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蓬安县睦坝乡浩山村蔡家堰蔡氏族谱(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始祖再兴,清康熙时人,居江西赣州府龙南县太平保黑石头山仙人场。其子复通于康熙中期迁居四川顺庆府蓬洲西路(今南充市蓬安县)龙大山脚下蔡家堰,是为始迁祖。生子先龙、先凤、先皇,分启三房。 谱载编委会人员名单、序、蔡姓渊源、蔡姓迁徙发展、族规、家训、捐款名单、世系、修谱轶事、蔡氏名人、族人简介、后记等。
南充市蓬安县睦坝乡浩山村蔡家堰蔡氏族谱(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简介资料
南充市蓬安县睦坝乡浩山村蔡家堰蔡氏族谱(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关文献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魏鼎
魏鼎(1837-1925)名宝珊,晚号慕邃居士,今蓬安金甲人。同治丁卯科(1867)乡试中举,致力于蓬山、玉环两书院任教,前后20年。后被授大足训导,赴任后,兼长长棠书院。后于蓬安设“经义、治事”两斋,分科教授。后设学馆于州城(今蓬安锦屏),此乃全省首创。主要著作有:《经世文要》八卷、《经学》三卷、《史学》三卷、《课艺》三卷、《文辞汇辑》三卷,编成《乡土历史、地理》各一卷,《初等地理》一卷、《格致浅理》三卷、《个人历史》二卷、《历史地理》三卷。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程均
一位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秉承救死扶伤的天职,他为挽救重伤的群众却未能及时挽救病危的母亲,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程均,男,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医18年来,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1997年6月的一天,他正准备为一位严重的眼、鼻综合外伤患者实施手术,这时,家中打来电话告知,母亲肺心病突然加重急需住院治疗。面对自己病重的母亲和错失手术良机可能失明、破相的患者,他毅然决定照常为伤者施行手术。当他成功做完手术赶回家时,母亲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家中亲人的哭诉和埋怨,他痛苦而无奈地说:“我干了医生这一行,承担着伤者一生的希望,我怎么能眼睁睁地丢下他们不管呢?”而作为医生,在母亲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却不能尽力尽孝,这也成为他心里永远的愧疚、永远的伤痛。近年来,程均年诊治病人3000多人次、做各类手术200多台次。他...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苏杨中
对疯狂的歹徒,他不惧危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公共财产的安全。苏杨中,男,县电信公司员工。苏杨中从2004年起一直分管城区及城郊电信设施的安全工作。由于人员缺乏,县城城郊结合部区域的线路设施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维护人员,局里准备由一名员工兼管,工作积极主动的他就主动请缨。对这些线路和设施,除了日常的维护工作,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电缆的安全了。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无论天晴下雨,他总要到自己维护的片区巡查一遍才踏实。200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当他巡查到龙角山下时,发现一根电缆掉在路下,他警觉地慢慢搜索过去,发现两个男人正在用钢刀使劲割电缆。“有人-缆!”他顾不得多想,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其中的一个男子大声喝道:“在干什么!”另一个男子见势不妙飞快逃走。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眼见自己无机可逃,顺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疯狂的砸向苏杨中。苏杨中躲闪不及,手背上顿时鲜血直流,但他顾不上疼痛,双手...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段景芳
72岁的退休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省吃俭用数万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段景芳,男,福德镇退休干部。1992年退休后,先后资助当地段龙、李梦霞、朱浪等8名贫困学生完成初中、高中学业,帮助他们走进了大学校园。收留特困留守学生唐雪、唐端在自己家中生活达7年之久,每天辅导他们学习,教他们弹电子琴、拉二胡。60多岁的村民张永秀卧病在床,段景芳凭着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的经验,连续两个多月每天两次义务到老人家中打针送药。每年,他都要给福德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买新衣服,给零花钱,隔三差五还给老人们送去猪肉、副食品等。他自费2000多元购买了电子琴、音响、功放、影碟机等设备,在福德镇组织起20多人的文娱宣传队伍,常年开展义务演出。他热心公益,2004年村里修公路不但带头捐款,还义务出工出力。在劳动中不慎摔断了腿,到成都骨伤医院和南充龙门等地治疗三个月,用去医药费8000余元。几年来,...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谢福瓶
他,带领群众修公路、搞产业、建新村。他,带领群众将贫穷落后的沈家坝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谢福瓶,男,金溪镇沈家坝村支部书记。熟悉沈家坝的人都知道,5年前,那是一个路不通、经济发展缓慢的落后村。2004年2月,谢福瓶挑起了村支部书记的担子,他从公路修建、农田水利、水上运输、特色养殖、规模种植上着手,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为了修好村道路,他吃住在工地,起早摸黑,顶烈日,冒风雨,人晒黑了、累瘦了,他都毫无怨言。他跑设计马不停蹄,做群众工作苦口婆心。他成立理财小组,实行阳光操作,短短一个月筹资30余万元。5年内,该村建成2.3公里村道水泥路、9.02公里社道路,形成了以水果、蔬菜、养殖为龙头的三大农业产业和拥有客船3艘、货船14艘的水上运输产业,全村经济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村庄环境优美,老百姓的房屋一座比一座漂亮,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他们的辛勤换来了成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