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鹏举,明洪武二年自山东济宁迁居定陶万福曹庄。谱载像赞、图文、序言、谱序、排行字目诗、传、人物志、分迁序、先祖牌位图、史料摘引补记、世系图、附篇、附图。附《中华曹字区划地名大全》、《中国历代进士黄埔军校师生曹姓名录》、《曹风文选》三册。
曹氏族谱首一卷附三册(山东定陶)相关文献
定陶班氏族谱序
定陶班氏族谱序,物有本末,时有终始,木有本,水有源,自古有姓氏之后,各姓氏族就有定制社会衍进沧桑
定陶田氏族谱
定陶田氏族谱,关于吾田氏迁陶以来六百余年里的大事记 及旋庵祖以上淹没数世的考证 据《定陶县地名
山东省-菏泽-定陶区曹邦辅
曹邦辅(1502~1575)字子忠,号东村,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王双楼乡曹楼村人。抗倭名将。1532年进士,先后任元城(今河北大名)及南和(今属河北)知县、云南道御史、陕西巡按、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恃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体恤民间疾苦,敢于抨击权贵,秉公执法。巡按应天时,倭寇作乱,进犯南京等地,邦辅亲披甲胄率兵追至苏州,后又以火炮击毁敌船,杀敌600余人,倭寇大败。著有《军机事宜》、《名将方略》等书。曹邦辅体恤民间疾苦,敢于抨击权贵,秉公执法。任元城知县期间,“岁减里甲,轻徭薄赋”,又放千金赈济贫困百姓。在云南道御史任上,弹击奸邪,豪强畏服。巡视河东盐政时,核查盐丁私人通商,革除占窝营私舞弊,创立经商机制,河东盐业大兴,每年的捐税收入倍于常年。在陕西巡按任上,他考核吏治,对宗室杀人反诬治于人者极为愤慨,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打击-,百姓呼为真御史。曹邦辅还是一位著名的抗倭将领。任考察院左都御史巡...
山东省-菏泽-定陶区冉求
冉求字子有,春秋鲁人,嘉祥籍。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29岁。冉求在孔门弟子中列政事科。曾为鲁大夫季孙氏宰。卒后,葬于黄垓乡黄垓村东北隅。历代帝王对冉求多有封赠,唐太宗贞观年间封冉求为“徐侯”;宋真宗加封为“任城公”,度宗改封为“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冉雍同宗,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冉求精通六艺,长于政事,深沉谦退,志在民足,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其后,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欣然曰:“鲁人招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冉求慷慨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氏问曰:“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季氏遂招孔子。孔子返鲁,冉求侍师殷切...
山东省-菏泽-定陶区曹恤
曹恤(前501―?),姓曹,名恤,字子循,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人,曹国王室,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十八代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岁。生于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卒年不详。家在上蔡洙湖镇。史称“乐道明义”,唐代追封为曹伯,宋代追封为上蔡侯。有些资料称,曹雪芹是曹恤后代。曹恤是山东曹姓始祖曹振铎第十八代孙。而曹振铎又是周文王第六子(也有人说是第十三子),封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以国为姓,因此曹恤也是王室之后。人物生平曹恤拜师孔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宋封上蔡侯。曹恤为人仁慈,尊贵富有,但却不吝钱财,常施善举,周济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尊称“曹伯”。曹恤晚年厌倦官场生活,便辞官为民。他见洪河岸边水草丰茂,百花斗艳,珍禽异兽出没其间,随定居于此,取名“曹寨(今山东菏泽市曹县庄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