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吴朝士

吴朝士

吴朝士
吴朝士简介资料
吴朝士相关文献
吴兢简介。唐朝玄宗时期谏议大夫学士吴兢生平
吴兢简介。唐朝玄宗时期谏议大夫学士吴兢生平,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
查看全文
唐末朝士
唐末朝士,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查看全文
吴士连
参考文献《东南亚历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ISBN978-7-5326-0222-3(中文).
查看全文
吴士鉴
生平吴士鉴为吴振棫曾孙,吴庆坻子。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中进士,殿试高居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读。后曾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著作吴士鉴以评骘金石、考订碑板和精研史籍而闻名。主要著作有:目录学论著《补晋书经籍志》4卷《清宫词》《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诗文集》参考文献吴士鉴朱汝珍《词林辑略》
查看全文
中村吴氏士伸公祠
会昌中村吴氏士伸公祠,座落于中村乡文水阁新屋,系士伸公创建于乾隆年间,座西南向东北。总面积二百一十九平方米,土木结构,于二0一三年重修。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海州吴氏征士公派世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1000-1978 始祖吴仁裕,仁乡一世吴国华的子孙录,序言,范例,文所沿革,征事工商界
浏览:0
9.吴氏族谱, 卷9, 立祖 光宇 13世士智公起, 192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3[1924]. 10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明) 吴珏(钰), 原籍吴西抚州府临川县, 迁楚之太仙里昔归麻邑,今隶黄安(1952年改红安). 生子一: 吴崇七. 珏公派下分支祖(6世): 吴伯琴(东分) ; 吴伯箎 ; 吴伯珠(西分) ; 吴伯庆(北分) ; 吴伯敛(南分). 均为吴子元,字天泳之子. 此谱为伯琴, 伯珠二公世系. 东分伯琴公子兆盛公各房派下支祖(11世): 一房: 吴伟学. 三房: 吴好学 ; 吴太学. 四房: 吴盈学 ; 吴文学 ; 吴念学,字德新. 五房: 吴爱学 ; 吴新学 ; 吴富学,字述文,号赞绪. 东琴公子兆清公二房派下支祖(11世): 吴学高,字尚穆 ; 吴义学 ; 吴三学 ; 吴茂学 ; 吴多学...等. 西分伯珠公下房祖(7世): 吴兆立 ; 吴兆政 ; 吴兆国. 兆立公派下支祖(10世): 吴光金, 吴光瀛, 吴光盛, 吴光信, 吴光堂...等. 兆政公派下支祖(10世): 吴光圭. 兆国公派下支祖(10世): 吴光勤, 吴光思. 辈派字: 祖崇须友子 伯兆文登光 士世宗兴正 名扬礼道长 家成勋业立 尊显发言芳 修德恒基福 行仁克永昌. 散居地: 湖北省红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吴氏族谱 明朝崇祯后裔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我的先祖,占据了不可磨灭的一段时期,为中华古国的文明发展奠定了辉煌成就和丰功伟绩,也是汉人的最后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字元章(原名重八)。所以如今有幸写上这一段荣耀的宗族历史篇章。 在我年少懵懂之时,爸爸总是在空闲的时候给我讲些家族历史故事,而每次我都听的很认真。但是搞不清楚历史故事年代和人物关系。直到学过历史后,才能慢慢的捋顺清楚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于是对氏族演变和宗祖历史追溯更加感兴趣,每遇机会就向族人长辈们打听家族的历史,版本颇多但大至相同。 虽然本族姓吴,但家族长者一直口口相传一句口谕:朱吴一家!就是说我们这一支族脉原本姓朱,原因是朝代更迭,先祖逃难无奈之举才隐姓埋名,改朱姓吴。 据家族祖普考证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朱由检)正是我的祖宗,相传在政治变革起义军功进明宫,明朝濒临灭亡之时,先祖在北京的景山上自缢,誓死不降以身殉国。时局动乱之际,崇祯帝的第三个皇子朱慈烔(后改姓吴孝字双全),跟从奶妈吴氏乔装布衣逃脱出城。拔山跃海奔赴故里蓬莱,自此以后我们的宗祖就改成奶妈的吴姓。 高祖朱孝跟随奶妈来到山东的登州府,现在的蓬莱南关窑房瞳东大路落脚,就是奶妈的故乡,自此就在这仙境般的滨海古城隐姓埋名安居生息。山东一直是风调雨顺物资富足。但天有不测风云,盛世恰逢大旱三年之久,庄家颗粒无收,尸横遍野,天灾人祸百姓只好举家逃荒各谋生路。 我的高祖吴玉相和吴姓族人长途跋涉北闯关东。来到了东南沿海一个北方小渔村叫青泥洼,就是现在的大连。然后一直北上来到千年古城复州县,现在的复州城镇。在城南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定居下来,具体位置不祥。过了几十年后又搬迁到了复州城西南60里的长兴岛,多年后迁岀岛外,就是我的岀生地孙家村。家谱记载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世耳孙,而家族的长支已有第十四世后人。吴姓家族男丁兴旺!但本支脉的吴氏族人都是背祖离乡(孙家村)在外发展,聚少离多,也可能是社会发展或许有祖坟风水的原因。愿宗亲各自安好,亲情永续。
浏览:0
1.吴旗蔺砭椿树院蔺氏家谱, 1, 目录 前言 简史 世系 1世丹玉公起 雁行 6世士贤公起, 200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重修. 1册(165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一世祖 : (清) 蔺丹玉. 与弟蔺崇玉. 先代于明初自山西省大槐树下徙吴旗县,居三道川蔺砭子(原名枣刺砭). 派祖(4世) : 蔺学收. 丹玉公3世孙. 下三子: 蔺向宽(大门) ; 蔺海生(二门) ; 蔺向兰(三门). 名辈(1至11世)似为 : 玉世*学 向士怀治 彦(文)广(德飞)鹏. 注: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陕西省吴旗县; 及甘肃省华池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17.金氏宗谱, 17, 卷14, 朝侯 士忠 16世景龙公起, 181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绍仁堂, 清嘉庆17[1812]重修. 18册 : 世系表. 编纂者 : 金朝炽,字周盛 ; 金士兰,字泛丛 ; 金士荣,字开榜 ; 金朝灿,字龙光 ; 金士鉴,字阳燧 ; 金士滇,字海涛. 一世祖 : (元) 金省四. 生一子 : (明) 金必信. 由江西徙湖北麻城. 派祖(5世) : 金绍文. 生一子 : 金延舜. 支祖(10世) : (明) 金振珀 ; 金振世 ; 金振玉,字集成 ; 金振芳,字群苏 ; 金振铎,字醒生 ; 金振美,字克成. 皆为绍文公5世孙. 振珀公下房祖(12世) : (清) 金元润,字彩生 ; 金元涌,字文生 ; 金元溶. 振世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泮,字仕由. 生三子 : 金国文,字怀生 ; 金国武,字怀安 ; 金国元,字怀德. 振玉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济,字遂周 ; 金元洛,字显周 ; 金元汲,字敏周 ; 金元治,字时奠 ; 金元汶,字鲁柏 ; 金元洙,字鲁文. 振芳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浤,字大周 ; 金元涵,字𧯆庱 ; 金元泗,字连登 ; 金元泽,字惠周. 振铎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溥,字德周 ; 金元浩,字天章 ; 金元淑,字宗可 ; 金元纯,字雅士 ; 金元澄,字海晏. 振美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凯,字世占 ; 金元濬,字文占 ; 金元泂,字鲁木 ; 金元源,字海占 ; 金元滋,字一占 ; 金元渭,字遇周 ; 金元渊,字大本 ; 金元深,字泽宏 ; 金元淇,字左泉. 排行 : 守大维先志 崇新庆祚康 修齐传祖德 礼义起家祥 延泽英华远 程恩学务光 逢时忠孝显 万(示翼)颂明良.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3.金氏宗谱, 13, 卷10, 朝海 士湖 16世景行公起, 181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绍仁堂, 清嘉庆17[1812]重修. 18册 : 世系表. 编纂者 : 金朝炽,字周盛 ; 金士兰,字泛丛 ; 金士荣,字开榜 ; 金朝灿,字龙光 ; 金士鉴,字阳燧 ; 金士滇,字海涛. 一世祖 : (元) 金省四. 生一子 : (明) 金必信. 由江西徙湖北麻城. 派祖(5世) : 金绍文. 生一子 : 金延舜. 支祖(10世) : (明) 金振珀 ; 金振世 ; 金振玉,字集成 ; 金振芳,字群苏 ; 金振铎,字醒生 ; 金振美,字克成. 皆为绍文公5世孙. 振珀公下房祖(12世) : (清) 金元润,字彩生 ; 金元涌,字文生 ; 金元溶. 振世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泮,字仕由. 生三子 : 金国文,字怀生 ; 金国武,字怀安 ; 金国元,字怀德. 振玉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济,字遂周 ; 金元洛,字显周 ; 金元汲,字敏周 ; 金元治,字时奠 ; 金元汶,字鲁柏 ; 金元洙,字鲁文. 振芳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浤,字大周 ; 金元涵,字𧯆庱 ; 金元泗,字连登 ; 金元泽,字惠周. 振铎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溥,字德周 ; 金元浩,字天章 ; 金元淑,字宗可 ; 金元纯,字雅士 ; 金元澄,字海晏. 振美公下房祖(12世) : 金元凯,字世占 ; 金元濬,字文占 ; 金元泂,字鲁木 ; 金元源,字海占 ; 金元滋,字一占 ; 金元渭,字遇周 ; 金元渊,字大本 ; 金元深,字泽宏 ; 金元淇,字左泉. 排行 : 守大维先志 崇新庆祚康 修齐传祖德 礼义起家祥 延泽英华远 程恩学务光 逢时忠孝显 万(示翼)颂明良.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