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邹氏宗谱, 12, 卷11: 荣五 伯义 74世时桂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东鲁堂, 1989年重修. 存12册: 世系表.
注 : 本谱缺卷8.
一世祖 : (西汉) 邹仲俊. 武帝元年伐匈奴有功,封东鲁郡侯. 原籍山东衮州府叶州.
丫髻山始迁祖 : (宋) 邹永卓(或作允卓),字汝立,号立恭. 由江西奉新驾山迁兴国富庆里(即今湖北阳新县三溪镇)丫髻山下立业开基.
丫髻山一世祖 : (宋) 邹千一. 永卓公之子.
千一公生二子(2世) : 邹元五(大冶贵卿庄祖,另谱) ; 邹元六.
元六公下三子(丫髻山3世,总系55世) : 邹荣五 ; 邹荣六 ; 邹荣裕.
荣裕公下支祖(总系59世) : (元) 邹龙一(邹家畈祖,未载) ; 邹龙四 ; 邹龙五.
龙四公下支祖(60世) : (明) 邹清一(迁邹华国地名十八坑) ; 邹清七,户名邹清(徙居杨塘山下). 子孙析置下新屋,庄屋等地.
龙五公下支祖(62世) : 邹志谦. 子孙析置下陶垅庄等地.
福仕山岭下庄祖(68世) : (明) 邹德海,字如宽.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 阳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2.邹氏族谱, 2. 卷首2: 墓志铭 碑文 家传等, 199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1990年重修. 30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始祖:(周) 曹侠. 颛顼后裔. 武王封于邾,因用夷礼曰邾娄. 邾娄之合音为邹,后裔以国为氏.
始迁祖(1世) : (元) 邹迁八. 原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 元末避乱,卜筑于麻邑点兵山(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本宗祖(5世) : 邹希宪. 为惠和公(字平桥)第二子.
希宪公下分祖(7世) : 邹圣彬 ; 邹圣质. 皆为铭公之子.
圣彬公下派祖(8世) : (明) 邹友楫,号济川(徙居横河) ; 邹友松(后裔居盐田河) ; 邹友柏(后裔居八角湾) ; 邹友忠(后裔居盐田河). 此谱多为友楫公后裔世系.
友楫公下三房(9世) : 邹世初,号继善 ; 邹古初,号守善 ; 邹春初,号成善.
世初公下二子(10世):邹游,号汝贤(生五子: 邹九皋 ; 邹九德 ; 邹九畴 ; 邹九渊 ; 邹九棘) ; 邹洧,字汝惠(生五子: 邹九卿 ; 邹九官 ; 邹九锡 ; 邹九贡 ; 邹九敦).
古初公下四子(10世):邹潮,字汝信(生一子: 邹九韶) ; 邹滋,字汝达,号东皋(生三子: 邹九叙 ; 邹九万 ; 邹九经) ; 邹河,字汝清(生三子: 邹九思 ; 邹九龄 ; 邹九霄) ; 邹漟,字汝洪(生二子: 邹九式 ; 邹九一).
春初公下二子(10世):邹谅(生五子: 邹文质 ; 邹文彬 ; 邹文义 ; 邹文会 ; 邹文有) ; 邹诠(生四子: 邹文礼 ; 邹文习 ; 邹文庆 ; 邹文明).
圣质公下二子(8世):邹友雄 ; 邹友成. 后裔皆分居盐田河.
大二两分旧立派行:立志宜超远 为人在有诚 书能传世徳 必定振家声.
三分支谱旧立派行:大廷维光 常存忠厚 正心永守 世代荣昌.
八修新派行(27世起) : 钊汉荣𪸩境 钦源集炳堃 镇清彬烈在 锡泽楚熙均.
散居地: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 黄冈市麻城, 红安, 罗田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横河邹氏十修族谱
11.邹氏宗谱, 11, 卷10: 芳先 伯忠 大文13世显祖公起, 198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东鲁堂, 1988年(三元堂梓). 存11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邹定荣,字希鲁 ; 邹盛源,字中兴 ; 邹良金,字玉堂 ; 邹君盛,字德顺 ; 邹君椃,字正杰.
注 : 按目录所列,本谱应含54卷,首1卷. 此拍摄仅含卷首及卷1-10.
芰山始祖(16世) : (南宋) 邹珣,字贤光,行曾五. 于元嘉三年徙居新吴奉新芰山,今名驾幸山.
鼻祖(28世) : (唐) 邹垣,行一,字卫州,号清隐居士. 生三子 : 邹珏,行十三郎(居驾幸山) ; 邹珊,邹仲公,行廿三(居登高山,又名登龙山) ; 邹珂,字德孝,行卅八(居西葛山).
丫吉山始迁祖 : (宋) 邹永卓(或作允卓),字汝立,号立恭. 由江西奉新驾山迁兴国富庆里,即今湖北阳新县三溪镇丫吉山下邹环立业开基.
丫吉山一世祖 : (宋) 邹千一. 永卓公之子.
千一公生二子(2世) : 邹元五(贵卿庄祖) ; 邹元六.
箕山庄一世祖(1世) : 邹仲六. 应武公第三子. 珏公之后.
通山马家泉庄一世祖(1世) : 邹光经,字学盛.
荻田桥庄祖(1世) : 邹宗镐,字武迁. 次子邹秉纪迁临川县.
阳新富川庄始迁祖 : 邹如尹,字相商. 生四子 : 邹克官 ; 邹克材 ; 邹克梁 ; 邹克栋.
富川庄一世祖(1世) : 邹克材,字庸夫 ; 邹克栋,字良才.
紫荆山庄祖(5世) : 邹材智,行信十一. 元六公之孙. 立业紫荆山庄.
冷水坑祖(8世) : 邹溥熙. 光经公7世孙.
大成派行 : 风微恒如在 清华衍益增.
续修增派 : 勋功宣丕业 桂里修性珍 义勇贯新宇 隆师育厚民.
注 : 各庄旧派行详见卷首.
散居地 : 湖北省鄂城县, 阳新县, 大冶县, 通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邹庆源公九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5[1916]年九修. 存26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曼父,字子单. 出自子姓,五世孙食邹邑,因以为氏.
远祖: (唐) 邹思道. 官江阴,宦游杭州钱塘.
江西始迁祖: (唐) 邹㵯,行一. 世居杭州钱塘宿松里,唐穆宗长庆二年因官居宜黄.
始祖(1世): (南唐) 邹济,字世昌,行三. 由闽来宜之桃源故称桃源邹氏之族. 为凤公五世孙.
济公派下派祖(9世): (宋) 邹拱辰,字德远,行七 ; 邹朝宗,字光远,行九(其长子肃公,字恭叔,行一,为寨头岭支派祖).
拱辰公派下支祖(16世): (明) 邹仕旭(上房) ; 邹仕达(中房) ; 邹仕徳,原名德,号庆源,行五(幼房). 注: 此谱主要记载幼房仕徳公后裔.
幼房仕徳公派下房祖(19世): (清) 邹勋,原名世臣,顺行三(顺三房) ; 邹世熙,名乐,号处善,顺行五(顺五房) ; 邹世盟,名灯,顺行十(顺十房) ; 邹世元,名炬,号存诚,顺行一(顺ㄧ房) ; 邹世端,名火孚,号养浩,顺行二(顺二房) ; 邹世白,名元明,号虚室,顺行三一(顺三一房).
族派字(14世起): 伯仲仕思太世经 朝廷启用振文明 人际昌时怀自献 国来忠益庆同心 肇开尔祚功崇广 以锡其光德懋宏 孝友相传从本立 家声远大受荣恩.
注: 此谱版心的卷数与书衣的卷数不同, 以书衣的卷数排列为主. 卷5与卷6的顺序似为颠倒. 缺卷10, 11, 但依世录内容排列, 第25世与第26世间似无缺卷.
散居地: 江西省宜黄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邹庆源公九修族谱 [2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5[1916]年九修. 存26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曼父,字子单. 出自子姓,五世孙食邹邑,因以为氏.
远祖: (唐) 邹思道. 官江阴,宦游杭州钱塘.
江西始迁祖: (唐) 邹㵯,行一. 世居杭州钱塘宿松里,唐穆宗长庆二年因官居宜黄.
始祖(1世): (南唐) 邹济,字世昌,行三. 由闽来宜之桃源故称桃源邹氏之族. 为凤公五世孙.
济公派下派祖(9世): (宋) 邹拱辰,字德远,行七 ; 邹朝宗,字光远,行九(其长子肃公,字恭叔,行一,为寨头岭支派祖).
拱辰公派下支祖(16世): (明) 邹仕旭(上房) ; 邹仕达(中房) ; 邹仕徳,原名德,号庆源,行五(幼房). 注: 此谱主要记载幼房仕徳公后裔.
幼房仕徳公派下房祖(19世): (清) 邹勋,原名世臣,顺行三(顺三房) ; 邹世熙,名乐,号处善,顺行五(顺五房) ; 邹世盟,名灯,顺行十(顺十房) ; 邹世元,名炬,号存诚,顺行一(顺ㄧ房) ; 邹世端,名火孚,号养浩,顺行二(顺二房) ; 邹世白,名元明,号虚室,顺行三一(顺三一房).
族派字(14世起): 伯仲仕思太世经 朝廷启用振文明 人际昌时怀自献 国来忠益庆同心 肇开尔祚功崇广 以锡其光德懋宏 孝友相传从本立 家声远大受荣恩.
注: 此谱版心的卷数与书衣的卷数不同, 以书衣的卷数排列为主. 卷5与卷6的顺序似为颠倒. 缺卷10, 11, 但依世录内容排列, 第25世与第26世间似无缺卷.
散居地: 江西省宜黄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邹庆源公九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5[1916]年九修. 存26册: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曼父,字子单. 出自子姓,五世孙食邹邑,因以为氏.
远祖: (唐) 邹思道. 官江阴,宦游杭州钱塘.
江西始迁祖: (唐) 邹㵯,行一. 世居杭州钱塘宿松里,唐穆宗长庆二年因官居宜黄.
始祖(1世): (南唐) 邹济,字世昌,行三. 由闽来宜之桃源故称桃源邹氏之族. 为凤公五世孙.
济公派下派祖(9世): (宋) 邹拱辰,字德远,行七 ; 邹朝宗,字光远,行九(其长子肃公,字恭叔,行一,为寨头岭支派祖).
拱辰公派下支祖(16世): (明) 邹仕旭(上房) ; 邹仕达(中房) ; 邹仕徳,原名德,号庆源,行五(幼房). 注: 此谱主要记载幼房仕徳公后裔.
幼房仕徳公派下房祖(19世): (清) 邹勋,原名世臣,顺行三(顺三房) ; 邹世熙,名乐,号处善,顺行五(顺五房) ; 邹世盟,名灯,顺行十(顺十房) ; 邹世元,名炬,号存诚,顺行一(顺ㄧ房) ; 邹世端,名火孚,号养浩,顺行二(顺二房) ; 邹世白,名元明,号虚室,顺行三一(顺三一房).
族派字(14世起): 伯仲仕思太世经 朝廷启用振文明 人际昌时怀自献 国来忠益庆同心 肇开尔祚功崇广 以锡其光德懋宏 孝友相传从本立 家声远大受荣恩.
注: 此谱版心的卷数与书衣的卷数不同, 以书衣的卷数排列为主. 卷5与卷6的顺序似为颠倒. 缺卷10, 11, 但依世录内容排列, 第25世与第26世间似无缺卷.
散居地: 江西省宜黄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