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希虎

李希虎

李希虎
李希虎简介资料
李希虎相关文献
李希烈
谋叛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希烈奉诏讨伐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并加封为南平郡王。六月,进驻随州,直捣襄阳,梁崇义兵败自杀。建中三年(782年),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淄青李纳,李希烈反与河北藩镇朱滔、田悦等勾结,据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并铸行军都统印。称帝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派部将李克诚袭击汝州(今河南临汝),生擒别驾李元平,又遣大将董待名等攻取尉氏(今河南尉氏),围攻郑州(今河南郑州),东都大震。建中四年(783年)十二月,攻入汴州(今河南开封),兴元元年(784年)正月以汴州为大梁府,称楚帝,设置百官,任命孙广、郑贲、李缓、李元平为宰相,年号武成。泾原兵变建中四年(783年)八月,李希烈发兵三万,围攻襄城(今河南襄县),九月,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诏令泾原(今甘肃泾原)等各道兵马援救襄城,不料爆发泾原兵变,泾原军人造反攻陷首都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
查看全文
李希宗
家庭祖父李式,北魏兖州刺史父母李宪,北魏仪同河间邢氏,北魏瀛州主簿邢肃之女兄弟姐妹李长钧,北魏开府参军事李希远,北魏殷州主簿李希仁,北魏辅国将军、中书侍郎李骞,北魏散骑常侍、中军将军、殷州大中正李希礼,北魏征虏将军、司空咨议李长辉,嫁北魏龙骧将军、营州刺史、安平男博陵崔仲哲李仲仪,嫁北魏冀州司马勃海高某李叔婉,嫁北魏兖州刺史、渔阳县开国男博陵崔巨伦,廷尉卿崔逸之子李季嫔,嫁北魏司空公、安乐王元鉴,尚书左仆射、安乐武康王元诠之子李稚媛,嫁北魏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荧阳郑道邕,青州刺史郑琼之子夫人崔幼妃,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后将军、殷州刺史崔楷第三女,生五子五女子女李祖昇,北齐齐州刺史李祖勋,北齐西兖州刺史、殿中尚书、丹杨郡王李祖猗,嫁东魏乐安王元昂李祖娥,嫁齐文宣帝高洋李祖纳,北齐散骑常侍李祖揖李祖钦,北齐光禄卿、竟陵王
查看全文
李希圣
参考资料徐世昌,《晚晴簃诗汇》
查看全文
李虎
生平李虎即唐高祖李渊之祖。后世李唐号称李虎出身于南北朝大族陇西李氏,称其祖辈十六国时代长居于西凉,具有西凉王室后裔的血统。李虎在关于西魏、北周的史书没有传记,《北史》、《周书》等正史类列传没有记载。西魏北周时期正史是唐朝编纂,李虎在唐代是追尊皇帝,没有列入臣下所在的列传。如同《三国志》没有晋朝皇帝先祖司马懿的列传一样。但是,关于唐代的史书《旧唐书》、《新唐书》,也没有像《晋书》把司马懿作为司马氏先祖记入本纪。李虎相关史料,在《册府元龟》、《资治通鉴》、《西魏书》等后代史书中。529年,北海王元颢在南梁支援下,攻下洛阳。尔朱兆、贺拔胜击败元颢,李虎这时是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属下,因为讨伐万俟丑奴有功,加官宁朔将军、屯骑校尉、东雍州刺史、卫将军(武卫将军或左右卫将军)。成为了贺拔岳的心腹。534年贺拔岳被暗杀。李虎作为贺拔岳旧部。官至左厢大都督,贺拔岳遇害后,诸将谋议拥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奔...
查看全文
李虎是谁
北朝西魏柱国大将军,李虎即李渊之祖父,西魏八大柱国之一。 唐高祖神尧帝姓李氏,陇西狄道人,其先出自颛顼,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其子孙绵历虞夏代为理官,遂为理氏,殷末有理徵者,直道不容获罪於纣子利贞,逃难於伊侯之墟食李实得全。又改理为李氏,周时有李氏处者生子曰:重耳字伯阳周柱下史道家称老君,秦将李信即其後也。 信曾孙广为汉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虎岫李氏家谱
族谱名:虎岫李氏家谱 编纂者:不知 地区:台湾彰化县彰化市西兴里 始祖:渡台始祖李序山,李洪双夫妇 原籍:福建泉州安溪县修仁乡 世代:总9世 年份:清光绪朝末
浏览:0
虎岫李氏家谱
族谱名:虎岫李氏家谱 编纂者:不知 地区:台湾彰化县彰化市西兴里 始祖:渡台始祖李序山,李洪双夫妇 原籍:福建泉州安溪县修仁乡 世代:总9世 年份:清光绪朝末
浏览:0
3.李氏宗谱, 3, 卷1: 先代图系,纪畧,希颜之子琼芳公支下五世图系, 1270-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莲堂, 民国27[1938].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皐陶,字廷坚. 唐室支祖 : (唐) 李恪. 太宗第五子. 初封长沙王,进封汉王,徙封蜀王,又改封吴王. 麻城始迁祖 : (明) 李智殷. 东崖公之子. 恪公33世孙. 下六子 : 李学诗 ; 李学礼 ; 李学信 ; 李学敏 ; 李学颜 ; 李学渊. 罗田派祖 : 李学渊. 智殷第六子. 迁罗邑廖家楼,复徙三屋湾. 房祖(一世) : (清) 李岳. 元公第四子. 学渊公之4世孙. 支祖 : 李明鉴 ; 李明恕 ; 李明周. 皆岳公之孙. 鉴公下四分 : 李希颜 ; 李希昂 ; 李希浩 ; 李希鸿. 恕公下二分 : 李希贤 ; 李希元. 周公下二分 : 李希满 ; 李希玉.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李学渊公谱. 卷端题 : 李氏学渊公四修宗谱.
浏览:100
陶朱路李氏宗谱 : 务本堂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陶朱路李氏宗谱重修理事会, 2008年重修(寻根网承制).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第14-18页含陶朱路村及东关村之概括. 吴越开基祖 : (唐) 李庶,字乐天,行肇八. 从陕西凤翔远迁至浙江绍兴,于天祐年间卜居天乐岱鸥(今萧山区所前镇). 清涧派祖(3世) : 李慎,行敬三 ; 孙李业,行八六(居绥德青涧). 庶公3世孙. 金华祖(10世) : 李师冉,行二十二. 庶公10世孙. 徙居金华城里. 陶朱路始祖(1世) : 李瑞云,行瑞一. 师冉之六世孙. 清雍正年间自金华迁旌孝乡项牌村,续迁邻近之陶朱路村. 子孙析置东关,龙游湖镇,罗店村等地. 瑞云公下房祖(7世) : 李永田,行诚一(元房) ; 李永水,行诚二(亨房) ; 李永松,行诚三(利房,居东关村) ; 李永增,行诚四(贞房). 永增公下四房祖(8世) : 李树忠,行润六(李贞荣房) ; 李树华,行润七(李贞华房) ; 李树良,行润八(李贞富房) ; 李树星,行润九(李贞贵房). 行第字辈 : 瑞兆华樟茂 怀诚润天伦 继统绍先明 英才必昌胜 诗书耀后昆 传家惟孝友 积善有余庆 家声庆福长. 散居地 : 浙江省绍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陶朱路李氏宗谱. 谱序题 : 重修陶朱路李氏宗谱
浏览:0
李氏宗谱 _ 李氏.李大畈支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续. 全1册(约53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此谱所包括支系繁杂. 源流 : 此族李氏之先祖有兄弟三人, 于明朝时自江西迁于河南江淮. 后人称 "李氏三门", 但先祖之细节名讳不详. 一世祖 : 李(金). 开基王弄, 卫湾. 派祖(3世) : 李树家 ; 李茂家 ; 李连家 ; 李胜家(一传后止). 皆为国栋公之子. 树家公下二子 : 李传方 ; 李开方. 茂家公下二子 : 李明方 ; 李玉方(一传后止). 连家公下三子 : 李学方(止) ; 李志方(止) ; 李文方. 传方公下房祖(5世) : 李广宗 ; 李广有 ; 李广庆 ; 李广福. 开方公下房祖(6世) : 李文贵 ; 李文荣 ; 李文东. 皆为广林公之子. 明方公下房祖(5世) : 李广万 ; 李广胜. 文方公下房祖(6世) : 李文成. 广永公之子. 派行(1至8世) : 金山世汝 广文德照. 散居地 : 河南省光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浏览:100
李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龙门堂藏, 民国26[1937].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微卷略过册7, 8, 及9. 一世祖 : (唐) 李晟,封西平忠武王. 历山开基祖 : 李朝. 晟公五世孙,为江西庐陵历山开基祖. 安化始祖 : (元) 李必通,字四达,行一. 原籍江西太和圳上,于元顺至间偕旺 ; 远二公自江西迁楚,卜居安化. 益阳始祖 : (元) 李必远,字四照,行三. 元末随必通公迁楚,始居武邑上大村.复迁益阳马仑冲落业. 必旺派始祖 : 李必旺,字四维. 于元末随堂兄必通迁楚同徙安化,居住板溪.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六修族谱. 江西庐陵县
浏览:100