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张承贵

张承贵

张承贵
张承贵简介资料
张承贵相关文献
张承
生平张承年少时已以才学而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孙权当骠骑将军时,辟他为西曹掾,出任长沙西部都尉。曾讨平山越,获得精兵一万五千人。后来又当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领私兵(部曲)五千人。张承能甄识人物,曾提拔彭城人蔡款和南阳人谢景,那时他们还很年少。后来他们皆被朝廷所用。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年轻时,因为他的才智令众人惊叹,但张承断言诸葛恪必定令诸葛家衰败。(后来诸葛恪被孙峻于政变中杀死,诛灭三族。)吴大帝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张承逝世,谥定侯,享年六十七岁。家庭妻诸葛氏,续弦,诸葛瑾的女儿子张震,诸葛氏所生,袭爵都乡侯女张妃,嫁孙权三子孙和张氏,嫁陆逊次子陆抗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查看全文
张士贵
生平曾祖张儁任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任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参军,历阳县令,后以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隋朝大业末年,张士贵是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自称大总管、怀义公,人称“忽峍贼”。李渊招降张士贵,授右光禄大夫,受相国府司马刘文静节度,大败伪熊州(今河南宜阳县)刺史郑仲达。义宁二年(618年),作为唐王世子左元帅李建成的副手,为第一军总管先锋,向东征讨。后召回京城,拜为通州刺史(今四川达县)。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薛举入侵泾州,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张士贵以先登之功,赏赐奴婢八十人,绢彩千余段,金一百三十挺,授上柱国。后负责运粮草至渑池时,大破王世充属下将领郭士衡的偷袭。武德二年(619年),奉命剿灭土匪苏径,进击陆浑,授马军总管,经略熊州(今河南宜阳县),抵御王世充。赐爵为新野县开国公。刘武周与突厥联军攻破榆次、介州,进围太原。齐王李
查看全文
张贵
参考资料《宋史》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
查看全文
张士贵
唐虢州卢氏(今属河南)人,本名忽律。弯弓一百五十斤,左右射无虚发。隋末聚众攻掠,受唐高祖招降。从平洛阳,授虢州刺史,进封虢国公。贞观七年(633)为龚州道行军总管,赴岭南镇压僚人反抗。迁左领军大将军。
查看全文
张贵
(?—1272)南宋人。农民出身,绰号“矮张”。咸淳八年(1272),元军久围襄阳,与张顺同应募,任都统制,率轻舟百艘、敢死士三千往援。突破封锁,进抵襄阳。后又率兵突围,顺流而下,迎接郢州援军。至龙尾洲(今湖北襄阳东),为元军所袭,身中十余枪,力战牺牲。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诲贵公房三修张氏族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之敦睦堂, 2003年三修. 4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豪上张氏''邵东邵阳始迁祖 : (元明)张诲贵, 字耀台, 济和长子. 原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 明洪武弃官避难初徙于湖南宝庆城东关外河街岭后青龙桥头(金邵阳是北塔区内), 后复迁离城六十里梅塘峦山存峦山铺(今邵阳市邵东县两市镇峦兴村和青兰村), 地名青龙桥头隐居, 在此开基.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书衣题及书脊题 : 张氏族谱.
浏览:0
诲贵公房三修张氏族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之敦睦堂, 2003年三修. 4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豪上张氏''邵东邵阳始迁祖 : (元明)张诲贵, 字耀台, 济和长子. 原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 明洪武弃官避难初徙于湖南宝庆城东关外河街岭后青龙桥头(金邵阳是北塔区内), 后复迁离城六十里梅塘峦山存峦山铺(今邵阳市邵东县两市镇峦兴村和青兰村), 地名青龙桥头隐居, 在此开基.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书衣题及书脊题 : 张氏族谱.
浏览:0
诲贵公房三修张氏族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之敦睦堂, 2003年三修. 4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豪上张氏''邵东邵阳始迁祖 : (元明)张诲贵, 字耀台, 济和长子. 原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 明洪武弃官避难初徙于湖南宝庆城东关外河街岭后青龙桥头(金邵阳是北塔区内), 后复迁离城六十里梅塘峦山存峦山铺(今邵阳市邵东县两市镇峦兴村和青兰村), 地名青龙桥头隐居, 在此开基.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书衣题及书脊题 : 张氏族谱.
浏览:0
诲贵公房三修张氏族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之敦睦堂, 2003年三修. 4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豪上张氏''邵东邵阳始迁祖 : (元明)张诲贵, 字耀台, 济和长子. 原籍广西桂林府临桂县. 明洪武弃官避难初徙于湖南宝庆城东关外河街岭后青龙桥头(金邵阳是北塔区内), 后复迁离城六十里梅塘峦山存峦山铺(今邵阳市邵东县两市镇峦兴村和青兰村), 地名青龙桥头隐居, 在此开基.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 邵东县等地. 书衣题及书脊题 : 张氏族谱.
浏览:0
3.张氏宗谱重修, 3, 卷1: 系图 世传 1世文贵公起, 18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清光绪17[1891]重镌.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远祖 : (宋) 张士昌. 三礼堂始祖(1世) : 张文贵,原名达德. 居麻邑东乡. 派祖(5世) : 张玉珠. 文贵公4世孙. 生二子 : 张万千 ; 张万十. 万千公下房祖(10世) : (清) 张世锡,号天纯 ; 张世祚 ; 张世臣 ; 张世卜 ; 张世昌. 皆为源嵩公之子. 万十公下房祖(10世) : 张世华 ; 张世高 ; 张世爵 ; 张世弘 ; 张世德 ; 张世皇. 世锡公下支祖(11世) : (清) 张有宽,字自瑞(下二子: 张其仁 ; 张其智,字全知) ; 张有叙,号大伦(下四子: 张其义,号道尊 ; 张其礼,号叙秩 ; 张其信,字朴臣 ; 张其利) ; 张有濬(下一子: 张其贞,字道在). 世祚公下支祖(11世) : 张有文 ; 张有恕,号本忠,法名明铎. 世臣公下支祖(11世) : 张有鍸,字载山 ; 张有铨,字万成 ; 张有镐,字五千 ; 张有鋕,字敬成. 世昌公下三子(11世) : 张有铭,字景志 ; 张有鉴,字符光 ; 张有钟,字朝选. 世华公生五子(11世) : 张有仁 ; 张有义 ; 张有礼 ; 张有智,字仲裕 ; 张有信. 世高公下二子(11世) : 张有维 ; 张有升. 世弘公生四子(11世) : 张有韬 ; 张有仕 ; 张有直 ; 张有畧. 世德公下二子(11世) : 张有成 ; 张有亮. 派语 : 玉万彦希源 世有其学全 忠厚传家远 诗书立德绵 行正光明发 定效善良贤 登朝显宗祖 福禄永长沿.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及书名页题 : 张氏宗谱
浏览:100
张氏荣肆公族谱断金山士贵公支系房谱
张氏荣肆公族谱断金山士贵公支系房谱
始祖荣肆公,祖藉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明永乐年间迁入湖南辰州府沅陵县第四都廿图三甲络绎溪花山墓冈头(今辰溪县孝坪镇坪里村墓冈头)桐禾田土地祠。原旧字派:荣华富贵春 文士共升廷 启朝须秉德 天意随之永 宏开运新 。始祖荣肆公改用新字派:荣华文士廷 启朝国正名(明) 天之永开泰 。清咸丰十年,丛溪十四世孙开先公字梅琴,组织新增派语: 人生念三原本 家世统相承 孝友光前德 淳良诏后昆 铭成群汇适 鉴定万年钦 绍述期来哲 绵长福履亨 。后裔众多,更有许多子孙迁居外地。如:士贵公迁断金山,启虎、启柏公迁烟竹坪,启松迁溪头溶,启英公迁丛溪,正科公迁永定,明耀、明朗公兄弟迁溆浦(今未找到后裔),之琪公迁贵州都匀(今未找到),之家公迁麻阳(生二字,长子名永登今未找到),永藻公(生开盛)迁广西都永府马场(今未找到),永彬公迁洪江(今未找到)等。又有自迁居地再迁他地的,如:士贵公六世孙正纲公迁溆浦金盆形;正聪公迁溆浦雨头坳(鱼塘坳),聪公后世孙又迁赵坡,八世孙天华公自雨头坳迁邵阳城步县;据说启英公后又随子朝鸾迁居亲家地杨家湾,后人丁兴旺,后因一场大火整个村庄烧尽,因此,众多子孙迁居外地谋生。启英公六世孙天资公字秀坤迁永顺思溶溪内小溪,生子:奎文、典文、贵文、玉文(今未找到);秀元公迁永顺坡岩,其第五子之孙名永忠、永孝(今未找到);灵文公迁思茅溪,生永民、永魁;七世孙汉文公迁思茅溪;八世孙永富公迁广西生开訚;永文公配唐氏生开文、开榜,永配公配鲁氏生开元、开亨,兄弟二人迁龙山(今未找到);永相公于嘉庆年间迁龙山生开湘;九世孙开文公迁干州;开华公迁广西;开富公迁常德。更有其他迁出未载的。断金山地理条件差,结婚晚,班辈多居高,子孙多有迁。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