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仲儒

李仲儒

李仲儒
李仲儒简介资料
李仲儒相关文献
虞山儒医缪仲淳
虞山儒医缪仲淳,缪仲淳,名希雍,号慕台,人称“虞山儒医”。明嘉靖二千五年(1545年)出生在常熟
查看全文
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图背景经济上: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思想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内容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特点1.从思想内涵来看,融合了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外儒内法。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收到统治者的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独尊儒术的本质与“焚书坑...
查看全文
张仲儒
参考
查看全文
【艾氏名人】仲儒公传
艾钰(953-1022年),字仲儒(吾族谱亦作仲孺),行伯二,号殿弼,恽州人。仲儒公之父曰艾颖。颖生錝、钰与鍊。錝字孟儒,授湖广黄州刺史、奉直大夫;鍊字季儒任江陵教授、登仕郎。錝公(孟儒公)长子颢,字希民,为承信校尉;二子迁居登州;三子䪻,字好民,贡入国学监授登仕郎,任石州助教;四子顗,字巷民,仕潮州刺史;五子頖,字谷民,任修职郎,仕舟徙县丞。宋太祖乾德元年,颖公请老致仕,可荫一人。时长子孟儒15岁,次子仲儒10岁。然则长子孟儒受萌补,累迁湖广黄州刺史。宋开宝年间,太祖欲伐南唐。仲儒公二十而冠,入曹彬麾下,清介廉谨,严于治军,明重军纪,从荆南顺流而东,攻克今安徽多城,大破南唐军于白鹭洲(今江苏南京水西门外),进驻秦淮,围城缓攻诱降。南唐国主李煜极感危急,乞求缓师停战,为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仲儒公遂至今苏南浙江为官。至道三年(997年)宋定天下为15路,仲儒公官两浙路,治杭州,辖14...
查看全文
李儒是谁李儒简介李儒为什么要辅佐董卓李儒是怎么死的
三国里总是存在着褒贬不一的人物,比如对曹操,大家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于禁,曹操五子良将之一,一生忠心耿耿,却在最后一战背叛了曹操,降服于刘备,其人其事也备受评论;马谡,他谋略过人,却又刚愎自用,因为急于求成,失守街亭,丢掉小命,历来人们对马谡也是毁誉参半。这样的人物在三国里比比皆是,再比如我们今天要聊到的一个人,李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7.李氏宗谱, 17, 卷14, 鹏程 诰公 11世学仲公起, 192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10[1921]年续修. 22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虞夏之际)李皋陶. 以官为姓. 始祖(1世): (元)李旻,公派名了阳,号东崖. 原籍浙江杭州府后避隐麻城仙居乡. 黄冈始迁祖(2世): 李竹潭,为龙邱支祖. 其兄李竹轩从父居麻城,为𡧰冲支祖. 竹潭公下房祖(3世): 李鹏升 ; 李鹏程 ; 李鹏翔(后世迁居麻邑福田河) ; 李鹏飞. 鹏升公派下房祖(4世): 李维善 ; 李维尧,字世贤(迁湖南益阳县). 维善公派下支祖(10世): 李滋 ; 李济 ; 李标 ; 李棣 ; 李琳. 维尧公下房祖(5世): 李首选,字超拔 ; 李首魁, 字超纯 ; 李首云 ; 李首贵. 鹏程公下支祖(10世): 李诰 ; 李赖. 鹏飞公派下支祖(9世): 李文旦 ; 李文昱(迁石屋山) ; 李太吉. 派行(1世起): 阳竹鹏维单 时大天文单 学荣先希 士之如圣 长发其祥. 新增派行(23世起): 忠厚开源本 传家福泽宏 宗功诚美善 绍述定兴隆. 注: 派行中5世和10世为单字派.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4.李氏宗谱, 14, 卷11, 鹏昇 维善 11世 学儒公起, 192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民国10[1921]年续修. 22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虞夏之际)李皋陶. 以官为姓. 始祖(1世): (元)李旻,公派名了阳,号东崖. 原籍浙江杭州府后避隐麻城仙居乡. 黄冈始迁祖(2世): 李竹潭,为龙邱支祖. 其兄李竹轩从父居麻城,为𡧰冲支祖. 竹潭公下房祖(3世): 李鹏升 ; 李鹏程 ; 李鹏翔(后世迁居麻邑福田河) ; 李鹏飞. 鹏升公派下房祖(4世): 李维善 ; 李维尧,字世贤(迁湖南益阳县). 维善公派下支祖(10世): 李滋 ; 李济 ; 李标 ; 李棣 ; 李琳. 维尧公下房祖(5世): 李首选,字超拔 ; 李首魁, 字超纯 ; 李首云 ; 李首贵. 鹏程公下支祖(10世): 李诰 ; 李赖. 鹏飞公派下支祖(9世): 李文旦 ; 李文昱(迁石屋山) ; 李太吉. 派行(1世起): 阳竹鹏维单 时大天文单 学荣先希 士之如圣 长发其祥. 新增派行(23世起): 忠厚开源本 传家福泽宏 宗功诚美善 绍述定兴隆. 注: 派行中5世和10世为单字派.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4.李氏宗谱, 4, 卷6: 少湖公 四分吉夫 11世仲连公起, 186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尊亲堂, 清同治3[1864]重续. 存1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3-4, 及卷8. 始祖 : (元) 李茂七. 与李茂元 ; 李茂十. 自江右南昌迁楚. 茂元公籍仙桃. 茂七, 茂十居寿昌神山乡. 茂十居上大屋, 茂七居下大屋. 此乃上,下李氏之由. 注 : 寿昌县, 为今之鄂城县. 茂七公下派祖(6世) : 李泌容(溶) ; 李泌奇(老二房,居车路口). 皆为思忠公之子. 泌容公下五子(7世) : 李瓒(无传) ; 李琼(老长房,传三子: 李仲松 ; 李仲极 ; 李仲梅) ; 李瑶(二房,下一子: 李仲材) ; 李珪,字三槐(三房,下一子: 李少怀,讳仲梯) ; 李珂(四房,下一子: 李仲生). 仲松公下支祖(9世) : 李少湖,讳茂年(下四子: 李朝宇 ; 李君益 ; 李德宇 ; 李吉夫) ; 李思湖,讳溱 ; 李楚湖 ; 李五湖. 仲极公下一子(9世) : 李思溪. 下有二子: 李卿甫 ; 李遂生. 仲梅公下一子(9世) : 李仰湖. 下一子: 李惠甫. 仲材公下一子(9世) : 李敬吾. 下有四子: 李培植 ; 李应元 ; 李永锡 ; 李应海(一传后止). 少怀公下四子(9世) : 李珍吾 ; 李凤吾 ; 李文吾 ; 李明吾. 仲生公下一子(9世) : 李伯唐. 下三子: 李天明 ; 李天有 ; 李天贵. 泌奇公下支祖(11世) : 李异寰 ; 李正寰. 皆为复初公之子. 派行 : 天自成大美 世可得昌元 文光永楚国 道学绍先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李仲三公家族谱, 1, 1893-2015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0.王氏支谱, 卷10: 守义 应儒 仲尧 玄在 8世起, 200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2007年六修. 16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黄冈始迁祖 : 王广禄, 字德安. 由江西省饶州府瓦屑坝筷子街, 迁居湖北黄冈九子岗. 汉川始迁祖 : (王郁伍次子, 3世)王思恭. 王闻禹五子 : (5世)长王守仁, 居辛冲镇下竹湾 ; 次王守义(举人), 居辛冲镇东五里王家墩 ; 三王守礼, 居黄冈孔子河下二里许望家畈; 四王守信; 五王守智二公(无传) 王守仁派下三房: 长王应泷(王张嘴), 次王应坤(予服玗), 三房王应春(辛冲下竹林塆). 王守义派下五房 : 长王应书(河南, 麻城), 次王映儒(麻城), 三映元, 四映第, 五映三. 始派 : 广郁思闻 守应仲玄 良朝继启 文明昌盛. 续派: 试诚胜典 支庆隆光 和同立永 福寿安康. 继派 : 仁义忠信 法制纲常 作为远大 显振家邦. 新派: 弘扬先业 才茂华章 诗书礼乐 世泽绵长.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岗县, 汉川县, 麻城县等地. 书衣题及版心题 : 王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宗谱 [29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33年[1907]修木活字本. 70册 : 插图.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祖 : 皋陶,字庭坚. 名祖 : 李耳,字伯阳,谥聃子. 二大派祖 : (宋) 李木德(福建龙岩人) ; 李火德,字闽海(居福建汀州). 木德公下三子 : 李骏(北冲房) ; 李驹(醴萍房) ; 李骑(鹿角房). 火德公下三子 : 李三一郎,名元培 ; 李三二郎,名干培,号德生 ; 李三三郎,名坤培. 木德派迁浏祖 : (清) 李洪秀 ; 李常秀 ; 李廷秀等. 火德派迁浏祖 : (清) 李茂华 ; 李文开 ; 李文振等.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