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吴地风物—端午乡俗
吴文化—吴地风物—端午乡俗,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江南水乡一带农村中,在端
抗金名将曲端的简介曲端和吴玠有什么仇
抗金名将曲端的简介曲端和吴玠有什么仇,曲端生于官宦之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公元1126年,西夏入侵。曲端被派遣第
南宋名将曲端生平简介曲端和吴玠有什么仇
南宋名将曲端生平简介曲端和吴玠有什么仇,曲端简介曲端生于官宦之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公元1126年,西夏入侵。
江苏省-苏州-吴中郑允端
郑允端(1327~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明朝嘉靖年间,施伯仁的第五世孙施仁又将这些残篇刊印成册,《四库总目》传于世。
嗣师
早期五斗米道的三师,一般指祖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此三师又被称为“三张”。第二代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乃张道陵之长子。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载:天师之子“嗣师”张衡,“志节高亮,隠习仙业”,汉灵帝征他到朝廷做郎中,但他却不愿做官。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十五日,嗣师张衡在阳平山羽化升仙,道众立双碑在阳平治山门。汉唐时期,阳平治山中,设立有主簿、嗣师、系师三个道治。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道部〉引刘宋道经《太真科》载:太上命张陵为天师,命弟子扶翼为嗣师,“传命嗣师,承代基业,行教天人”。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武夷集》之〈赞历代天师〉,其中赞嗣师张衡诗曰:“光和初载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汉灵。夜半玉舆飞紫露,春风春雨满阳平。”元代赵道一编《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明代撰写的《汉天师世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