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汪氏宋祖发展史(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始祖国俊。书名据书衣题。
湖北恩施州汪氏宋祖发展史(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介资料
湖北恩施州汪氏宋祖发展史(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相关文献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覃毛
覃毛(1209~1292),施南土司第一任司主,覃普诸长子,字实用。生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毛承袭父职,任施州镇边万户府总管。妻田氏,诰封一品夫人。宋亡元兴,覃毛归元。朝廷以其久镇施州,有功于国,给予重用,并将施州镇边万户府总管之职,改为镇南五路都督军民府都总管。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又改为忠义军民安抚司,正式实行土司制度,后又改为施南道宣抚司。覃尔毛就成为施南土司的第一任司主,前后在位23年。元至元二十九年(1309)逝世。寿终83岁。覃毛当任时土司治所宣恩县城。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潘润之
潘润之(?~1889),字东里,湖北利川人,清廷利川外任官员,社会乡贤。潘润之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以州判分配到四川省任职,随即赴黔南军供职,后擢升为知县,加同知衔。同治五年(1866),奉命采办军械,在任内以廉洁奉公著称,后调任雅州守备黄云鹄所知。光绪四年(1878),署盐亭知县。一到任,严定书役规费,勒诸石,多者以诈论。大府韪之。日坐堂皇,勤讯谳,县无留狱。会岁歉,力请豁免捐输,抚字多方,民以不困。后调任什邡知县,再授平武知县。平武县是一个山高水险,汉、夷杂居之地,素多匪盗,号称难治之地。潘润之到任后不动声色,连连破获大盗案数起,捕获大盗数人,治理井然,四境安宁。他组织当地乡绅集资修建葺黉宫、增讲舍、添置书院膏火,择士之俊秀者,肄业其中。案牍暇,亲临训课,一如严师。自是,士始知向学,设位宾兴馆,朝夕尸祝。光绪十五年(1889),由于长时间辛劳,年事已高,卒于官任上,享年69岁...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汪古珊
汪古珊(1842—1917年),名昌美,号改勉,今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蚂蝗坝人,系一代名医。汪古珊年幼学儒,资性聪敏,后弃儒而习百工技艺,“解博学广识无业不备,而于医之一道,尤得先圣之心法”,乃“拜访名师,指示口诀,购求各种医书,昼夜研究,寤寐诚求”,因此医道大进,医技日精。汪氏治医学,总以《灵枢》、《素问》为归极,《伤寒》、《金匮》为参佐,虚心向民间学习,故于推拿、偏方等也非常熟悉,应用灵活。经过近三十年的精心钻研与临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遂采摘诸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心得,历时六年,编成《医学萃精》一书。经群众捐资,请工雕刻(汪古珊本人也参加雕刻,目序即为本人所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成,首次共印一百九十三部。光绪三十年(1904年)护理施鹤兵备道署在施南府设“医学研究所”,聘汪古珊为教席,教授生徒若干人,经一年多教学,诸生传其业。此可说是鄂西医学教育的开始。其后,汪古珊往...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牟茂
牟茂(1320~1388),原籍公安县,生于元仁宗延佑七年(1320),死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湖北利川、重庆万州等地牟氏的始祖。元至正二年(1342)牟茂从荆州下百里赤安反马乡,过荆州虎渡口,经恩施柳州城,越石板岭,到利川都亭里李子坳高穴口、大木杠等地谋生,草创家业。牟茂身材魁梧,武艺高强,秉性质朴,天资聪颖,品行高尚,常常为人打抱不平。有一次,为李子坳附近的向家坝向氏打败了田土司派来的数十个家丁,夺回了被抢的向氏闺女,声震当时的清江县都亭里,后被向氏招为女婿。婚后,他择居凉雾四孔洞(即今水莲洞附近)。至正十一年(1351),清江县与石柱县接界的剑南(后改为建南)、临溪、枫木、黄水一带发生苗民造反,夔州府派施州卫镇边万户总管剿抚,因剿抚不力,便改派时任忠孝军民安抚司都亭里里役的牟茂带人剿抚。牟茂连连立功,被授予柳州城宣慰使之职。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据蜀,占施州,招降牟...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詹邈
詹邈(1054~1088),利川都亭里人。据《施南府·选举志》记载:“詹邈都亭里人,宋元祐三年,博学宏词科第一”。詹邈生于1054年,湖北利川都亭里铜锣坝人。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与祖父母相依为命,仅靠家养三只鸭子生蛋换盐吃,他天生聪明伶俐,人莫能及,祖父母节衣缩食,送其读书。他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家穷买不起绝笔,就以木盘盛沙习字,机敏过人,乡人无不称赞。在他科考之时,主事者请来一位很有学问的和尚为科场撰写一副对联,提学一看就知道出自于僧侣之手,连叹乏人,科场为凤巢虎穴之地,怎么好用一出家人手笔呢。詹邈闻言很不服气,当即口占一联,提学十分赞赏,令换上詹邈佳作。宋元佑三年(1088),宋哲宗赵煦立博学宏词科,遴选贤才,经地方官员举荐,詹邈赴朝应试。宋哲宗问邈:“家居何处?”邈答曰:“家住清江都亭里,本是钟灵毓秀地,周有蔓子秉忠义,汉有竹王把疆辟。”哲宗见邈出语不凡,遂问:“景致如何?”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