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杨氏三修族谱(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杨氏三修族谱(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始祖辂,字殷驾,世居陕西华阴,五代南唐时官吉州刺史,遂定居吉水湴塘。卷五四礼、辑略、服制图、祠堂图记、祠规、契据,卷八上湘长江桥德宾公房派世系,卷十一时长房双枧湾派世系。存卷五、八、十一。书名据书衣题。记事至清光绪间。
杨氏三修族谱(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简介资料
吉水
清白堂
三册
杨氏三修族谱
木活字本
线装
杨氏三修族谱(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相关文献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周仲
周仲,字南仲,江西吉水人,举人,嘉靖五年至十年(1526~1531年)任漳浦县知县。初上任即整顿学校,修建县城内和乡村的社学。接着,修建大成殿,疏浚傅公河,筑印池,建澄心亭,立“梁岳钟秀”坊,并在坊旁列“科贡题名”录。嘉靖九年(1530年),首建乡贤祠和名宦祠。他致力于改善学宫环境,陶冶性情,激励士子努力上进;也鼓励官吏、缙绅都来关心培养人才。自正德末年以来,漳浦县科举衰微。由于周仲的大力倡学,从嘉靖七年(1528年)起,每科都有中式举人、进士,有几科竟然是漳州府只有漳浦人单中进士。周仲上任后,深感漳浦县不能没有地方志书。嘉靖九年(1530年)春,请上一年中进士的林梅编纂县志,林梅邀请庠友叶期远、高松参与编写,经7个月的努力,完成历史上首部《漳浦县志》。这也是漳州府属县首部县志。嘉靖五年(1526年),周仲应云霄义民吴子濡等的请求,重建云霄镇城,龙溪人会魁周宣为之撰《新建云霄石城碑记》。嘉...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彭碱
江西吉水人。当了辰州刺史,其势力到了四水流域。蜜头吴著冲延彭氏为助理,彭氏以私恩结人心,日渐强盛,与漫水土官之弟向伯林种勾结,把吴著冲逐死于洛塔山洞,接着平定了惹巴冲、椿巴冲,并其地,彭氏进入了溪州地区。到了梁开平年间(910年前后),彭碱的儿子彭士愁当了溪州刺史,统治了今天湘西这块地方,做了包括今天永顺、龙山、保靖、花江等二十州的都誓主,设都城于下溪州,渭之下州。《宋史·西南溪诸蛮》称。《北江蛮酋最大者日彭氏,世有溪州。\"彭士愁当了二十多年的溪州刺史,势力逐渐强大,开始向外扩张。《九国志》载,\"十愁之世昆弟力强多积聚,故能诱胁诸蛮皆归之。胜兵万余人,春夏则营种,秋冬则暴掠,长沙四境最被其害。\"后晋天福四年(9钝年),率铺(今麻阳)、奖(今花江)、溪(今保靖、永顺、龙山)诸蛮,大举东出,争夺辰、澄二州,引起了与长沙楚王马希范有名的\"溪州之战\"。结果彭士愁大败,双方议和,后晋天福五...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徐穆
徐穆自幼聪敏,日记千余言。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二。弘治六年(1470)殿试又第二,授翰林院编修。编修任满升侍读,与修《历代通鉴纂要》,其中宋、元部分多出其手。弘治十二年(1499)任会试同考官,慧眼又识得伦文叙,董玘及其他名士。正德元年(1506),武宗命徐穆为正使,出使朝鲜颁布大明历法,并赐他麒麟一品服。徐穆一踏上朝鲜国土,便得知朝鲜国国王迎诏不准备行郊迎道跪之礼。徐穆便援古证今,反复分析利弊,终于说服了朝鲜国王,以最高的礼节恭迎大明天子的圣诏。在朝期间,国王屡次派遣陪臣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但都没有难倒徐穆。完成使命归国时,朝方所馈赠的珍贵礼品,徐穆全部拒受,受到朝鲜国人的交口称赞。徐穆回国后,参与撰修《孝宗实录》,充经筵讲官。当时正值大宦官刘瑾专权,刘瑾最看不上翰林-,独对徐穆的才能敬佩有加,并想让徐穆趋附于己,这样便可得到高官厚禄,徐穆全然不应,刘瑾十分恼怒。《实录》修成,...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邓珍
邓珍(?~?),字连器,号昆冈。江西吉水人。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科李骐榜进士第三人。邓珍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中举,第二年,顺利通过会试。殿试又拔得一甲第三名,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据《吉水县志》记载:邓珍,年二十四卒,才高短世,识者惜之。余事不详。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周述
永乐二年(1404)是成祖登极后首次开科。周述与其从弟周孟简同科赴试,又同登鼎甲。成祖手书二人策,在周述的对策上批道:“环伟之才,充实之学。朕用尔嘉,擢居第二,勿自满假,惟时懋哉。”不久,又下令,让学士解缙选拔28人入文渊阁读书,周述兄弟又被选中。当时在文渊阁读书是十分荣耀的事,享受的待遇也十分优厚。纸笔由司礼监供给,早晚膳食由光禄寺供给,礼部还给每人每月膏烛费银子三锭,工部还为其选就近的地方以供居住。成祖对他们也格外看重,经常看望这些学子,还亲自考察他们的学业情况,这一切都令世人十分羡慕。周述和周孟简实为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周子旭,轩昂豁达,孝友性成。8岁时,父母有病,周子旭便日夜侍奉,不离左右。父母去世,他哀毁不禁,与弟弟周子益亲密无间。有一年,家中遇到祸事,兄弟俩争着入狱。子旭说:“我为一家主事,这是我的责任”。子益说,“兄为一家之长,万一有什么不幸,宗祀之事谁来作主?弟在家中无关轻重...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鵞湖西塘杨氏宗谱 [1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 存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6, 13, 17. 始祖 : (宋) 杨龟山. 原籍闽之南剑. 铅山宗祖 : (元) 杨(多辛) ; 杨梓 ; 杨辛. 称为高; 升; 泰三房. 始迁祖 : (明) 杨宗魁. 由罗墩徙银坑. 房祖 : 杨斗原 ; 杨斗文 ; 杨斗达. 六世祖 : 杨原佑(胜房) ; 杨原志,名文英(廷房) ; 杨原亨 ; 杨原远 ; 杨原达(以上三祖为盛房) ; 杨原新(顺房) ; 杨原政(富房) ; 杨明房,字重庆(芳房) ; 杨仲安(升义房). 另有伦房; 皐房之资料. 合族字派(21世起) : 如以亲为宝 兴怀乃念先 明新昭祖德 嗣世守家传. 散居地 : 江西省铅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鵞湖西塘杨氏宗谱 [1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 存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6, 13, 17. 始祖 : (宋) 杨龟山. 原籍闽之南剑. 铅山宗祖 : (元) 杨(多辛) ; 杨梓 ; 杨辛. 称为高; 升; 泰三房. 始迁祖 : (明) 杨宗魁. 由罗墩徙银坑. 房祖 : 杨斗原 ; 杨斗文 ; 杨斗达. 六世祖 : 杨原佑(胜房) ; 杨原志,名文英(廷房) ; 杨原亨 ; 杨原远 ; 杨原达(以上三祖为盛房) ; 杨原新(顺房) ; 杨原政(富房) ; 杨明房,字重庆(芳房) ; 杨仲安(升义房). 另有伦房; 皐房之资料. 合族字派(21世起) : 如以亲为宝 兴怀乃念先 明新昭祖德 嗣世守家传. 散居地 : 江西省铅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鵞湖西塘杨氏宗谱 [18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 存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6, 13, 17. 始祖 : (宋) 杨龟山. 原籍闽之南剑. 铅山宗祖 : (元) 杨(多辛) ; 杨梓 ; 杨辛. 称为高; 升; 泰三房. 始迁祖 : (明) 杨宗魁. 由罗墩徙银坑. 房祖 : 杨斗原 ; 杨斗文 ; 杨斗达. 六世祖 : 杨原佑(胜房) ; 杨原志,名文英(廷房) ; 杨原亨 ; 杨原远 ; 杨原达(以上三祖为盛房) ; 杨原新(顺房) ; 杨原政(富房) ; 杨明房,字重庆(芳房) ; 杨仲安(升义房). 另有伦房; 皐房之资料. 合族字派(21世起) : 如以亲为宝 兴怀乃念先 明新昭祖德 嗣世守家传. 散居地 : 江西省铅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杨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修, 增补记事至1996年. 5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2, 卷3各含两册. 部分卷数破损难阅. 受姓祖 : 叔虞. 食采杨地,因以名氏. 始祖 : (明) 杨宏高,号蘶峰. 由南昌之武宁迁湖口. 派祖(3世) : 杨琇三,号荆川 ; 杨玉三,字箾川. 皆为福二公之子. 琇三派下房祖(4世) : 杨孟春,字融畅 ; 杨孟时,号纯庵 ; 杨孟贤. 玉三派下房祖 : 杨孟和,字湖山. 孟和公下六子 : 杨苴,字近桥 ; 杨蕃 ; 杨蕡,字西畴 ; 杨芬,字宾溪 ; 杨兹,字宾川 ; 杨满. 家派(9世起) : 应运兆文明 家修方献廷 忠诚为国干 诗礼作王宾 德厚垂芳远 仁深集福新 昌隆衍万世 亿叶庆长青. 散居地 : 江西省湖口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江氏族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藏, 清宣统元年[1909]四修.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世祖 : (宋) 江文明,号伟齐,行八郎. 五大房祖(3世) : 江十八郎,字国禹,名铎(居闽汀州府宁化县石璧村) ; 江念二郎,字国鼎,名锜(自宁化迁上杭) ; 江念三郎,字国海(居广东大埔县) ; 江念五郎(居广东嘉应州) ; 江念二十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赣县, 万载, 宜丰(旧新昌), 宜春(旧袁州), 萍乡等县 ; 湖南省浏阳县 ; 福建省宁化县, 上杭县 ; 广东省梅县, 大埔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江氏族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藏, 清宣统元年[1909]四修.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世祖 : (宋) 江文明,号伟齐,行八郎. 五大房祖(3世) : 江十八郎,字国禹,名铎(居闽汀州府宁化县石璧村) ; 江念二郎,字国鼎,名锜(自宁化迁上杭) ; 江念三郎,字国海(居广东大埔县) ; 江念五郎(居广东嘉应州) ; 江念二十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赣县, 万载, 宜丰(旧新昌), 宜春(旧袁州), 萍乡等县 ; 湖南省浏阳县 ; 福建省宁化县, 上杭县 ; 广东省梅县, 大埔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