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始迁祖廷同,清代人。迁台二世祖正忠。后裔散居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安溪紫云正忠公派下黄氏家谱(台湾省台北市)简介资料
安溪紫云正忠公派下黄氏家谱(台湾省台北市)相关文献
吉公派下世系
吉公派下世系,吉公派下世系,划为凌姓得姓后近祖世系。这段世系在江西虔南(现今寻乌)、广东嘉应(
紫云派-安溪黄氏族谱序
夫本必有根,根大则枝盛。水必有源,源深则流长。山岭下随业而居,亦广其财,两遭兵焚,不伤其人。十四翁生廿二郎,及卅八郎,传至於应等,流役人多。
支分派别矣。然世世相传,难悉具载。惟各亲支流接,乃我祖一脉相贯,绳绳如是也。县治先号小溪场,保太十三年。詹敦仁朱监场事,守泉节度使,留从效,始立县,曰清溪县。宣和三年,贼营号清溪洞,恶其名,遂改
寻祖溯源之安溪温姓(下)
分布据2004年12月安溪县有关部门人口资料统计,安溪温氏共2073人,在当时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50位。谱牒1.《温氏族谱》为蓬莱镇岭东村崎兜、金谷镇金东村小洋、湖头镇美溪村下溪三地温氏总谱。历代有三次编修,均于“十年动乱”期间被毁。1995年重修。蓬莱镇岭东村崎兜、金谷镇金东村小洋温氏昭穆:名行:志士肇基,文章显丕,敬宗尊祖,名达丹墀,治家训法,友恭仁慈,辅国安民,华夏腾飞。(注:金东小溪温氏,改“志”为“部”)字行:荣敦奋道淑,甫有子孙贤,忠孝崇原本,公侯奕世延,簪缨垂千古,诗礼传万年。2.金谷景坑《温氏族谱》始修于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续修,2003年三修。自四世起昭穆:名行:宗保大应魁孔元,日开谟烈道斯存,云礽迪哲飞鹏志,忠孝相承定永敦。字行:积子君士文世懋,垂芳诗礼燕孙谋,高贤踵起联科第,对策朝端焕乃猷。湖头美溪温氏昭穆同上。3.《琳边温氏族谱》城厢镇中标村...
寻祖溯源之安溪翁姓(下)
分布据2004年12月安溪县有关部门人口资料统计,安溪翁氏共5937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32位。主要分布在龙门、感德两镇。族谱昭穆1.《科榜翁氏族谱》为安溪龙门科榜翁氏后裔修纂的总族谱,包括龙门镇榜寨村科榜、美内村、美顶村岭顶、光孝村山坂等地及凤城镇凤山居委会的翁氏。族谱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始修,历经道光十七年(1837年)、咸丰七年(1857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38年(1949年)四次续修。1999年以1949年谱为基础进行五修,采录50年间族人的繁衍变化。全套共三册,精装印刷本。昭穆:治斋派下自二世起:训、克、秉、子、日、宗、启隐斋派下自九世起名行:文元士允有,金壬志仁和,天赐平安福,民赓雅颂歌,及身勤作善,奕世庆登科,忠孝维家国,雍容咏大罗。2.《清溪翁氏族谱》为安溪湖头翁氏后裔修纂的总族谱,包括湖头镇庙巷居委会和湖三村、湖四村、半岭村等地...
寻祖溯源之安溪白姓(下)
宗祠1.同安窑头白氏祖祠位于同安县西柯乡瑶江村,乙辛坐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祖伯尚德因事遭害,伯仲三人散居各地避难,祖祠因而荒置,嗣后倒塌为墟,被当地豪强所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入安众裔念木本水源,据证力争,终获胜诉,在原址始建祠堂,供奉祖先。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先后三次修建。1964年,祠堂被当地改建为瑶江小学。1978年,新加坡白氏公会应海内外族亲要求,捐资2.2万元帮助瑶江小学拆迁另建,并授权白凤毛、白坤田、白义路、白河沟等组成宗祠建委会,1988年兴工重建,填高1.2米,次年10月竣工,1992年3月举行落成庆典。2.安溪榜头白氏大祖祠称“华汤祖祠”,位于榜头华汤,因而得名。二世白温泉因福海后林僻居而徙于此。后裔建为祠堂。明天启二年(1622年),七世白敦鲁宦成而归,为避水患,集族众,筑堤岸,抽后10武(5步),始建祖祠。清顺治、乾隆年间两次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