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氏(爨,汉语拼音:cuàn),三国时期开始出现,其统治阶层酋长原为魏晋时期的并州刺史部士族,其后爨习是蜀汉时南迁到云南的驻守将军,又称爨夷或爨蛮。在东晋之后爨氏驻守于云贵等地后,成为地方政权。同时,“爨”由姓氏变成民族泛称。593年隋文帝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县(今云南曲靖市)。
当时阁罗凤为加强与爨氏部落关系,将女儿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南诏势力由云缅交界东入滇池地区。唐王朝认为此举于己不利,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哄,在一场政治阴谋下,爨崇道杀死爨归王,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最后南诏于748年将爨氏政权消灭。
隋唐之际,爨蛮分裂成东、西两爨,东爨的为“乌蛮”、西爨为“白蛮”。唐朝时,属戎州与姚州二都督所监督和控制。白蛮又包含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大部落(六诏)。又有“濮部”之说。748年为南诏所灭,南诏遂建立了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