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爨氏

爨氏

爨氏(爨,汉语拼音:cuàn),三国时期开始出现,其统治阶层酋长原为魏晋时期的并州刺史部士族,其后爨习是蜀汉时南迁到云南的驻守将军,又称爨夷爨蛮。在东晋之后爨氏驻守于云贵等地后,成为地方政权。同时,“爨”由姓氏变成民族泛称。593年隋文帝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县(今云南曲靖市)。

当时阁罗凤为加强与爨氏部落关系,将女儿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南诏势力由云缅交界东入滇池地区。唐王朝认为此举于己不利,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哄,在一场政治阴谋下,爨崇道杀死爨归王,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最后南诏于748年将爨氏政权消灭。

隋唐之际,爨蛮分裂成东、西两爨,东爨的为“乌蛮”、西爨为“白蛮”。唐朝时,属戎州与姚州二都督所监督和控制。白蛮又包含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大部落(六诏)。又有“濮部”之说。748年为南诏所灭,南诏遂建立了奴隶制...

爨氏相关文献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立。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南宁县)城南七十里之扬旗
查看全文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立。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南宁县)城南七十里之扬旗
查看全文
称柴而爨
【成语】称柴而爨 【成语】称柴而爨 【拼音】chēngcháiércuàn 【解释】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查看全文
爨(cuàn)姓
爨(cuàn)姓【摘要】始祖为爨襄,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爨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内蒙、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爨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爨襄之后。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战国时魏国爨襄的后裔,以祖父爨字为姓。②魏晋至唐代。为云南东部地区的大姓之一,以族名为姓,据始祖为爨襄,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爨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内蒙、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爨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爨襄之后。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战国时魏国爨襄的后裔,以祖父爨字为姓。②魏晋至唐代。为云南东部地区的...
查看全文
分居异爨
分居异爨分居异爨的意思分居异爨是什么意思分居异爨什么意思分居异爨的近义词分居异爨的反义词分居异爨的拼音【成语意思】:指兄弟分家过日子。【用法分析】:分居异爨作谓语;指兄弟分家过日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重庆市渝北区外迁渝荆刘氏族谱
重庆市渝北区外迁渝荆刘氏族谱
吾支刘氏清朝初期居住在重庆巴县江北镇、义里三甲杉树屋基。(现在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多宝、王家镇、一带的杉树屋基)。 始祖刘国瑞髙氏、刘国祥陈氏。 一世祖:刘正益、刘正凤。 二世祖:刘三松髙氏。 三世祖:刘天仁、刘天义、刘天礼。 四世祖:刘德禄黄氏、刘德珍、生于公元1751年、在重庆巴县江北镇义里三甲杉树屋基生长人氏、约公元1770年左右外迁重庆江北镇礼里四甲静观场庆云街和周家岩、现在的北倍区静观镇。又于公元1860年左右七世祖刘世文和刘世薰在静观场外迁四川泸州市古蔺县黄荆老林。有知道这支情况和家人们、宗长!宗亲们与联系,晚辈刘树云感恩叩谢!电话13518385168
浏览:0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
李氏族谱年代很久,本族谱从先祖“永”字辈开始,祖居江苏扬州的犹龙堂李氏家族,
浏览:0
巫氏族谱
平阳郡 始祖:巫常氏,巫彭,巫咸 受姓始祖:巫乾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姜氏宗谱 [14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垂裕堂藏版, 2008年六修.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神农氏. 生于姜水,因姓姜氏. 始祖 : (明初) 姜鸿楚. 由江西饶州府迁麻城. 始迁祖(5世) : 姜宪,字福三,又字正辅,号碧岩. 由麻迁黄冈,居上伍乡. 宪公下四子 : 姜孟佐 ; 姜孟严,字仲七(居姜家湾) ; 姜孟春(居姜家畈) ; 姜孟辉. 佐, 辉二公同留祖居. 派祖(7世) : 姜琏. 孟严公之子. 琏公下五子 : 姜永奇 ; 姜永佐 ; 姜永佑 ; 姜永深 ; 姜永纲. 分为三, 五, 九甲. 三甲祖 : 姜永奇 ; 姜永佑. 五甲祖 : 姜永佐 ; 姜永深. 九甲祖 : 姜永纲.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爨氏导读知识
百家姓笔画最多的姓氏
百家姓笔画最多的姓氏
百家姓中笔画最多的姓氏是爨,读作cuàn,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50位。爨姓的人口比较少,大概只有1000多人。且人口相对集中,在济南市商河县有一个爨家村,全村615口人全部都姓爨。据传说,这个爨家村由云南迁移而来,已经传承了20代人。“爨”字本义是烧火做饭,也引申作炉灶、焚烧等含义。在古文中也具有象形意义,描绘的就是烧火做饭的景象。爨姓的起源也与烧火做饭有一定联系。爨姓的源流有两个。第一,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爨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为西周时期在宫廷内为王室成员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称的火头倌,专职掌管炊火。“爨”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灶”。第二,源于祝融氏,出自东汉时期班彪、班固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爨姓名人有爨琛、爨龙颜、爨归王等。
浏览量:2888次
云南爨氏
云南爨氏
爨氏的统治阶层酋长原为魏晋时期的并州刺史部士族,其后爨习是蜀汉时南迁到云南的驻守将军,又称爨夷或爨蛮。在东晋之后爨氏驻守于云贵等地后,成为地方政权。隋初南中地区大部分归属中央(西南部少数地区在北周时脱离),593年隋文帝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县(今云南曲靖市),但不久爨族人民起兵反抗,云南地区获得独立。当时阁罗凤为加强与爨氏部落关系,将女儿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南诏势力由云缅交界东入滇池地区。唐王朝认为此举于己不利,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閧,在一场政治阴谋下,爨崇道杀死爨归王,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最后南诏于748年将爨氏政权消灭。
浏览量:19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