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鹿长龄

鹿长龄

鹿长龄
鹿长龄简介资料
鹿长龄相关文献
西周鹿邑长子口墓与长国
长子口墓位于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1997年,为寻找"老子生活时代的有关遗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周口地区文化局等单位对太清宫西侧的隐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西周初年的大墓,墓葬平面形状为有两个斜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全长47.75、最宽处7、墓底距地表深8米,有南墓道、北墓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24°。墓内出土有几十件带有长子口三字铭文的铜器,因此将该墓主人定为"长子口"。“长子口”铜簋行觥长子口铭文“长子口”长子口墓为中字形大墓,有南北两个墓道。从己发掘的商周墓葬材料看,一般带墓道的墓主身份都比较高,如殷墟发现两条墓道的有三座,一般认为应是王室成员。山东苏埠屯一号大墓也为两墓道,有人推测墓主人为薄姑氏国君。西周早期大墓发现较少,其中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可能为一代燕侯。这些墓葬大部分属于方国贵族或封君,长子口墓无论墓葬形制还是棺梓制度都比较接近,其身份也应接近。长子口墓带有明显的商...
查看全文
白唇鹿
分布白唇鹿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的高山草原地区,包括了青海、甘肃、四川西部、西藏、云南北部,是现今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目前白唇鹿的实际分布地区比过去已经大大减少,而且呈岛状分散的分布。岛状分布对物种的血缘交换、取食范围等都有不利的影响,是物种临近最后生存的表现。起源与进化第四纪更新世,青藏高原逐步抬升,至晚更新世,高原的特有种类已基本形成。上新世动物的继承者鹿科中的代表种是黑鹿(Epirusawilzheimeri)和斑鹿,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黑鹿的一部分分化为特殊的种属,白唇鹿就是从黑鹿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白唇鹿的化石种和现生种都发现在青藏高原地区,世界上唯一的白唇鹿化石发现于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全新世地层中,此地处于青藏高原腹地,说明整个物种的演化都发生在这一地区。特征雌性白唇鹿白唇鹿体形高大,体长约2米,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鼻端
查看全文
鹿岛鹿角
查看全文
鹿泽长
参考文献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注释
查看全文
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
长颈鹿是世界上最为高大的陆上动物。曾有人量过一头特别大的长颈鹿,高度竟达到近6米。长颈鹿的相貌奇异,体态优雅。它十分警觉,行动极为灵活,长在头上的突出双眼可以同时观察四周的情况,四条硕长的腿支撑着将近一吨重的躯体,奔跑起来,时速能达到每小时60公里。在非洲的草原和森林交接处的片片树林间,可以看到它们嚼食树叶的情景。 在远古的进化初期,长颈鹿的躯体只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