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海啸

海啸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简介资料
海啸
seaquake
海啸相关文献
海啸来临前
海啸来临前,西奥多的父亲在气象站工作,所以每天,西奥多都能给同学们预报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为此
查看全文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智利大海啸肆虐整个太平洋沿岸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智利大海啸肆虐整个太平洋沿岸,智力被称为上帝创造世界的最后一块泥巴,一直以来多灾多难,智利大海啸更是成为世
查看全文
海啸
词源海啸到达海岸2004年12月26日海啸席卷马尔代夫的马累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汉字又称海溢。“tsunami”一词,在1963年的国际科学会议上正式列入国际术语。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透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中国最早在汉朝就已有对海啸的纪录,在中国古书记载的海溢、海潮溢、海吼、海唑、海沸都是指海啸。特性这是一种波长极长的重力波。若是发生于在近岸浅水海域,波浪因深度渐浅而波高骤增,可造成严重灾害。此波于大洋中传递极快,每秒速度可超过二百米。在地震发生处的波动可能只有0.1米到5米的高度,波长却可能是1500千米。随着水波传到岸边波长会缩短到5千米,高度却可达到50米。原因海啸到达海岸形成水墙海啸...
查看全文
法国动物学家认为动物靠听觉躲过海啸灾难
法国动物学家认为,有很多动物躲过了2004年12月26日席卷印度洋沿岸的海啸,这主要归功于它们远比人类发达的听觉。 在历史上记载的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等事件中也有这种情况。在灾难来临之前,鸟飞走,狗狂吠,兽群逃往安全的地方。专家认为,动物死里逃生不大可能是由于所谓的第六感,而是因为它们的听觉或某种感官更灵敏。 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
查看全文
原始居民可能有第六感他们何以逃生大海啸
在海啸席卷了印度洋的小岛森蒂内尔的两天后,一个赤身裸体的原始部落男子站在海滩上,凝视着在空中盘旋的印度海岸巡逻队直升机。然后,他举起了手里的弓,朝救援直升机射去。 这是印度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原始部落——森蒂内尔人千百年来向外面的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他们不希望被打扰。 原始部落不怕水?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几日内,遇难人数一直在持续上升,而关于
查看全文
海啸相关标签
水灾
海啸
家族谱大览
1.海氏族谱, 1, 1765–2015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金海氏大提学公派世谱
宋万五图书馆 始祖金首露、坡祖金得河的子孙录。
浏览:0
1.海氏族谱
原书 : 手抄本, 清光绪32[1906]重修. 7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南宋) 海俅. 由闽入广之番禺. 始祖 : (明) 海答儿,字心毓. 由番禺迁海口. 生四子 : 福 ; 宁 ; 宇 ; 信. 而宇, 信乏嗣,仅传二房. 房祖 : (明) 海福,字朝举 ; 海宁,字朝安. 福房下一子 : 海宽,字德裕. 宽公下八子 : 海深,字汝渊 ; 海浩,字汝深 ; 海泌,字汝宏(乏嗣) ; 海瀹,字汝道 ; 海潮,字汝会 ; 海浴,字汝索(乏嗣) ; 海沂,字汝源(乏嗣) ; 海瀚,字和川. 宁房下一子 : 海方,字着五. 下有五子 : 海澄,字汝清 ; 海汉,字汝汪 ; 海𫞗,字钦叔 ; 海澜,字懋叔 ; 海涣,字甫修.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海氏答儿公族谱.
浏览:100
海氏
海氏
浏览:0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双河村委会娃岔村海氏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双河村委会娃岔村海氏
浏览:0
9.海曲厉氏家乘, 9, 1402–1962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