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岩(乳名化凤,字可永,大行十二),唐末随王审知由河南固始入闽。七世礼信,北宋景德三年分支杉溪房。始迁祖子老,礼信曾孙,宋末由下口山迁蜂段、下漈头、下溪坂,终居龙溪。 谱载祖宗源流、龙溪概览、宗祠家庙、名胜古迹、族规家训、世系、附录、编后语等。
龙溪张氏总谱(福建屏南)相关文献
福建三溪龙溪陈氏宗祠
福建三溪龙溪陈氏宗祠,闽清县四都桥头(今三溪村),俗称象峰龙溪境。明洪武十三(1380)年,千郎公
福建三溪龙溪陈氏宗祠
福建三溪龙溪陈氏宗祠,闽清县四都桥头(今三溪村),俗称象峰龙溪境。明洪武十三(1380)年,千郎公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甘国宝
甘国宝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老家在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7岁时全家搬到古田县长岭村生活,又过了10年,在雍正四年时,全家搬到福州文儒坊。那时,甘国宝已经17岁了,武艺出众,尤檀射箭。3年后,也即雍正七年,他中武举人,十一年又中武进士,而且是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被授为御前侍卫。从古田举家搬迁,到留在宫中当侍卫,这漫长的7年间,年轻的甘国宝是在文儒坊中度过的,寒风里,烈日下,坊中空地上总出现一个矫健敏捷的少年身影,击拳踢腿,翻腾跳跃,刀光闪动,棍棒飞舞,利箭嗖嗖穿梭。三坊七巷中走出的大多是青灯伴苦读、青衫裹瘦骨的文弱书生,学而优则仕是他们眼中最明媚的阳光大道,甘国宝武而优则仕,异曲同工,这个“异”,倒是让他在这一块不大的坊巷中显得很异类,举止有点帅,表情有点酷。接下去的日子里,甘国宝当了侍卫大臣,又任广东右翼镇标中军游击,接着升任参将,乾隆二十年开始,相继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章润
章润,字时雨,号沛霖、白溪。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生于今屏南县长桥村(原古田县龙江村)。永乐十二年(1414年)中举人,翌年举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后升迁刑部郎中。章润处事刚果,忠臣多与他为伍。他不轻慢贫贱,不阿谀权贵,对诉讼案件均能秉公断案。时人称他为“章铁板”。后人誉他“断狱数千,无有称冤者”。章润为官二十多载,廉洁勤政,两袖清风。其居屋小而破旧,不蔽风雨。同朝监察御史王宝重其清节,特造屋供其居住。当时,曾有一监司到地方行使职权,执法偏颇,地方惶惶不安。章润获悉,多方予以引谕开导。该监司心悦神服,地方始得平静。正统八年(1443年),章润病逝,终年56岁。崇祀于县“乡贤祠”。其家乡建有进士坊和御史坊,今废。其政绩后世传为美谈。
福建漳州龙溪步文乡上苑王氏
远在后唐天成元年丙戌(926),审知逝世后一年,延翰为闽王,令王潮之子延釭为漳州刺史身份属籍于漳以为王氏闽国藩篱之固,遂定居于当时永宁乡唐化里峙东保上苑村。约在公元944年,王继成为漳州刺史,也“家于上苑”。现仍居于上苑及其周边的圿派王氏,肇自宋直阁学士熙载。据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重修上苑王氏祖庙所刻的《熙载庙略》:“我上苑村自宋直阁学士讳熙载公……以延政公嫡派肇始斯族。而庙之营建,亦阅六百年于兹矣”。据《上苑王氏世谱》:“熙载,三桂独子,行六十六,称为六十六学士公。致仕归田,筑精舍,正礼乐,教子孙绍箕裘之业,为上苑光裕之祖。娶陈庄杨氏,合墓于本乡吴桥山,号火烧埔三片石祖”。这支王氏中兴于元末,中兴祖为熙载的曾孙义甫。据《上苑王氏世谱》:“义甫,讳中兴,字以行,号上苑,清之次子。元至正十二年(1352)授从仕郎龙溪县尹。时倪文俊建伪都于汉阳,张士诚屡陷平江.常湖等路(注:路是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