蒙古国可汗忽必烈下诏改国号为“大元”,元朝建立。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正当忽必烈南征北战之际,一颗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即将在这个新兴国家散发耀眼的光芒。他就是集水利、数学、天文成就于一身的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出生寒微,祖父相依公元1231年(金哀宗正大八年),郭守敬出生在河北邢台一间简陋的农舍中。郭守敬父母早亡,从小和祖父郭荣相依为命。祖父郭荣学富五车,尤其精通算数和水利,很早就发现了孙子天分过人,便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郭守敬勤奋好学,别的小孩都在嬉戏玩闹的时候,小郭守敬蹲在地上算祖父出的混合计算题;别的小朋友围在一起斗蛐蛐的时候,他在用树枝编织简陋的浑仪。艰苦求学,钻研发明1248年,有“行走的百科全书”之称的刘秉忠回乡为父守丧,并在邢台紫金山收徒讲学。刘秉忠是忽必烈的心腹谋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有丰富的建筑经验,曾亲自设计营建了元大都(今北京)皇城。听说刘秉忠...
联星
发现联星这个术语是威廉·赫歇尔在1820年率先使用,当时他写道:现代的定义,联星一词通常只局限于围绕共同质心的一对恒星。联星可以用望远镜或干涉仪的方法解析成为目视联星。对于已知的目视联星,多数都只观察到部分的曲线路径或圆弧,而还未观察过完整的周期。此图显示有两颗恒星的系统。双星是更常用的术语,泛指在天空中看起来是在一起的一对恒星。在英文之外的语言,很少会对这两者加以区分。双星可能是联星,或只是两颗在天空中似乎是在一起,但与太阳的神距离却是截然不同的。后者的名称应该是光学双星或是光学对。自从望远镜发明以来,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早期的例子包括开阳和辅和十字架二(南十字α)。开阳,位于大北斗(大熊座中的星群),在1650年就被乔万尼·巴蒂斯塔·里乔利观测到是双星(可能更早就被卡斯特里和伽利略观测过)。在南十字座明亮的十字架二是神父冯坦纳(FatherFontenay)在1685年发现的。因为两颗...
脉冲星行星
发现脉冲星的行星通常以脉冲计时来倾测,因脉冲星的自转速度几乎不变,因此人们透过精密的仪器来侦测脉冲的变化,较易便可推断到该脉冲星是否有行星存在,并可透过变化的出现计算行星公转周期。首颗被发现有行星的脉冲星为一颗毫秒脉冲星。因为其环绕的恒星独特性,所以是最早被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于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鲁·莱恩(英语:AndrewLyne)宣布他发现了一个环绕着脉冲星PSR1829-10公转的行星。但是,他后来收回了此宣布,令到最早被发现的脉冲星行星仍然是PSRB1257+12的行星。于1992年,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森和戴尔·费雷欧(英语:DaleFrail)宣布他们发现了脉冲星PSR1257+12的行星系有着多个行星。他们于1983年发现PSRB1257+12号星体中有不寻常的发现,在较后的1990年确认是脉冲星,并在1992年确认其有行星。这是最早被发现的系外行星。他们随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