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国的称号

中国的称号

中国一词是对位于亚洲东部,自古以来自然形成的一个多民族共同体的通称。“中国”一词的用法多种多样,持不同语言、政治观点或意识形态的人可能对中国的地理范围和历史上各政权的正统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国”一词本身的含义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南部及附近地区,...

中国的称号相关文献
庞娇娇获“影响中国”年度道德人物称号
庞娇娇获“影响中国”年度道德人物称号,    庞娇娇在校大学生,2011年度中国十大道德人物,中华庞氏宗亲道德形象代表
查看全文
武则天有什么称号?武则天的称号如何而来
武则天有什么称号?武则天的称号如何而来,武则天决定立儿子李显为太子。最后,让位给李显的武则天令去帝号,仍称自己是则天
查看全文
玛利亚的称号
诞神女诞神女或生神者(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ókos,/ˌθiəˈtɒkəs/;英语:God-bearer,意为:Birth-GiverofGod,theonewhogi
查看全文
中国的称号
历代演变秦朝疆域在过去中原王朝传统的体系中,存在与现代不同概念的天下观念。在这种观念里,历代中原王朝自认位于天下的中央,自视为文明的中心,自中心向外辐射,外缘纳贡称臣的藩属;藩属之外,最外围与中原文化差异极大的民族则被称作蛮夷。这种界定与现在对主权界限的认知差异很大。周朝以前“国”是各部落盟的封号。,经过演变至周朝时则是成为卫戍王朝的诸侯国名称,在周朝的概念中,“中国”的含义仅仅对天子所治理的地域称谓随着历朝历代的不同,对中国这个名称的含义也会有所变化。自秦朝、汉朝大范围建立中央集权政权后,这种天下观仍延续下去,特别是蒙古统一中原后,虽然统治者不是汉族,但大部分时间这一区域都是在一个中央皇朝的主导之下,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一个历史因素。再者,中原王朝的政权易主时便产生朝代更替,新成立的朝代继承前朝正统,而每次朝代更替也都会更改国号,国号是源自中原王朝所特有的文化,类似于古人的别...
查看全文
皇帝的称号是怎样来的
皇帝是我国古代专制君主的称谓之一。在甲骨文、金文和上古典籍中,已屡见“皇”“帝”等称号。许慎《说文解字》:“皇,大也”“大君也。”近人汪荣宝先生认为皇是祭祀时戴的一种冠(帽)。它本是一种有羽毛装饰的冠。供祭祀或祈雨时跳舞用。“皇”又是“对先代或神明的尊称”,又是传说中远古的帝王。《风俗通义》说:“皇者,中也,光也”。因而“皇”是至高无上、光明无比的神圣称号。“帝”,据其甲骨文字形,近人王国维说它是花蒂的全形。上面像花的子房。外面像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像雌雄花蕊。《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起于商代末期,商王生称王,死称帝。所以“帝”作“帝王”用,是它的假借义,由于“帝”被假借用作“天帝”或“帝王”,于是后来又造了一个从“艹”(草)“帝”声的形声字“蒂”来代替它,“帝”本义是“花蒂”。由于“帝”(花蒂)能生花结果,故古人将主观想象中能生育万物的“天神”称为“帝”。后亦...
查看全文
中国的称号相关标签
中国的称号
翻译
文化
家族谱大览
一本族谱
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的多
浏览:0
1.国氏族谱, 1, 1414-2004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永川李氏世谱
国立中央图书馆 庆尚北道军委军,李景植,1928年发行。 始祖李文汉的子孙录。
浏览:0
1.中华姓氏谱 : 萧(姓), 1600-2002
原书: [北京] : 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2002年修(固安印刷厂). 1册. 注 : 本书为中华姓氏谱中的“萧”姓分册。 萧氏之各方源头 : (1) 叔大心. 封于萧,子孙以国为氏。(2) 孟亏. 作士于箫,其后人遂以萧为氏。(3) 他姓或外族改姓,为契丹人之一族。 迁徙考略 : 发源地 : 徐州萧镇. 先秦时期因战乱外迁至金陵, 长陵, 兰陵, 杜陵. 唐宋之前分布山东, 河南, 河北, 安徽北京, 福建, 广东等地. 元明清时期,徙居南方四川, 湖南, 江西, 湖北等地. 清末开始移居台湾. 内容包含 : 萧氏源流, 迁徙考略, 各代郡望大族, 当代分布情形, 各代名人及文物概述, 萧氏源头资料, 及各地家谱目录等. 杜陵始祖 : (西汉) 萧望之...等. 江西始祖 : (楚) 萧觉...等. 江苏始祖 : (宋) 萧汉杰...等. 山西始祖 : (南宋) 萧性渊...等. 湖南始迁祖 : (北宋) 萧汉三...等. 广东始迁祖 : 萧七郎 ; 萧天锡...等. 福建始祖 : 萧成全 ; 萧曦 ; 萧国梁...等. 散居地 : 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中华姓氏谱 : 萧姓卷.
浏览:100
满洲中央银行[职员履历及家谱档案资料]
原资料: 写本,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 记事止于康德12[1945]. [69]页. 注: 此组家谱资料包括其本人妻子儿女父毌等三代之姓名, 出生日期之纪录及履历表等. 散居地: 中国东北辽宁省及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吉林省安东省及全国各地.
浏览:0
中华高姓大通谱 : 总谱 [上下卷]
原书: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2011年(北京春雨印刷). 2册(共1364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包括 : 国内外收藏高姓家谱文献目录, 825-862页. 初祖 : 姜太公,名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 又称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 受姓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始祖 : 高傒. 公子高之孙,以祖名为姓. 总辈序(姜太公第91世孙起) : 渤海宗源久 尊贤福泽长 敦仁承伟业 勤学启华章 玉凤鸣祥瑞 金麟佑栋梁 匡时仰慧哲 兴国继维纲 齐鲁曜千古 诗书化万方 升平修谱志 恒永乐安康. 散居地 : 全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