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曹氏族谱首一卷附三册(山东定陶)

曹氏族谱首一卷附三册(山东定陶)

始迁祖鹏举,明洪武二年自山东济宁迁居定陶万福曹庄。谱载像赞、图文、序言、谱序、排行字目诗、传、人物志、分迁序、先祖牌位图、史料摘引补记、世系图、附篇、附图。附《中华曹字区划地名大全》、《中国历代进士黄埔军校师生曹姓名录》、《曹风文选》三册。
曹氏族谱首一卷附三册(山东定陶)简介资料
定陶
丰泽堂
1990年
4册
1990
当代
排印本
曹广兰
相关人物
曹氏族谱首一卷附三册(山东定陶)相关文献
定陶班氏族谱序
定陶班氏族谱序,物有本末,时有终始,木有本,水有源,自古有姓氏之后,各姓氏族就有定制社会衍进沧桑
查看全文
定陶田氏族谱
定陶田氏族谱,关于吾田氏迁陶以来六百余年里的大事记 及旋庵祖以上淹没数世的考证 据《定陶县地名
查看全文
山东省-菏泽-定陶区曹邦辅
曹邦辅(1502~1575)字子忠,号东村,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王双楼乡曹楼村人。抗倭名将。1532年进士,先后任元城(今河北大名)及南和(今属河北)知县、云南道御史、陕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恃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体恤民间疾苦,敢于抨击权贵,秉公执法。巡按应天时,倭寇作乱,进犯南京等地,邦辅亲披甲胄率兵追至苏州,后又以火炮击毁敌船,杀敌600余人,倭寇大败。著有《军机事宜》、《名将方略》等书。曹邦辅体恤民间疾苦,敢于抨击权贵,秉公执法。任元城知县期间,“岁减里甲,轻徭薄赋”,又放千金赈济贫困百姓。在云南道御史任上,弹击奸邪,豪强畏服。巡视河东盐政时,核查盐丁私人通商,革除占窝营私舞弊,创立经商机制,河东盐业大兴,每年的捐税收入倍于常年。在陕西巡按任上,他考核吏治,对宗室杀人反诬治于人者极为愤慨,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打击-,百姓呼为真御史。曹邦辅还是一位著名的抗倭将领。任考察院左都御史巡...
查看全文
山东省-菏泽-定陶区冉求
冉求字子有,春秋鲁人,嘉祥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29岁。冉求在孔门弟子中列政事科。曾为鲁大夫季孙氏宰。卒后,葬于黄垓乡黄垓村东北隅。历代帝王对冉求多有封赠,唐太宗贞观年间封冉求为“徐侯”;宋真宗加封为“任城公”,度宗改封为“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冉雍同宗,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冉求精通六艺,长于政事,深沉谦退,志在民足,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其后,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欣然曰:“鲁人招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冉求慷慨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氏问曰:“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季氏遂招孔子。孔子返鲁,冉求侍师殷切...
查看全文
山东省-菏泽-定陶区曹恤
曹恤(前501―?),姓曹,名恤,字子循,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人,曹国王室,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十八代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岁。生于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卒年不详。家在上蔡洙湖镇。史称“乐道明义”,唐代追封为曹伯,宋代追封为上蔡侯。有些资料称,曹雪芹是曹恤后代。曹恤是山东曹姓始祖曹振铎第十八代孙。而曹振铎又是周文王第六子(也有人说是第十三子),封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以国为姓,因此曹恤也是王室之后。人物生平曹恤拜师孔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宋封上蔡侯。曹恤为人仁慈,尊贵富有,但却不吝钱财,常施善举,周济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尊称“曹伯”。曹恤晚年厌倦官场生活,便辞官为民。他见洪河岸边水草丰茂,百花斗艳,珍禽异兽出没其间,随定居于此,取名“曹寨(今山东菏泽市曹县庄寨镇)”。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山东于陵曹氏族谱[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2013年三修. 合1册: 插图,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老太始祖: (元明之际) 曹太初. 生子四: 曹贯一 ; 曹纯一 ; 曹精一 ; 曹会一. 始祖(1世): (明) 曹杰(迁居淄川曹家尚庄) ; 曹倛(本支祖) ; 曹佺(迁居河南汝宁府费县). 兄弟三人原居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县南关外西胡同道, 洪武二年迁居山东济南府长邑(1955年并入邹平县)东南距城三十里孝范二水交会之东岸, 立庄名河堐头. 均为贯一公之子. 倛公派下支祖(3世): 曹博(东门支祖) ; 曹恒(西门支祖) ; 曹慎(出嗣淄川). 行辈(14-29世): 守宗继世永修大德 家声树立允承方策. 散居地:山东省邹平县, 及淄博市等地. 书名据版心编目. 书衣题, 书名页题: 于陵曹氏宗谱.
浏览:0
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报本堂藏板, 清光绪元年[1875]新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1-2.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曹氏受姓祖 : 振铎. 封国于曹,号曹叔,子孙以为姓. 源流 : 此族本为陈友谅之后. 明太祖定鼎中原,友谅之裔遂易姓为曹. 始祖 : (明) 曹万二. 由江右迁黄冈,居永宁乡. 四大派祖(5世) : 曹以龙 ; 曹以文 ; 曹以先 ; 曹以意. 大分支祖(8世) : 曹大霄,字少安 ; 曹大宽,字少台 ; 曹大鹏,字孔昭. 二分支祖(8世) : 曹大志 ; 曹大碧 ; 曹大新. 三分支祖(8世) : 曹大孝. 四分支祖(8世) : 曹大荣 ; 曹大璋 ; 曹大梓. 字派 : (始系6字) 万宗天祖以源. (前派20字) 大应尚伏之 一士宏振世 思学光其德 兴盛壮贤智. (续派20字) 诗书开俊彦 忠勇树朝纲 教养培邦本 家声兰桂香.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曹氏宗谱 二十七卷首五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谯国郡, 1991年四修. 35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叔振铎. 文王第九子. 封于曹,因以为氏. 远祖 : (唐) 曹瞻. 派祖 : 曹敬宗,行茂二 ; 曹维时,字李诚 ; 曹文二,讳云,字官相(由鄱阳徙黄梅) ; 曹清叟 ; 曹清二. 于不同时期,由不同地区徙太湖. 敬宗派下房祖 : 曹福关,字胜斋 ; 曹福感,字傅家. 福感公下支祖(11世) : (清) 曹三福(迁潜) ; 曹三寿,名薰 ; 曹三禄. 维时派下房祖(10世) : 曹子升 ; 曹子旺 ; 曹子祥. 文二派下房祖(4世) : 曹道正 ; 曹道元. 由黄梅徙太湖. 道正房下支祖(6世) : 曹仲宣 ; 曹仲景,字荣元 ; 曹仲升 ; 曹仲昂 ; 曹仲冕. 道元房下支祖(7世) : 曹成镒 ; 曹成鏔 ; 曹成䤸. 清叟派下房祖(5世) : 曹伯忠 ; 曹信忠. 名派 : 士昌天锡福 德懋世兴隆 忠义传宗永 勋名建国荣 广学昭祖训 功芳满族红 志豪惟耕读 群策树信崇.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曹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报本堂藏板, 清光绪元年[1875]新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1-2.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曹氏受姓祖 : 振铎. 封国于曹,号曹叔,子孙以为姓. 源流 : 此族本为陈友谅之后. 明太祖定鼎中原,友谅之裔遂易姓为曹. 始祖 : (明) 曹万二. 由江右迁黄冈,居永宁乡. 四大派祖(5世) : 曹以龙 ; 曹以文 ; 曹以先 ; 曹以意. 大分支祖(8世) : 曹大霄,字少安 ; 曹大宽,字少台 ; 曹大鹏,字孔昭. 二分支祖(8世) : 曹大志 ; 曹大碧 ; 曹大新. 三分支祖(8世) : 曹大孝. 四分支祖(8世) : 曹大荣 ; 曹大璋 ; 曹大梓. 字派 : (始系6字) 万宗天祖以源. (前派20字) 大应尚伏之 一士宏振世 思学光其德 兴盛壮贤智. (续派20字) 诗书开俊彦 忠勇树朝纲 教养培邦本 家声兰桂香.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曹氏宗谱 [27卷,首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谯国郡, 1991年四修. 35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周) 叔振铎. 文王第九子. 封于曹,因以为氏. 远祖 : (唐) 曹瞻. 派祖 : 曹敬宗,行茂二 ; 曹维时,字李诚 ; 曹文二,讳云,字官相(由鄱阳徙黄梅) ; 曹清叟 ; 曹清二. 于不同时期,由不同地区徙太湖. 敬宗派下房祖 : 曹福关,字胜斋 ; 曹福感,字傅家. 福感公下支祖(11世) : (清) 曹三福(迁潜) ; 曹三寿,名薰 ; 曹三禄. 维时派下房祖(10世) : 曹子升 ; 曹子旺 ; 曹子祥. 文二派下房祖(4世) : 曹道正 ; 曹道元. 由黄梅徙太湖. 道正房下支祖(6世) : 曹仲宣 ; 曹仲景,字荣元 ; 曹仲升 ; 曹仲昂 ; 曹仲冕. 道元房下支祖(7世) : 曹成镒 ; 曹成鏔 ; 曹成(金彖). 清叟派下房祖(5世) : 曹伯忠 ; 曹信忠. 名派 : 士昌天锡福 德懋世兴隆 忠义传宗永 勋名建国荣 广学昭祖训 功芳满族红 志豪惟耕读 群策树信崇.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潜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休宁曹氏统宗谱
原书: 休邑曹村 : 三瑞堂刻本, 明万历40[1612]. 8册 : 世系表 版心题 : 曹氏宗谱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受姓始祖 : 曹叔振铎周文王子始封于曹以为姓 休宁始迁祖 : 曹尚贤字文质(唐末) 散居地 : 安徽省休宁县等地 山东益州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