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谱
查阅族谱
我的家谱
常见问题
修谱
编修族谱
族谱体例
家庭谱制作
头条
姓氏头条
历史文化
人物百科
姓氏文化
族谱知识
导读专栏
专题知识
姓氏
姓氏百科
中华姓氏网
百家姓
家族圈
家庭树
寻根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上的今天
问答
应用
老黄历
周公解梦
网上祭拜
APP下载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唐代
通义郡
通义郡
通义郡
,中国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眉州置,治所在通义县(今四川省眉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眉州。
通义郡相关文献
风俗通义姓氏篇
风俗通义姓氏篇,《风俗通义姓氏篇》 姓氏(案四库全书风俗通义有附录一卷,乃从永乐大典“
查看全文
白虎通义
理论“白虎通义”中的“通”是统一的、通行的”之意;“义”是“大义”的意思。“白虎通义”的意思是: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统一的、通行于天下的儒家经学之大义。(西桥按,通义即疏通大义,此词多用为书名,如文史通义。)关于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白虎通义》的解释是:“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浊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故《干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白虎通义》发扬《春秋繁露》比附的手法,将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它认为:“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天地》)“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日月》)“君有众民,何法?法天有众星也。”(《五行》)“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
查看全文
风俗通义
缘起应劭生于世宦之家,为应奉之子,应玚之叔父,博览多闻,于汉典章故事尤为精熟,著有《集解汉书音义》、《汉官仪》、《中汉辑叙》、《礼仪故事》等。灵帝中平中拜泰山太守。此书大约完成于献帝(189年至220年在位)初年。时黄巾之乱作,中原“乱靡有定,生民无几”,应劭“私惧后进益以迷昧”,于是作《风俗通义》,目的就是“辨风正俗”,使之“咸归于正”。内容提要是书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隋书》经籍志入杂家类。今本每篇为一卷,各卷皆有篇名,篇下有条目。条目下先陈述其事,再加案语以辨证得失。其考证掌故与《白虎通义》类似,辨谬正俗一如《论衡》。如正失篇“宋均令虎渡江”一条,先征引俗说,谓九江郡多虎,及宋均任太守,施德政,则群虎渡江,虎患遂绝。应劭对此提出质疑:“云悉东渡,谁指见者?”然后进一步反驳,说如果宋均做了三公,德被四海,老虎岂不是要扶老携幼,跑到...
查看全文
《白虎通义》主要内容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共4卷,东汉班固撰。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令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参加者有贾逵、丁鸿、杨终、班固、李育、楼望、成封、桓郁等数十人,有今文经学家,亦有古文经学家。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二是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封建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盛行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弥漫于学术思想领域。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以便使谶纬迷信和封建经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在白...
查看全文
《文史通义》:一部重要的史学理论专著
《文史通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探讨文史理论的专著。清章学诚撰。此书始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嘉庆六年(1801)方大体定稿。作者生前恐此书论点“惊世骇俗”,仅选印了部分“近情而可听者”向有关人征询意见。全书正式刊刻于道光十二年(1832),是章学诚之子章华绂在大梁(开封)刊刻的,故称“大梁本”,共8卷,分《内篇》5卷,《外篇》3卷。其后,杭州书局、成都志古堂、广州粤雅堂以及贵阳王秉恩等又据“犬梁本”翻刻了几种。光绪间,江标有《文史通义补编》1卷,收入《灵鹣阁丛书》之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丰城余氏宝墨斋又合刻《文史通义正补编》9卷。民国初,刘承幹嘉业堂据旧抄本及章学诚故友王宗炎所编旧目重刻《文史通义》9卷,较之“大梁本”增《内篇》1篇、《补遗》8篇,这是旧时的善本。目前通行本为1956年古籍出版社排印的刘公纯标点本以及1961年中华书局重印的刘公纯标点本,二书底本皆为嘉业堂刻...
查看全文
通义郡相关标签
唐朝的郡
四川的郡
眉山行政区划史
家族谱大览
陈留郡谢氏族谱
陈留郡谢氏支谱 (清)谢鸣谦纂修 堂号郡望:陈留郡 始迁祖:[宋]谢尧仁; 本支祖:[清]谢文洊 清乾隆45年(1780), 木活字本
浏览:0
陈留郡谢氏族谱
陈留郡谢氏支谱 (清)谢鸣谦纂修 堂号郡望:陈留郡 始迁祖:[宋]谢尧仁; 本支祖:[清]谢文洊 清乾隆45年(1780), 木活字本
浏览:0
黄氏郡记堂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5[1986](益盛印刷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远祖 : 黄高,字仲衍. 商朝中宗大戊征为车正大夫. 始祖(一世) : (元明之际) 黄久隆. 延祐年间自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移居诏安县,创基二都陈坑老屋. 开台祖(12世) : (清) 黄有拱,字端云. 于乾隆九年只身渡台,开基梧凤庄竹围仔(今彰化县溪湖镇). 派祖(13世) : (清) 黄江水,讳仁常,号郡记,又名仁松. 端云公第四子.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申氏宗谱(魏郡堂)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0
中华张氏筱溪通义族系七修族谱
中华张氏筱溪通义族系七修族谱
浏览:0
永康上谷郡成氏宗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重修(记事约至清光绪32[1906]年止). 存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本谱书衣页注 “1999年?月重修”. 内容主要取自宣统1年[1909]重修谱. 无新增资料. 记事约至光绪32[1906]年止. 注 : 本谱不全. 仅残存卷1-2, 7上,下, 及卷8. 缺卷3-6. 始祖(1世) : (南唐) 成优文,行二. 官仕南唐大理寺卿. 后隐居义乌邑南,名叫鄱堂. 干溪始祖(11世) : (宋) 成奇,行隆一. 古竹始祖(16世) : 成滨,行庆二. 自义乌迁永康古竹(又作苦竹). 里屋祖(16世) : 成海,行庆六. 一都祖(16世) : 成联,行兴一(居一都前成) ; 成淓,行兴二(居一都后成). 河西垅祖(18世) : 成荣,行重一. 迁居河西陇(荷川). 苦竹祖(18世) : 成仲裕,行亨一. 鲤鱼请祖(23世) : 成有䕫,行延十二. 千祥祖(27世) : 成明浩,名大圆,行沄65. 居东阳千祥. 石湖坑祖(27世) : 成明洪,行沄44. 岭脚祖(27世) : 成明夏,行沄52. 居里岭脚. 明洪公下四房(29世) : 成斯琳,行汉159(大房) ; 成斯明,行汉179(二房) ; 成斯鸾,行汉186(三房) ; 成斯凤,行汉202(四房). 排行字(1-15世) : 行信晋忠拱 宁敬益裕千 隆防少百荣. 义乌干溪派行字(16-26世) : 庆庚庸序 庶廉钦 洪棋烨津. 永康古竹派行字(16-26世) : 庆庚亨利 贞福禄 延寿荣华. 河西派行字(16-26世) : 庆庚重 荣华富贵 金玉希正. 一都排行 : 兴进开盛聪 智鉴坚宣尚 旺文葵玉任 茂藩英荣. 排行(27世起) : 沄渌汉澄清 遂学美将相 高显满朝廷. 辈行 : 明嘉斯光文 发永振圣立 元亨利启通.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干溪成氏宗谱 目录题 : 干溪上谷郡成氏宗谱
浏览:0
词条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词条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代
汉代
三国时期
晋代
南北朝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代
关于族谱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