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董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安徽省合肥市)

董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安徽省合肥市)

始迁祖全罗、仲兴,明代人。缺卷十一。书名据版心题。
董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安徽省合肥市)简介资料
合肥
余庆堂
据清光绪十三年(1887)
十二册
1887
木活字本
董浩
线装
董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安徽省合肥市)相关文献
董氏宗谱探讨
董氏宗谱探讨, 广西钟山董氏宗亲,自从1991年得到浙江温州平阳县董剑华带来他们1981年重修
查看全文
广西董氏宗谱
广西董氏宗谱,  董采  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于唐朝肃宗元年董采公合一伯兄仲叔季弟
查看全文
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郑姓家谱一般奉行秘不授人的家规,在新家谱修撰完毕后,旧的家谱
查看全文
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董氏祠堂主体完工
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董氏祠堂主体完工,2018年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及董氏家
查看全文
合肥市
市名市名来源“合肥”之名已知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根据合肥地方志记载,“合肥县盖秦置,秦改封建为郡县,属九江郡”,但秦时旧县名已不可考。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改淮南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这是合肥县建制之始。“合肥”名称来自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说法有二。其一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因此“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简称与别称合肥市并没有官方明确认定的简称,但一般常用“合”(如合福高铁)或“肥”(常见于新闻报道,如“商务部来肥调研中德合作情况”)指代。合肥市别称“庐州”,源于隋朝时设置的...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桐城董氏宗谱 [20卷]
桐城始迁祖 : 董颐(明)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版心题 : 董氏宗谱
浏览:0
桐城董氏宗谱 [20卷]
桐城始迁祖 : 董颐(明)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版心题 : 董氏宗谱
浏览:100
广川董氏宗谱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8册 : 世系表 远祖 : 董仲舒字宽夫号广川(汉) 始祖 : 董孟九字万良(宋) 泾县一世祖 : 董弼生(宋) 散居地 : 安徽省泾县等地
浏览:100
衍庆堂董氏房谱禄 [全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衍庆堂五修. 全1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南康始迁祖 : (清康熙)十三世祖董茂彩公离开广东兴宁, 选择南康鹿鸣乡得俊里的长坑孜(今南康市平田乡的长坑村)落基。 三大房祖 : (清)董宇富(彩公三子)字盛德 ; 董宇文(彩公四子)字郁周 ; 董宇云(彩公五子)字凌汉.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脊题及书衣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南康县等地.
浏览:0
上湘龍城董氏族譜 [7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正谊堂修, 民国15[1926]木活字本. 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董仲舒. 原籍湖北麻城. 始祖 : (明) 董信忠,字善全. 因官善化,迁湘乡. 派祖(2世) : (明) 董孝扬,字显崇. 信忠公之子. 下分四房. 四大房祖 : (明) 董良俊,字世英,号恩溪 ; 董良杰,字世雄 ; 董良臣,字世佐 ; 董良翠,字世材. 俊公下六子 : 董传伦,字经宇 ; 董传化,字漍宇 ; 董传俸,字沂宇 ; 董传储,字文宇 ; 董传伟,字季宇 ; 董传任,字衡宇. 杰公下一子 : 董传作,字文宇. 臣公下一子 : 董传伸,字念庵. 翠公下一子 : 董传仲,字时中. 班序 : 儒雅期忠孝 良传仕有芳 尚应学绍先 方正辅家邦 大启声名远 宏开世泽长 鸿文昭盛治 华国迪前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上湘董氏族谱.
浏览:100
董氏五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策堂, 民国30[1941]. 21册 :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迁潭始祖 : (元明之际) 董秀兴.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卷端题 : 湘潭三坪董氏五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