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林子渊

林子渊

林子渊
林子渊简介资料
林子渊相关文献
浙江省-湖州-德清沈林子
沈林子(?—422),字敬士,武康(今德清)人。沈田子之弟。少有德行。一次,与众行于道,见路有遗物,众相抢拾,惟林子直去不顾。后投刘裕(即宋武帝)。21岁时,被封为资中县(今四川资中县)五等侯。东晋义熙五年(409),参加讨伐鲜卑之战,参镇军军事,率军东西出击,皆大胜而归。后参中军军事,转参太尉军事。时郭亮之占据武陵(今湖北长阳、五峰一带)欲谋反,挥师讨伐,留守江陵。义熙十二年,以太尉参军复参征西军事,统管三府中兵,又加建武将军职,率军为前锋,屡战屡捷。刘裕以绥略有方,频频赐信褒奖,为西中郎中兵参军、新兴(今江苏云台山以南、云中山以东地区)太守。母亡,还。葬毕,起任辅国将军,固辞不任,然有关军国大事,朝廷仍常咨询。博览群书,并善文辞,著有诗赋、乐府、表笺等121篇。卒后谥怀伯。
查看全文
林子平
生平林子平父亲叫良通(半次郎),通称源五兵卫,在幕府作官,通晓日本历史,著述很多,因故被削除藩籍,改姓为林氏,称摩诘。林子平与其兄姊不得不到仙台藩医叔父家,由其叔父林通明扶养。林子平的姐姐颇有姿色,又善吟和歌,宝历7年(1757年)被仙台藩主伊达吉村纳为妾,他的叔父和哥哥嘉善被仙台藩主召去,受禄米一百五十石,成为仙台藩士。林子平是次子,1757年随其兄到仙台,成为仙台藩人。子平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喜读历史、地理、兵学、经济等书,性格恬淡,不喜功名,但好学,慷慨有大志,常以天下为己任。自青年时代起即四处游学,不畏艰难险阻,视察各处地形,特别重视海防。他几次去江户,与通跷兰学和关心海防的工藤平助相交,了解到奥羽、北海道一带阿伊努人的地理、风俗情况,因此在海防知识方面,受到很大启发。他又向关心海外情况的桂川甫周了解世界形势,与精通农政、早就关心虾夷(即今北海道及千岛一带地区的泛称)经济的佐藤信季...
查看全文
环渊
参考文献《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查看全文
环渊
战国时思想家。楚国人。一作娟环、便娟,又称娟子、涓子。学黄老道德之术,与詹何齐名。曾讲学稷下,整理老聃语录,成《道德经》上下篇,对保存道家原始思想资料作出了贡献。《汉书·艺文志》著录《蜎子》十三篇,早佚。一说环渊即关尹,与老聃同时。
查看全文
公主岭黑林子镇
此地愿为蒙族牧区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亲王属地,其居民以赫姓居多。颇爱植树,因此这个地方绿树成荫,于是就叫"赫林"。光绪年间又谐音:"合林子",因为"赫"也发音"黑",所以后来便改称为"黑林子"了。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1.罗田林氏三修宗谱, 21, 卷22, 子常 伯渊 6世仕勗公起, 18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清光绪19[1893]三修. 存26册: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林千乙,字秀发. 自莆田迁居黄冈永陵乡大崎山西南二十里. 罗田始迁祖(2世): (元明之际) 林世闻,字远振. 徙居罗田平乡. 世闻公下四子(3世): 林子昭,字万顺 ; 林子芳,字万美 ; 林子常,字万全 ; 林子忠,字万良. 子昭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永,字恒昌. 子芳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鸣,字席显 ; 林伯桢,字嘉植 ; 林伯源,字常达 ; 林伯湖,字万涵 ; 林伯文,字彩章. 子常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金,字符福 ; 林伯春,字符馨 ; 林伯渊,字符厚. 子忠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武,字英杰 ; 林伯南,字炳辉 ; 林伯樊,字炳贤. 派行(1-10世) : 千世子端伯 仕大朝(绍)文希. 增派序(11世起) : 添一生启之应景昌 维英承志兴作庭光 俊秀悠远茂盛久长 周全再继永振宗常. 注: 督修林景鸿,号占春 ; 监修林维瀚,号文卿 ; 督理林景升,号瑞云. 注: 此谱缺卷首2(传畧,叙赞,行状,节略), 卷12(子昭支下仕连公房图考), 卷14(子昭支下仕珍公房图考), 卷21(子常支下伯京公房图考).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林氏宗谱.
浏览:100
24.罗田林氏三修宗谱, 24, 卷25, 子常 伯渊 希咏 11世添相公起, 18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礼堂, 清光绪19[1893]三修. 存26册: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林千乙,字秀发. 自莆田迁居黄冈永陵乡大崎山西南二十里. 罗田始迁祖(2世): (元明之际) 林世闻,字远振. 徙居罗田平乡. 世闻公下四子(3世): 林子昭,字万顺 ; 林子芳,字万美 ; 林子常,字万全 ; 林子忠,字万良. 子昭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永,字恒昌. 子芳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鸣,字席显 ; 林伯桢,字嘉植 ; 林伯源,字常达 ; 林伯湖,字万涵 ; 林伯文,字彩章. 子常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金,字符福 ; 林伯春,字符馨 ; 林伯渊,字符厚. 子忠公派下支祖(5世): 林伯武,字英杰 ; 林伯南,字炳辉 ; 林伯樊,字炳贤. 派行(1-10世) : 千世子端伯 仕大朝(绍)文希. 增派序(11世起) : 添一生启之应景昌 维英承志兴作庭光 俊秀悠远茂盛久长 周全再继永振宗常. 注: 督修林景鸿,号占春 ; 监修林维瀚,号文卿 ; 督理林景升,号瑞云. 注: 此谱缺卷首2(传畧,叙赞,行状,节略), 卷12(子昭支下仕连公房图考), 卷14(子昭支下仕珍公房图考), 卷21(子常支下伯京公房图考).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林氏宗谱.
浏览:100
明宣七郎刘文渊公家谱 [4卷]
原书: [仁化长江 : 文渊公祠], 民国25[1936](广州三元堂承印). 4册 : 世系表, 地图, 插图, 版心题: 长江刘文渊祖家谱. 南派粤仁化始祖: 刘一凤(元). 北派江西大庾始祖: 刘一龙(元). 三世仁化长江支祖: 刘文渊(明初). 散居地: 广东省仁化县及江西省大庾县等地. 收藏者: 中国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浏览:0
连平县谢氏复渊公家普
连平县谢氏复渊公家普
浏览:56690
李氏宗谱 [18卷,首2卷,末1卷](别名:李氏学渊公四修宗谱|李学渊公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27[1938].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皐陶,字廷坚. 唐室支祖 : (唐) 李恪. 太宗第五子. 初封长沙王,进封汉王,徙封蜀王,又改封吴王. 麻城始迁祖 : (明) 李智殷. 东崖公之子. 恪公33世孙. 下六子 : 李学诗 ; 李学礼 ; 李学信 ; 李学敏 ; 李学颜 ; 李学渊. 罗田派祖 : 李学渊. 智殷第六子. 迁罗邑廖家楼,复徙三屋湾. 房祖(一世) : (清) 李岳. 元公第四子. 学渊公之4世孙. 支祖 : 李明鉴 ; 李明恕 ; 李明周. 皆岳公之孙. 鉴公下四分 : 李希颜 ; 李希昂 ; 李希浩 ; 李希鸿. 恕公下二分 : 李希贤 ; 李希元. 周公下二分 : 李希满 ; 李希玉.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李学渊公谱. 卷端题 : 李氏学渊公四修宗谱.
浏览:100
6.宜兴虞山史氏宗谱, 6, 卷6, 世表: 埭渊 55世愈载公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传堂, 公元2015年. 10册: 插图, 人像,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汉) 史恭,字敬仲. 世居鲁之济北. 受封为杜陵侯, 居杜陵. 溧阳祖(1世): (汉) 史崇,字伯勤. 佐光武帝中兴封溧阳侯. 宜兴祖(34世): (宋) 史驹,号千里冠军将军. 徙居宜兴白塘. 虞山始迁祖(39世): (明) 史寿六. 由宜兴白塘徙居虞山之阳. 寿六公下派祖(42世): 史文德,号埭渊 ; 史文亨,号埭源 ; 史文达,号埭滨 ; 史文彬,号埭洲.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常熟县, 及宜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史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