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先祖七人于明初由湖北武昌徙居陕西浦城孙镇,二、四、六、七兄弟分迁他处,其中一人迁居黄陵。传至元亨,约于明万历间寄迹太贤。 卷一先祖踪迹,卷二世系,卷三人物简介,卷四宗教文化。
黄陵太贤孙氏族谱四卷(陕西黄陵)相关文献
杜甫月夜祭黄陵(图)
杜甫月夜祭黄陵(图),读过杜甫“月夜”这首诗的人,或许记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女儿,
陕西省-延安-黄陵县杨偕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调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县)。他在任数次上书议论时政,并呈送所写文论,因被召试于学士院,未中,改永兴军(治今西安市)节度推官。又上书论陕西边防策略,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受人荐为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曾因直言被贬,又转为三司度支判官。郭皇后被废,他与范仲淹等人进谏,被罚金。民女陈氏选入宫,皇帝拟立为后,他上书进谏。数次评论朝廷升降官吏的弊政,为仁宗所采纳。擢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查清定州(治今河北定县)知州夏守恩贪赃数万,晋龙图阁直学士、知河中府。西夏侵犯宋边境,夏竦任陕西经略使,提出增置士
陕西黄陵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
2011年4月以来,在延安市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建设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黄陵县阿党镇寨头河村的战国时期[注: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墓地展开了详细勘探和系统发掘。目前,已发掘墓葬90座、马坑2座以及殉埋青铜短矛的方坑1座。寨头河墓地位于洛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北岸的一处舌形坡地上,西南凸向河床。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土坑,东西向居多,另有13例南北向墓葬分布于墓地边缘地带;墓主头向以东向居多,南北向墓葬头向均朝北;葬式以仰身直肢为大宗,还发现屈肢葬6座、二次葬5座和解体葬1座;大多数墓葬内发现有棺、椁等朽木灰痕,葬具有单棺和一棺一椁两类。墓室规模以2.5×1.5米为界,划分为大、中、小三类,似有等级差异。发现的两座马坑与大型墓葬相去不远,均为东西向,各殉埋两匹马,马头向东,南北并列,卧姿规整...
陕西黄陵县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
寨头河墓地出土铜器小件
M7出土铜鼎
最深入中原腹地的戎人遗存,填补陕西境内“西戎”考古的空白2011年4月以来,在延安市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建设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黄陵县阿党镇寨头河村的战
黄陵寇氏村庄店子湾由来
黄陵店子湾立庄先祖:寇澄清,字月影,顺治十六年(1659)岁贡生任商州镇安训道,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官,明末奉政大夫寇继祖次子,蓟镇赞畫寇登孙,明宛平县官归县丞寇三畏曾孙,寇家河寇恕第七代裔孙。室孺人刘氏育四子修仪、修贞、修龄、修爵,寿七十九归葬邑南塬清宁堡东,约1700年夫妇俱迁葬黄陵张家寨村西庄嶺瓦子渠,其子孙迁居立庄清宁堡,民国时期清宁堡改为店子湾村。《中部县志》载:寇澄清,字月影,嗜酒喜诗,尤善诙谐,不以贫穷自累。高谈阔论,四座生风,傲世玩物,翩翩乎风骚之士也。成明经,任镇安县训导,师范尊严,不避权贵。既致仕,啸傲林泉,享寿八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